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

作  者:张允和 著,庞旸 编

出 版 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定  价:28.00

I S B N :9787530664186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编辑絮语  [展开]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我与昆曲》尽可能全地收入了允和老师关于昆曲的散文、论文、讲话稿和书信,及一小部分《昆曲日记》。全书分四部分,各部分基本按写作年月编排,以求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允和老师与昆曲的渊源、情感,曲事活动及理论贡献。

TOP作者简介

张允和(1909—2002),原籍安徽合肥,随父移居苏州,是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语言学家周有光的夫人。允和出身名门,长于苏州园林,是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精于丹青,擅长摄影,写曲填词,亦能工诗。1956年与俞平伯创立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在八十六岁高龄,重新编印张家久已停刊的《水》,凝聚亲情,互通声气。晚年出版《最后的闺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等多部作品。 

TOP目录

 序
第一辑 情系昆曲
亲爱的父亲
我与曲会
悼笛师李荣圻
昆曲——江南的枫叶
江湖上的奇妙船队
我是老虎
小丑
七十年看戏记
二次亮相
美国归来话曲事
不须曲
一介之玉顾志成
同舟共济——哭铨庵
曲谜传友情
人得多情人不老——纪念俞平伯先生和夫人许莹环
风月暗消磨,春去春又来
张闻天教我国文课

第二辑 漫谈昆曲
祝贺俞振飞先生艺术生活六十年
断桥会
漫谈昆曲
从《双熊梦》到《十五贯》——半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昆曲要向世界舞台发展
四妹张充和的昆曲活动
北京昆曲研习社的过去和现在
戴夏《史可法殉难沉江》杂剧手稿的发现
在洪异《长生殿》三百周年同期的讲话
在第十次社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观众座谈会上的谈话
关于《游园》的修改
提倡“三录”政策
……
第三辑 曲事传鸿
第四辑 昆曲日记
附录

TOP书摘

   有了这些身段的基本功还不够,还要有一个‘神’字,才能演好戏。”我们怕他太兴奋,谈一会儿就告辞了。尤彩云就在这年8月1日去世了。我懊悔当时没有追问他,上、中、下七段是怎样的身段。后来问他的学生,“传”字辈先生也是茫然,也许是尤老师自己教身段的总结吧!
第二位是沈盘生先生。他是沈寿林的孙子(长子海山的次子),全福班最小的演员,在全福班长大的。班子解散的时候,他才十四岁。他的特长是雉尾生,他的《出猎回猎》可能得到祖父的指点。他的巾生在《玉簪》、《红梨》和《西厢》三记中都有很细致的表演。1956年俞平伯先生主持的“北京昆曲研习社”,曾请沈盘生做我们的身段老师。我能勉强说几句苏白,在曲社里我曾自告奋勇演过《寄柬》(《西厢记》)和《守岁》(《金不换》)中的书童,身段就是沈盘生教的。《寄束》中的一段:“盆儿盆,我说的是《西游记》,东土大唐僧,他往西天去取经。行者来开路,沙僧在后跟,八戒挑行李,白龙马上坐唐僧……”身段不简单,要学孙行者、沙和尚、猪八戒和唐僧的样子,又要“扯四门”。那时候我快五十岁了,老师也近七十岁了。老师教得一身大汗,我还是学得不够理想。
沈盘生也是生旦净丑无所不教。他教身段讲究“手眼身法步”。我想“手眼”属于“上七段”,“身”属于“中七段”,“步”属于“下七段”,一个“法”字,也可能相当于尤彩云的“神”字吧?
沈老师晚年在北京这一段时期,最爱到北海公园度假日:渴时在双虹榭泡上一壶茶,饥时吃的是“仿膳”的弟子糕。高兴时倚着栏杆眺望湖上的游艇,困倦时找一块青石板美美地睡一觉。我们也经常在北海公园请沈老师教戏。这些情景,到今天仿佛如在眼前。
1957年6月16日的一次昆曲座谈会上,沈盘生说:“我不愿把身上的东西带进棺材里去,什么人要我教,我一定好好地教。我要对得起祖宗,对得起文化遗产。我平生只有一个希望,就是把昆曲传下去!”说着说着就哭了。
第三位是徐惠如先生。他在全福班叫徐金龙,是唱花旦徐金虎的哥哥。九岁学戏,原演小生,因扮相不好,改为音乐场面,有时也演丑角的戏,如《狗洞》(《燕子笺》)之类。他也在“北京昆曲研习社”教曲,为我拍过许多曲子。我记录下来他能吹的昆曲有四百零四折。这样看来,全福班演出的戏可能在四百到五百之间。其中较多的有:《琵琶记》十九折,《荆钗记》十四折,《长生殿》和《铁冠图》各十二折,《十五贯》十一折,《牡丹亭》十折,《幽闺记》八折。所谓“唱煞《琵琶记》,做煞《荆钗记》”,是有事实根据的。
有一次我问徐惠如先生:“昆曲的唱词,像《琵琶记》那样文绉绉的,乡村不一定听得懂。是不是《荆钗记》靠做工,乡村里比较欢迎吧?”徐惠如大不以为然,他说:“不是这么回事,还是《琵琶记》最受乡村欢迎。我在全福班吹得最多的就是《琵琶记》,它连台一唱好几天,台上跟台下的人喜怒哀乐融成一片,那情景才叫动人呢!”他又说:“你别瞧乡村人不懂昆曲,他们才会挑毛病呢!演钱玉莲(《荆钗记》中的女主角)如果戴了一枚戒指,观众就起哄。他们说:钱玉莲的聘礼只是一根‘黄杨木头簪’,哪里会有金的银的戒指呢?”
以上三位先生于1955年后的二十年间先后去世。最后的一位沈盘生是1975年在苏州去世的。我写此文,谨表我对他们三位的哀悼和怀念!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68

版  次:1版

开  本:大32开

加载页面用时:73.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