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你认清,你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你而生,你不会迁怒于你的母亲,不会怪罪于整个大环境,也不会归咎于国家总统。你意识到,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阿尔伯特?埃利斯
心理学领域很少会出现既在学界备受尊崇,又在大众中有口皆碑的传奇式人物,但阿尔伯特?埃利斯就是这样的传奇。熟悉他的每个人都被他惊人的创意、令人兴奋的观点和充满魅力的人格所倾倒,他是心理治疗实践领域公认的巨擘。
——弗兰克?法雷(Frank Farley)
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全世界学习心理治疗的人都会在教科书里找到这个名字,都知道他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创始人。如果你不知道的话,要当心自己的学业前途了。
——李孟潮
著名心理咨询师
《心理月刊》资深专栏作家
阿尔伯特?埃利斯是认知行为治疗最有影响力的先驱之一,他所创造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因其简单、实用、有效,已经被世界各地的心理健康从业者广泛使用。同时,REBT也非常适合用于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很快学会并应用于生活中。跟随埃利斯,改变想法,勇敢行动,不让情绪的洪流弄乱生活的脚步,人生将更加开阔。
——王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临床与咨询心理研究所教授
“我必须给新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想要在工作上表现出色,而且必须做到这一点!”
“我非常喜欢这个人,所以我一定要得到他的支持!”
“我对别人很好,所以对方一定也要对我好,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就太不仗义了!”
“这门考试非常重要,我必须考过。”
“这所学校是我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之一,我必须得到录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我真的患有重病,那就太恐怖了,我肯定无法忍受。我必须明确知道自己没得重病。”
总有些不理性的想法让我们痛苦,每每思及此处,我们就会陷入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之中。反过来,你的情绪也会感染到家人、好友,甚至你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人。痛苦不是人类情感的正常现象吗?但我们如何理性地对待这一现象,如何减轻这些情绪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阿尔伯特?埃利斯博士告诉我们,缓解情绪带来的痛苦,我们需要做到三点。第一,无条件地自我接纳;第二,无条件地接纳他人;第三,无条件地接纳生活。本书将传授你不再为各种事情烦扰,把注意力集中于生活中积极方面的妙法。一旦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再伤害你,那么你距离永远幸福快乐的至高境界就不远了。
埃利斯生平
1913年9月27日,阿尔伯特?埃利斯出生在美国匹兹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是3个孩子中的长子。
4岁时,埃利斯全家移居纽约市。
5岁时,埃利斯因肾炎住院,因此不能再从事他所热爱的体育运动,从而开始热爱读书。
12岁时,埃利斯父母离婚了。他的父亲长年在外经商,对自己少有关爱,母亲同样感情冷漠,喜欢说话,却从不倾听,父母关系向来很差。曲折的经历让他对人的心理活动充满兴趣,小学时就已经是个很能解决麻烦的人了。
进入中学以后,埃利斯的目标是成为美国伟大的小说家。为了这个目标,他打算大学毕业后做一名会计师,30岁之前退休,然后开始没有经济压力地写作,因此他进入了纽约市立大学商学院。经济大萧条来了,击碎了他的梦想。他仍然坚持读完大学,获得了学位。
大学毕业后,埃利斯开始做生意,生意不好不坏。这时埃利斯对文学还是痴心不改,他把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写纯文学作品。
28岁时,他已写了一大堆作品,可都没有发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不能靠写小说生活,于是开始专门写一些非文学类的杂文,并加入了当时的“性–家庭革命”。这时他发现很多朋友都把他当作这方面的专家,并向他寻求帮助。此时,埃利斯才发觉原来他像喜欢文学一样喜欢心理咨询。
1942年,埃利斯开始攻读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主要接受精神分析学派的训练。
1943年6月,埃利斯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
1947年,埃利斯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如同当时大部分心理学家,这时候的埃利斯是个坚定的精神分析信徒,下决心要成为著名的精神分析师。
20世纪40年代后期,埃利斯已经在当地的精神分析界小有名气,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教授,还先后在纽约市以及新泽西州的几所机构内身居要职。可就在此时,埃利斯开始对自己钟爱的精神分析事业产生了怀疑。
1953年1月,埃利斯彻底与精神分析分道扬镳,开始将自己称为理性临床医生,提倡一种更积极的新的心理疗法。
1955年,他将自己的新方法命名为理性疗法(Rational Therapy,RT)。这种疗法要求临床医生帮助咨询者理解,自己的个人哲学(包括信仰)导致了自己的情感痛苦。例如“我必须完美”或“我必须被每个人所爱”。
1961 年,该疗法改名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RET)
1993 年,埃利斯又将该疗法更改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因为他认为理性情绪疗法会误导人们以为此疗法不重视行为概念,其实埃利斯初创此疗法时就强调认知、行为、情绪的关联性,而且治疗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技术都包含认知、行为和情绪三方面。
2004年,埃利斯罹患严重的肠炎。
2007年7月24日,埃利斯自然死亡,享年93岁。
埃利斯经典作品系列:
《控制焦虑》
《控制愤怒》
《理性情绪》
《良好的情绪》
《快乐法则》
《自尊的神话》
《坚守边界》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
超越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在美国和加拿大,他被公认为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第二名(卡尔?罗杰斯第一,弗洛伊德第三)。
埃利斯创立了对咨询和治疗领域影响极大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为现代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疗法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见效快,为中国心理咨询师最常用的方法,是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考试必考的疗法之一。
埃利斯自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投身心理治疗工作60余年,治愈了15 000多名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并在纽约创立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学院。
埃利斯是精力充沛而多产的人,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内著作最丰富的作者之一。多个核心心理咨询期刊都曾刊登过埃利斯的文章,他的文章刊登次数堪称心理咨询领域之最。他一生出版了70多本书籍,其中有许多都成为长年畅销的经典,有几本著作销售量高达几百万册。
2003年,当他90岁生日的那天,他收到了多位公众知名人物的贺电,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在2007年的《今日心理学》杂志上,他被誉为“活着的最伟大的心理学家”。
他是史上最长寿的心理学家,2007年安然辞世,享年93岁,被美国媒体尊称为“心理学巨匠”。
目录
对话大师
阿尔伯特?埃利斯简介
前言
第1章
为何本书与其他心理自助书籍不同∥ 1
第2章
你真的可以面对任何事情而完全不让自己痛苦吗∥ 5
第3章
科学思维能消除你的情绪困扰吗∥ 13
第4章
怎样科学地思考你自己、他人和你的生活条件∥ 21
第5章
为什么普通的观点不能帮助你克服情绪问题∥ 30
第6章
REBT观点1:学会区分健康和不健康的情感∥ 35
第7章
REBT观点2:你的情感你做主∥ 41
第8章
REBT观点3:专横的“应该”、“必须”和“一定要”信念∥ 49
第9章
REBT观点4:忘掉那些“极其恐怖的”过去∥ 59
第10章
REBT观点5:积极地驳斥不合理信念∥ 64
第11章
REBT观点6:不再因为庸人自扰而心烦意乱∥ 74
第12章
REBT观点7: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要解决情绪/情感问题∥ 82
第13章
REBT观点8:用行为改变想法和感受∥ 94
第14章
REBT观点9:练习与实践∥ 103
第15章
REBT观点10:坚定地改变信念、情感和行为∥ 116
第16章
REBT观点11:情绪改变任重道远——持之以恒更加重要∥ 125
第17章
REBT观点12:若你退步,请加倍努力再努力∥ 137
第18章
REBT观点13:你可以极尽所能不让自己再受伤∥ 146
第19章
REBT观点14:你可以不再为任何事而惶惶不可终日或抑郁沉沦∥ 155
附录
不合理性是人的天性 ∥ 160
参考文献∥ 183
第3章科学思维能消除你的情绪困扰吗
你可以通过纯粹的逻辑推理想明白这个事实,即如果你只拥有你的需要和喜好,如果你从来都不会掺杂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你的需要必须被满足),那么你就不太会被任何事情所困扰,真正地困扰。为什么?
因为你的喜好始于“我非常喜欢或者特别喜欢成功,得到支持或者舒适感”,而止于“但是我没有想必须得到这些。没有这些,我也不会死。而且没有这些我也可以获得快乐(虽然可能没有那么快乐)。”
或者你的偏好始于“我特别不喜欢或者憎恶失败、被拒绝或痛苦,但是我可以忍受这些。我不会垮掉,如果我有这些不幸的经历,我仍然可以相当快乐(即便没有那么快乐)。”
然而,当你坚持你必须拥有某件东西或者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你通常是这样想的:“因为我非常喜欢或者特别喜欢成功、他人的支持或快乐,任何情况之下,我都理所应当必须拥有这些。如果我得不到,那就糟透了,我无法忍受,由于我没有得到这些,我会低人一等,这个世界也变成一个恐怖的地方,因为它无法给予我所必须拥有的东西!我再也得不到这些了。因此我也永远不会快乐了。”
当你用这种刻板的、“必须要”的方式思考,你会经常感到紧张、沮丧、怨恨自己、充满敌意而且自怨自艾。就坚持你强烈、刻板的应当、应该和必须吧,你会看到你有怎样的感受。
教条式、无条件的必须事项是情绪问题的唯一原因吗?不,不完全是这样。一些情绪紊乱,例如,精神错乱和癫痫可能就不涉及必须事项。其他精神问题,比如重度抑郁和酒精成瘾,可能包括心理疾病引发的必须事项或其他形式定式思维,当然也包括那些被必须事项或其他形式的定式思维引发的精神问题。
但是常见的情绪困扰或神经症(比如大部分焦虑和暴怒的情绪)大部分源自于不切实际的思维。也包括你有强烈自卑感的时候吗?是的,很讽刺的是,你的自卑感也是你神一般要求的后果。
以史蒂维为例,23岁,拥有法律学位,而且很顺利地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史蒂维似乎拥有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一切。他还有间很宽敞的公寓,几乎十全十美、令人喜爱且富有的父母。但是,史蒂维是一个社交废人(social basket case),他没有朋友,没有伴侣,除了法律和生意之外,他不会谈论任何话题。他恨透了自己。
是史蒂维有一个比他善于交际的哥哥吗?
是因他对母亲强烈的性欲而导致他在无意识中的负罪感吗?
是因为他曾经在球场上被上垒的三个孩子三振出局而且被所有的同学嘲笑吗?
是因为父亲对史蒂维的自慰行为大吼大叫,而且还威胁他要切掉他的小鸡鸡吗?
史蒂维没有上述所有的经历。他几乎没有童年创伤,而且几乎在所有事情上都顺风顺水。但是,史蒂维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史蒂维青春期的时候,尽管父母十分关爱和接纳,尽管他的学业和运动上都表现优秀,但是他恨自己。为什么呢?
……
装 帧:平装
页 数:187
版 次:1
开 本:16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