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生之实现
生之实现


生之实现

作  者:(印)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著

译  者:王瑜

出 版 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丛 书:诺奖得主人文译丛

出版时间:1900年01月

定  价:32.00

I S B N :9787212060206

所属分类:   

标  签:世界哲学  哲学  哲学/宗教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一改泰戈尔擅长的诗歌体裁,用议论性或抒发、或评论地表达出作者对于宗教精神的思考。书中插图由泰戈尔亲自所作。

全书共两部分内容,即《生之实现》与《孟加拉掠影》。前者是1912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访问美国时的演讲集,后者是泰戈尔1885-1895年的书信选集。前一部分的文字重哲思,围绕“证悟”对“梵我一如”的“实现”展开论述,将东方人的智慧形象而诗意地道来;后一部分重慧感,将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等卑渺之物作为宇宙存在的最高价值,用多样的情感、浪漫的想象、透辟的哲理来渲染得呼之欲出。

TOP作者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主要著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等。译者:蒋立珠,致力于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先任职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其翻译过的作品有《浮现》《罗马史》等。

 

译者王瑜,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酷爱文学与哲学,现为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研究生。曾译有《π:世界最神秘的数字》等,并编辑文学、社科类图书二十余部。

TOP目录

编者前言
梵我的关系
灵魂之识
恶之问
自我之问
在爱中证悟
在行动中证悟
美之证悟
无限之证悟
孟加拉掠影

TOP书摘

梵我的关系
古希腊文明在城墙的包裹中孕育而成。事实上,所有的现代文明都曾有过各自青砖灰泥的摇篮。
高墙如辙般深深地铭刻于人类的心灵之上。它们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设定出一道“分而治之”的定理,并随之成为一种习惯行为的滥觞,即通过加固防御和互相隔离,来保卫我们的战利品。我们分成一个个邦国,一门门学科,还分出自然与人。这种思维在我们的心里植下这样的种子:任何超出我们所筑藩篱之外的事物,都将引起莫大的怀疑,而且万物都不得不艰苦斗争以进入我们的认识之门。
当第一个雅利安入侵者出现在印度时,它尚是一片广袤的丛林大陆,但这批新来者迅速开发利用了这块土地。这片森林为它们提供了栖身之所,以避免太阳的剧烈高温和热带暴风雨的肆虐。此外,还为牲畜提供牧场,为祭祀的圣火提供燃料,为修筑房舍提供材料。而且,不同的雅利安种姓族群及他们的男权首领定居在不同的森林带中,这些森林带在自然保护、充足的食物和水源等方面都有着一些特殊的利用价值。
所以在印度,我们的文明的确是在森林中孕育诞生,并自它的起源和环境便成就了自己清晰显著的特征。它被自然界中勃勃的生命所环绕,被她们所滋养、所塑造,并与她们那多变
生之实现
002
的性情有着最为亲密和最为频繁的互动交融。
如此的一种生活可能会被这样认为:它有着让人的心智变得幼稚单纯的趋势,并因降低生存标准而贬抑人类进步的激情。但我们发现:古印度的丛林生活条件并没有束缚人的心智,也没有弱化人类的能量之流,而只是指明了一个特定的方向。在与自然界勃勃生机的不断接触中,人的心智得以从他的欲望中解脱出来,而他的欲望本是围绕着所获之物,通过划定界限来扩张他的地盘。人的目标也不再是索取而是证悟,以及通过与周边环境共存共生而扩大见闻觉知。他可以感觉到这一真理四处充盈,即没有什么可以在绝对孤立中存在,并且,接近真理的唯一方法,是让我们的生命深入到与万物的交互体验和感受中去。要领悟人类精神和世界精神之间的伟大和谐,就要对古印度栖身丛林的圣哲们怀有感恩之情。
在晚一些的日子,另一个时代到来了:远古的原始森林让道给用于耕种的田地,富裕的城镇在四面八方纷纷冒出。强有力的王国得以建立,并拥有可以和全世界所有的强大势力进行交往的方式。但是,即便是在物质财富已达巅峰的那些时期,印度人仍然带着恋慕之情,时时回首早期艰苦卓绝的自我证悟这一理想,对隐居丛林修道的俭朴生活的赞誉之情,以及在这些生活中积淀的智慧并从中汲取的灵感。
西方人看似对他们制伏自然的想法颇为自豪。好像我们就生活在一个恐怖可怕的世界中,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同那个令人无奈而又万分陌生的事物秩序角智角力,从中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这种感情就是以城墙式习惯进行心智训练的后果。对一个生存于城市中的人来说,他会很自然地将他精神视域的
梵我的关系
003
焦点,集中投射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向上,这也造成了自己与他所处的的宇宙二者之间的人为分离。
但是在印度,这种观念是迥然不同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真理,它将人类囊括在世界之中。印度人强调将万物都置于和谐,这种和谐则存在于梵我之间。如果周围事物绝对外在于我们,那么她们会觉得,我们丝毫没有可以和环境交融互动的手段。而男人们对自然的抱怨却是他们不得不竭尽全力,以获取最多的必需品。的确如此,然而他们的努力并不是徒劳的。他们每天都收获颇丰,却又彰显着人类与自然的合理性关联,因为除了真正与我们相关的东西外,我们从来没有谋取任何非分之物。
我们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观点来看待同一条道路。一种是将它看做这样的东西:把我们与我们所欲求的目标相分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行程的每一步,都看做通过强力、直面障碍而获取。另一种是这样认为:将它视作引导我们到达目的地的途径,所以它同样也属于我们目标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我们收获的开端,越过它就能得到它自身上提供给我们的东西。后者正是印度人观物的角度。对印度来说,一个伟大的事实,在于我们与自然处于和谐状态;在于人类的思考与万物处于和谐状态;在于人类可以让大自然的力量为其所用,因为人的力量与宇宙的力量处于和谐状态,并且从长远来看,人类的意图永远不会与天地运行的目的相悖。
……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9.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