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心经•金刚经
心经•金刚经


心经•金刚经

作  者:饶宗颐 编

译  者:净因法师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丛 书:中信国学大典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定  价:36.00

I S B N :978750864306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宗教    

标  签:国学/古籍  子部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心经·金刚经》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大乘般若经典之一。自古以来,有人爱其文字之优美,而去读诵;有人喜其哲理丰富,而进行研讨;至于那些禅修者,更视《金刚经》为修心的指南,开悟的钥匙,六祖慧能就是因为听到这部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心”一句而开悟;明太祖朱元璋把《金刚经》列为“治心三经”之一;民间一般信徒也以读诵《金刚经》为日常功课。《金刚经》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佛教宝典。

TOP作者简介

  净因法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佛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生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学术评审局委员,香港宝莲寺秘书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二〇〇一年至二〇一〇年曾担任过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

TOP目录

心经
《心经》导读
心经


金刚经

《金刚经》导读
上卷  外离一切相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无住分第四
如理实见分第五
正信稀有分第六
无得无说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一相无相分第九
庄严净土分第十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中卷  心不染一法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下卷  无所住而生其心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附录
参考文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名句索引
 

TOP书摘

  《金刚经》中最典型的句子有:“如来说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来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我们用最后一句对般若正观的思辨模式稍作诠释。当物质元素(色)和精神元素(受、想、行、识)和合在一起时,众生相便显现出来,这就是人们熟悉的众生相概念(众生者);众缘和合的众生相,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是假有,所以“如来说非众生”;如同无常性的水一样,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如下不同的表现形态:雨、雪、霜、雾、冰、波浪、水蒸气……同理,正因为众生无定性,才会如同水一样,依据各自的业力,轮回于六道,一旦被教化,精进努力,由凡夫转变成声闻、缘觉、菩萨,最终大彻大悟,成佛作祖。正如《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如此理解,才算真正了解众生相的本义(是名众生)。
  由以上分析可知,《金刚经》中“XX者,即非XX,是名XX”的般若正观之思辨模式是:以自性“空”提醒人们不应执着于缘起的“有”,有而非有;以缘起的“有”说明自性的“空”,空而不空,空有不二,无住生心,从而建立起中道正观。正如《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就是般若正观之思辨模式,是进入《金刚经》般若法门的金钥匙。
  在《金刚经》第一部分(法会因由分第一——能净业障分第十六)中,佛陀以般若正观之思辨模式透视现象世界万有以及化法、化处、化主等名言概念,皆因缘所生,虚幻不实,因而得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结论(即非XX)。一个人若能“于相离相”,妄执的心便能得到降伏。正如《六祖坛经》云,“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
  《金刚经》第二部分(究竟无我分第十七——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在“外离一切相”的基础之上,从心入手,破除世人对“能得”、“所得”的执着心。如同对一个学生来说,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了好的成绩,自然会生起我能得到好成绩的“能得”与“所得”之心。同样,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自然会得法、证果、度众,并能感召好的果报。然而,若有人因此而认为菩萨的“能得”为实有,心便会住于“能得”的执着中,成为修道的障碍。因此,《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从得法不住、得果不住、度众不住、依报不住四方面说明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虽能得,心却不住于“能得”。与此同时,菩萨修成正果后,确有所得,如所观的妙智、所得的福德、所感的报身、所悟的妙法、所度的众生、所证的果位和所修的善法。若有人因此而认为诸佛菩萨的“所得”为实有,心便住于“所得”的执着中,是修道的另一种障碍。《金刚经》自“一体同观分第十八”到“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从如下七方面说明佛陀虽有所得,但心不住于“所得”:正报非真,随缘度众;无福之福,其福甚大;相无定相,身相具足;无说而说,法音遍满;度无可度,自性自度;得无可得,无上菩提;作无可作,无上善法。无论是“能得”,还是“所得”,皆随因缘而变化,并无一个固定不变的“能得”、“所得”(即非XX),因而说能而不能,不能而能;得而不得,不得而得,能、所不住,于于念离念,内心便不会受身外之物的污染。正如《六祖坛经》云,“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外界的现象与名相、内心的能得与所得被破除后(非有),有些弟子执着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福德、无佛、无法等说空的名相为真实不虚的妙理,堕入断灭空。针对这种不正确的知见,佛陀在《金刚经》第三部分(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以“无所住而生其心”破除弟子们的迷执,破邪即是显正,树立正知正见:“离相”并非“断灭”,否定万物的存在以及名相的功能,而是如实了知世间一切现象的缘起存在(非空);不执着于能得、所得,并非否定能得、所得,而是于相“不取”、“不住”,悟入离于空、有二边的中道实相(是名XX),这才是认识世间一切现象的正确知见,“无住生心”,以便更好地帮助苦难众生。
  (三)《金刚经》的现代意义与普世价值
  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龙舒增广净土文》
  这首偈颂源于兄弟俩不同的修行。哥哥每天精进持戒,打坐参禅,无心随众劳动、布施;而弟弟则是勤劳工作,布施济众,广修福德,却无心闻法参禅。后来哥哥去世后转世为佛陀的弟子,修得了罗汉道,而弟弟却投生到大象群中,因在战争中立下功劳,被封为象王,金银珠宝装饰全身,过着舒适奢华的生活。而修成罗汉的哥哥活得十分辛苦。一次国内饥荒,衣衫褴褛的哥哥,托钵七日,都是空钵而回。当饥寒交迫的罗汉哥哥看到富贵无比的大象弟弟时,无限感慨地说出以上偈颂。福慧双修,是《金刚经》的心要,对当今世人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人生的幸福,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福慧双修。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怀才不遇的人,聪明能干,但为人过于精明而不肯吃亏,修慧不修福,善缘难具足,做起事来往往无人相助,障碍重重。修福的方法很多,及时施出一个微笑、一种关怀,或助他人一臂之力,都是修福的范畴。而在众多修福中,以布施财物最直接、最具有代表性。所以《金刚经》常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来形容福德之大,“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一个人若能用一颗无私、真诚、随喜的心广结善缘,做对社会大众有利之事,利益无量众生,自然可获得无限的善果,无论你做何事,都有人相助,无论你走到哪里,也都有人照应。这一切都是自己种善因而得来的福德果报。《佛说阿弥陀佛经》中也把修福德看成是往生极乐国土的必要条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从另一方面讲,修福不修慧,福中也造罪。生活中有一些含着金汤匙出世的人,生来福报就很大,但因从小娇生惯养、不思上进,恣意纵情地挥霍祖上挣来的家业。这些人迟早都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落得个败家子的名声。这都是有福无慧的恶果。正因为如此,佛陀在《金刚经》中特别强调智慧的重要性,“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接着《金刚经》以如下偈颂对佛陀的智慧作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首偈语告诉我们,人生如梦,苦乐如泡影,成败如朝露,荣华富贵如浮云,名利如镜花水月,宇宙间万事万物瞬息变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一个人若能领悟到一切万法的本质皆缘生缘灭,看透自我、苦乐、名利、美色等世间万物之心便会生起,这样就能逐渐明白凡事不必过于执着,应以随缘的心态做事:顺境时珍惜眼前所有,以良好的机缘去成就事业,活出幸福的人生;逆境时,则坦然地去面对、承受、化解人生中的各种困苦,笑对人生,活得轻松、自在。如此,无论顺逆境,一个人都能坦然面对世间的悲欢离合、炎凉冷热,超越成败、荣辱和得失,甚至是生死。
  “福德”与“智慧”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外修福以利他,内修慧以自利,福慧双修,方能修得“万德庄严、智慧如海”的圆满佛果。同样,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福慧双修,以此来庄严我们的人生,事业必有所成,人生必有坦途。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08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6.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