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作  者:周振鹤 著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 书:中国专题史系列丛书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20812177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军事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有关地方行政制度概论性质的专著,系统地阐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两翼)变迁的全过程,并从各个视角概括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特点,界定了许多前人未曾涉及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变迁的各方面因素,总结了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规律、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及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作用,使读者对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TOP作者简介

  周振鹤,1941年生于厦门,1959-1963就读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矿治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行政区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擅长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
  已出版研究专著《西汉政区地理》、《体国经野之道》、《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合著《方言与中国文化》,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编校《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并有论文集《逸言殊语》、《周振鹤自选集》、《学腊一十九》及学术随笔集《随无涯之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方言岛的历史地理背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治过程对行政区划变迁的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及国家教委社科项目《中央与地方关系史研究》的研究。曾多次赴日本、欧洲、北美、澳大利亚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TOP目录

绪言
楔子
第一章 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地方行政制度的由来
第一节  对地方行政制度起源的误会
第二节  县制的起源
第三节  郡制的由来
第四节  战时国时的郡县制
第二章 两度回光反照——郡县制的“封建变形”
第一节  汉代部分封建制的恢复
第二节  西晋封建的失误
附说:封建与分封的异同
第三章 两千年三循环——行政区划分与地方行政组织层级的增减
第一节  从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的转化
第二节  从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
第三节  从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简化
第四节  层级变迁规律的探讨
第四章 体国经野之道——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第一节  战国秦汉时期行政区划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
第三节  隋唐时期行政区划
第四节  辽宁金时期行政区划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行政区划
第五章 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历代地方行政组织沿革
第一节  秦汉时期地方行政组织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组织
第三节  隋唐时期地方行政组织
第四节  辽宋金时期地方行政组织
第五节  元时清时期地方行政组织
第六节  地方行政组织变行迁的基本特点
第六章 量地制邑、度地居民——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
第一节  政区幅员的尺度
第二节  “百里之县”幅员的相对稳定
第三节  “千里之郡”幅员的缩小倾向
第四节  “万里之州”幅员的起伏变化
第五节  行政区划幅员变迁的特点
第七章 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行政区域划界的原则
第一节  政区边界的概念
第二节  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
第三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萌芽与发展
……
第八章 外重内轻还是内重外轻?——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政治因素
第九章 遥领、虚封与侨置——虚幻畸形的地方行政制度
第十章 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分布的变迁
第十一章 赤、望、紧、上、中、下——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组织的等第变化
第十二章 督尉、都督、都护府和都司卫所——军管型的特殊地方行政制度
第十三章 道、左郡和土司——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行政制度
第十四章 六六三十六——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文化因素
余论
索引

TOP书摘

      这样划分行省就使所有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容易产生分裂局面。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两个朝代的划界方法正好完全相反。唐代道的划分是以横向为主,而元代省的划分却以纵向为重(比较唐十道图与元行省图)。
      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而唐代的道是以山川形便来划分,所以唐初的10道,大都是横长竖短,河南道由山东半岛到豫西山地,江南道从东海之滨到贵州高原,横向长度都在1000公里以上,纵向却只有四五百公里,岭南道、山南道、淮南道、陇右道也都是既扁且宽。只有河北道、剑南道是既狭而长,但这也是山川所限的缘故。河东道阨于太行山与黄河之间,河北道为渤海与太行所限。元代分省的志趣与唐代分道相反,一方面既要便于军事上实行由北向南的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破除山川之险,因而省的形状也自然与道完全相反。陕西、湖广、江西、江浙四省南北长而东西短,正与江南、岭南两道的横向布置相径庭。而中书省又把山东、山西(唐河东道)与河北合在一起,却是变纵向为横向。
      后人对元代划分行省的方法,大多予以贬斥。清人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平心而论,储氏此说尚未完全搔到痒处,他还未提到最不合理的合岭南岭北为一,合太行山东西为一两事。而且合江南江北为一是明代的事,元初虽一度有过,但后来已纠正。合浙东、浙西为一本非元代之过,唐代和北宋时浙东西未分,因此不宜说“尽废唐宋分道之旧”。同时,归州隶楚亦在唐宋而不在元。但是储氏所说的,因天险尽去而引起地方治安无法维持的话,却有一定道理。
      再进一步分析,犬牙相入极端化的做法虽然发生在元代,但其思想在南宋已经萌发。民族英雄文天祥就写道:“宋惩五季之乱,削藩镇,建都邑,一时虽足矫其尾大之弊,然国已寝弱。故敌至一州则破一州,至一县则破一县。中原陆沉,痛悔何及!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统御于其中,以广西益湖南而建阃于长沙;以广东益江西而建阃于隆兴(南昌);以福建益江东而建阃于番阳;以淮西益淮东而建阃于扬州。责长沙取鄂,隆兴取蕲黄,番阳取江东,扬州取两淮,使其地大力众,足以抗敌。”(《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的建议几乎与元代南方几省的分划完全一致,这正是从政治军事观点出发而得出的共同结论。文天祥为了北向抗敌,认为必须多头突击,又为了使地大力众,必须合两路为一路,于是他就主张合湖南、广西为一,合江西与广东为一,合江东与福建为一,产生纵向的合并。如果横向合并,例如合江西湖南为一,合广东广西为一,那么虽地大力众,但却只有一个突击方向,在军事方面自然不利。
      元代统治思想恰好与此相反,是既要实行南向控制,同时又要使行省成为地大人众的军事殖民区。因此对宋的路也只能采取纵向合并的办法,以荆湖南北路和广南西路组成湖广行省,以江南西路和广南东路组成江西行省,以江南的福建路再加上南宋首都所在的两浙路组成江浙行省。试想如果将湖南江西合组一个行省,两广又合组一个行省,那么中央政府对岭南的军事控制不是鞭长莫及了吗?因此元代的南向控制与文天祥的北向抗敌的思想不谋而合,正是合了一句老话:“相反而皆相成也。”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40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145.9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