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作  者:(美)丽萨克龙(Lisa Cron)

译  者:秦竞竞

出 版 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定  价:32.80

I S B N :978722411152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学    

标  签:社会科学  写作与修辞  语言文字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大脑在其接触到的每一个故事中寻求什么?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好故事的成功?又是什么吸引得读者欲罢不能?设想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知道!《你能写出好故事》向我们披露了这些认知奥秘——对任何曾执笔写作的人而言,它就是扭转乾坤的法宝。

    “写得好”不等于“故事讲得好”。一个成功的作者必须做到的是:激发大脑渴望得知接下去会发生什么的天性。相比一味追求美妙的修辞、逼真的对白、有趣的人物,挖掘出故事的进化意义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触发他们内心的快感和对故事的关注才是最重要的。

    《你能写出好故事》以脑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突破以及来源于小说、剧本和短篇故事的诸多实例为支撑,以大脑的体验为切入点,用革命性的视角对故事进行剖析。锁定大脑的认知特性,告诉读者如何写出最吸引人的故事。

TOP作者简介

[美]丽萨·克龙(Lisa Cron)

    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出版业工作过十年,之后转入电视行业。从事过诸多工作,一直担任“法庭频道”和“作秀时间”栏目主管制片人,纽约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洛杉矶威秀电影公司等的故事顾问。

    丽萨在《行家解惑:电影剧本创作》(孤鹰出版社,2004)一书中起着重要作用。她的作品曾发表在故事新秀网及《哈芬顿邮报》上,并在纽约市的第七十八街剧场展演。在洛杉矶的三S、我爱猜字、疯狂猜字及化在你嘴里(她合拍的月度个人作品系列)等节目中也多次出现。多年来,她从未间断过一对一地帮助作者、制片人和代理人开发新的书籍和影片。此外,丽萨还担任过安吉拉里纳尔迪文学代理公司的代理人。

    现在,她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写作项目的教员,和丈夫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塔莫尼卡市。

TOP目录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如何吸引读者

第二章如何突出要点

第三章我会感同身受

第四章主人公究竟想要什么?

第五章挖掘主人公的深层问题

第六章故事要有具体内容

第七章冲突,变化的推动者

第八章原因与结果

第九章最起码凡是可能出错的地方一定要出错

第十章铺垫与呼应

第十一章与此同时,回归当初

第十二章探究作者的大脑

致谢

TOP书摘

第一章 如何吸引读者

  那么,究竟什么是故事?

  和很多人的想法相反,故事不仅仅是某件发生的事情。要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尽可以取消有线电视,只要拖把休闲椅到屋前的草地上坐着看世事变化就够有意思了。这种田园诗般的感觉大概可以持续十分钟,接下来我们就该爬墙了,前提是草地上有墙可爬。

  故事也不仅仅是发生在某个人身上的某件事。要是这样,我们应该会完全沉迷于某个陌生人的日记,看他真情实意地热切渲染自己的每一次杂货店之旅——但事实上我们不会。

  故事甚至也不是发生在某个人身上的某件戏剧性的事情。你愿意整夜不睡看整整两百页嗜血的角斗士甲如何绕着肮脏破旧的竞技场追逐凶残的角斗士乙吗?我想肯定不愿意。

  那么,故事究竟是什么呢?故事应该讲述发生的事情如何影响某个人,而这个人正力图实现一个困难的目标,最终他或她如何变化。如果拆分成大家更熟悉的写作术语,上述这句话可以转化成:

  “发生的事情”即情节。

  “某个人”即主人公。

  “目标”即所说的故事问题。

  “他或她如何变化”即该故事本身真正讲述的内容。

  也许听起来与直觉不符,但故事讲述的不是情节,甚至也不是其中发生的事情。故事讲述的是我们,而不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变化。只有当故事允许我们体验到经历情节会有什么感觉,它们才能抓住我们的心。因此,正如我们将看出的那样,故事是一段内在的旅程,不是外在的。

  故事的所有要素都定位在这个前提之下,它们齐心协力创造出一个令读者觉得宛如现实的世界,只是更尖锐、更清晰,也更有趣得多,因为故事所做的事与认知潜意识一致:把所有可能分散我们对当前处境的注意力的内容都清除出去。事实上故事做得更到位一些,毕竟在现实生活中要剔除所有那些烦人的小干扰——比如漏水的龙头、苛刻的老板、絮叨的配偶之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故事则可以完全将这些排除在外,只需要凝神关注手头的任务:为了解决作者费尽心思给他设置的难题,主人公必须要对抗什么?这个问题正是读者从一开始就准备寻求的,因为它将给从第一句话开始的所有内容明确的定义。

  你到底把我扔到了一个什么诡谲莫测的处境?

  说实在的,我们大家都很忙。再说,大多数人都深受大脑深处那个小小声音的影响,它总是不断地提醒我们现在不要做什么而应该做什么——特别是在我们挪出时间做一些非生产性的,呃,比如看小说之类的事情的时候。这就意味着如果要拨开周围环境对我们的不断召唤,一个故事必须快速地攫取我们的兴趣。8正如神经系统科学作家乔纳·莱勒所说,没有什么比意想不到的事物更能获得大脑的注意。9这说明当我们随手拿起一本书的时候,要的就是那种“异乎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的感觉。我们渴望获得这样的认知:我们已开始接近某个人生命中的关键时刻,而且这时刻不会太快结束。让我们沉醉的是其中对潜在矛盾的暗示,它不仅长期存在而且正要达到爆发的临界点。也就是说,从故事的第一句话开始我们就需要发现能将自己引向丛林深处的面包屑。我曾听到有人说小说(在这层意思上包括所有的故事)可以被简单地概括成一句话——一切并非都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意思是说我们希望在故事开篇的句子里得到的是一种感觉,那种某件事将要发生变化(不一定要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感觉。

  简单地说,我们在寻找一个关注它的理由。所以对于一个要吸引读者的故事而言,它不但要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且必须具有读者可以预见的结果。如神经系统科学所揭示的那样,能将我们拉进一个故事并在那里停留的其实是被激活的多巴胺神经元,它向我们发出信号:有意思的信息正要来临。10这意味着第一页上无论是实际展开的一个事件,是主人公正处在内心的煎熬之中,还是小小地暗示一下某事有些不同寻常,它必须要体现出某只球已出现在赛场上。不是球踢出前的先兆,不是那些为了看懂球你不得不知的东西,只是球本身。并不是说第一个球一定要是主球——它可以是初始球或者开场球。但是在第一页上,一定要让人觉得它是唯一的球,它必须获得我们全部的关注。

  这个故事关于什么?

  这时候在你的大脑里默默翻腾的问题是: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

  听起来好像是个很大的问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所以我们将在下一章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那么只看第一页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基本不能。毕竟,当你刚遇到某个人的时候,你能在第一次约会之后就知道有关他的全部情况吗?肯定不能。那你觉得会自己知道吗?当然是。故事也一样。以下是读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第一页不懈寻找的信息:

  1这是谁的故事?

  2什么事情正在发生?

  3什么处于紧要关头?

  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这三个要素,看看它们如何通力协作解答这一问题。

  这是谁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故事需要一个主要角色,即所谓的主人公——就连串联的故事也往往有一个主要人物。这点没必要讨论了,是不是?但是作者常常忽略一个问题:在故事里,读者的感受得由主人公的感受来驱动。故事是感官性的,我们要进入主人公的身体里、具有他的知觉,才能体会到他的感觉,否则我们就没有切入点,找不到视角去观察、去评估、去体验作者将我们拉扯进的那个世界。

  简而言之,如果没有主人公,一切看起来都是中立的。而我们会在第三章中发现,故事里(和生活里一样)永远没有中立这回事。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尽快地见到故事主人公,最好就在第一段。

  发生了什么事?

  显而易见,一定要有某件事情发生——从第一页就开始——而且主人公受到它的影响。它应该是某件让我们得以窥见故事“蓝图”的事情。约翰·欧文(美国当代最知名的小说家之一)曾说过:“只要可能,第一句话就交代出整个故事。”12太夸张?好吧,有点,但不失为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

  “蓝图”向我们暗示出故事中主人公将从头到尾和什么问题进行斗争。如在经典的浪漫喜剧中,问题通常是男孩会不会赢得女孩的芳心?所以我们会用这个问题来掂量故事中的每一件事。它能帮助他接近她呢还是会有碍于他的初衷?我们还会时常质疑,她真的是他的真命天女吗?

  接下来就该说到读者在第一页寻找的第三个要素,它和前两个要素一起激起那无比重要的紧迫感。

  什么处于紧要关头?

  有什么事悬而未决?矛盾冲突在哪里?矛盾可谓是故事的生命线——又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容易至极的事情。但总有些附属细则虽然很有用却经常被忽略。我们现在谈论的不是任意的矛盾,而是直接关系到主人公的目标的矛盾。从第一句话开始,读者就化身为猎犬,不停地奋力探寻什么事情一触即发以及它将如何影响主人公。当然,他们也许还不确定他或她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不过那正是他们希望通过这三个问题查明的。关键在于——从第一页开始必须有某件事处于利害攸关的时刻。

  显而易见的问题

  以上三个要素能全部出现在第一页吗?当然能。文学理论家斯坦利·费什于2007年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刚好回答了上述问题。他当时匆匆赶到机场,手头没书可看,可是能抽出的时间又不多,于是决定冲进一家书店只凭第一句话去挑本书。获胜者就是下面这句,摘自伊丽莎白·乔治的《危险关系》:

  “乔尔·坎贝尔,当时十一岁,因为乘坐公交车而开始沦为杀人犯。”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68页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