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的转型与困扰
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的转型与困扰


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的转型与困扰

作  者:关晓红 著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定  价:65.00

I S B N :978710804619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标  签:历史  明清史  中国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清末官制变革,将原来“内外相维”格局改为上下贯注,是近代政体转型的重要内容。改制的总体目标是仿照西方,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过渡。清廷试图通过官制改革奠定立宪的官治基础,进而刷新吏治,提挈政纲;可是改制反而导致统治秩序严重失范,社会矛盾急剧尖锐,清廷速亡。其弊端,主要是君臣上下只顾一己之私,阻挠改革,不能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结局也与他们的预期相去悬殊。   本书引用大量未刊档案与清人文集、日记、书信,揭示了清季改制中新旧体制的复杂纠葛,折射出制度兴革与中西历史传统的缠绕,以及对后来政体设置的重大影响。

TOP推荐理由

清末官制变革,将原来“内外相维”格局改为上下贯注,是近代中国政体转型的重要内容。改制总体目标是仿效西方,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过渡。清廷试图通过官制改革奠定立宪的官治基础,进而刷新吏治,提挈政纲、挽救危亡;可是改制反而导致统治秩序严重失范,社会矛盾急剧尖锐,促使清廷速亡。其要因,在君臣上下只顾一己之私,阻挠及妨碍改革深化,不能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结局也与他们的预期相去悬殊。

TOP作者简介

 

关晓红,1957年生,广东开平人,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重点为晚清至民初社会的政治与文化,著有《晚清学部研究》、《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发表论文多篇。

 

TOP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旨趣
二 先行研究
三拓展空间
四 取材与方法

第一章 改制前的外官制
第一节 清代官制的“内”与“外”
第二节 直省各级官衙幕友
第三节 局所的滥觞与扩张

第二章 直省官制的渐变
第一节 从幕府到文案处
第二节 房科的分化与变异
第三节 局所冲击规制
第四节 越裁越多的局所

第三章 外官改制的酝酿与定案
第一节 外官设置的“体”与“治”
第二节 官绅及使臣的官制考察
第三节 戊戌时期议改外官制
第四节 新政再议外官改制
第五节 五大臣出洋考察与官制改革议案
第六节 第一次外官改制讨论与《各直省官制通则》

第四章 试办外官改制
第一节 因缘际会的东三省改制
第二节 争议迭出与继任纠偏
第三节 直隶改制的前倨后恭
第四节 数度易抚的江苏外官改制

第五章 督抚衙门幕职分科治事
第一节 改制前的督抚衙署
第二节 改幕友为幕职的时议
第三节 督抚幕职分科治事的实施

第六章 设立直省会议厅
第一节 督署会议厅与行政合议制
第二节 会议厅成立后的重要调整
第三节 颁行会议厅规则
第四节 实践成效与局限

第七章 裁并局所与改设三司两道
第一节 局所与外官改制
第二节 司道改制的初衷及议案
第三节 提学使司改制的先行效应
……
第八章 府厅州县改制
第九章 直省公费与行政经费
第十章 外官制的再调整
结语
后记
征引文献
索引

TOP书摘

与明代不同,晚清局所种类繁杂、功能广泛、数量众多,虽然堂而皇之地处理诸多重要事务,维系着直省各级官衙的经济、军事、外交运作,却长期未被纳入正式职官建制。光绪朝前期至中叶,清廷三令五申裁撤整顿,成效甚微。
晚清局所最早起自何时,因官书无确切记载难征其详,但与鸦片战争前后内外战事开展、战后秩序重建有关,则大体不差。据《清实录》,道光八年(1828)琦善所奏已出现善后局的称谓[1],咸丰初的奏章显示,此时东南沿海各督抚的军营里,也有为军需供应而设置的局所,如军械所、火药局、报销局等。[2]与此同时,东南各省因战乱导致衙署焚毁和人员逃亡,不能正常维持行政运作,也设置了一些临时机构,以设局办事之名,处理相关军政事务或善后。为维持地方治安,防止匪乱殃及无辜,各省大都在这一时期设置了保甲局,不少还延伸至州县。
光绪十年(1884)底,户部曾在一份筹划军饷的复折中提及:“溯查设局之始,咸丰年间各省未经收复,地方不能不设局办事,且为设局以破衙门官吏窠臼。”[3]宣统年间,直隶谘议局议员也追溯:“局所之设,原于咸同之际为行军一时权宜,非国家法定官制。自是厥后,时局日变,旧有之官不周于用,局所之设愈多。”[1]两说不仅分别代表了朝野的看法,时间上也均与宋晋奏疏相佐证。故道光年间虽已有善后局之设,但咸丰时期才出现较多的军政类局所,起因则是战乱使得各地官衙遭到破坏,不得不打破成规,权宜行事。
善后局在军兴时各省所设局所中颇具代表性,不仅涉及战事的相关各省普遍设置[2],而且管辖范围较广,权力较大。战事平息后,善后局职能大体依循善后和重建两方面延续拓展。每逢变乱,往往设局善后,如八国联军撤兵,顺天府尹陈夔龙奏报,为安抚流民及乱后重建,惟有设立善后总局,将从前之各局所一律暂行裁撤,统归善后总局办理”。[3]其主要任务是在督抚主持下,统筹军需物资、安置流民,核实与造报军队及各级官员死亡失踪人数,抚恤阵亡者家属,并采取各种措施,调集人力物力,恢复和维持社会秩序。陈夔龙就任湖北巡抚,奏陈“湖北善后局收款向以盐课厘金为大宗,所有供支京饷、协饷、营饷以及杂支各款,均仰给于此。”[4]说明这一机构掌握该省财政大项。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646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7.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