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生如蚁,美如神:我的顾城与海子
生如蚁,美如神:我的顾城与海子


生如蚁,美如神:我的顾城与海子

作  者:刘春 著

出 版 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定  价:28.00

I S B N :9787544736480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顾城与海子,中国诗坛一对早逝的孪生天才,他们的肉身已经消失,灵性却永世长存。
  《生如蚁,美如神:我的顾城与海子》是著名诗人、评论家刘春继《一个人的诗歌史》后又一力作,对顾城和海子的人生和作品进行别开生面的描绘与阐释,复原了两个诗歌天才的忧伤面影和久违的文学现场。他把私人阅读体味公之于众,为的是展现顾城和海子的悠远影响,也表示了对纯粹心灵的向往。

TOP推荐理由

顾城自杀20年 海子卧轨24年纪念
回望两个诗人的愁肠,回味一代世人的忧伤!
我写顾城和海子,是想用一种私人化的眼光、经验、性情,去把握对一个时代有巨大影响的两个诗人的内心体温,复原他们远去的忧伤面影和久违的文学现场。
  ——刘春

TOP作者简介

  刘春,著名诗人、评论家,1974年出生于广西荔浦。著有诗学随笔《一个人的诗歌史》《朦胧诗以后》,随笔集《博尔赫斯的夜晚》《或明或暗的关系》《让时间说话》,诗集《忧伤的月亮》《运草车穿过城市》《幸福像花儿开放》等。近年来在《花城》《读库》《星星》《名作欣赏》等开设诗学随笔和评论专栏,现为中国作协会员,长居桂林。

TOP目录

自序 我的顾城,我的海子
顾城:黑色的眼睛
狭长贝壳里的梦与幻影
我的诗只发出小小的声音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诗歌万岁,诗人万岁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朦胧诗和朦胧诗人
“懂”与“不懂”
古怪的“弧线”
你颈后的最淡的头发
周游列国
永远的“杀妻”之迷
利斧下的玫瑰
我知道永逝降临
诗人杀人犯
杀人是一朵荷花
顾城杀鸡
顾城与舒婷
顾城与北岛
我离开你是因为害怕看你
海子:亚洲铜
十五岁的北大生
从《小站》出发
数字之争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火车载他而来,火车载他而去
抒情的两种面目
最后一首诗,最后一个海子
被自己否认的遗书
死亡细节
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什么让他钻入车轮之下
诗人俱乐部的争吵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为何入选语文课本
以诗换酒
离世之后的辉煌
海子的事与两封邮件
附录 与本书有关的一些名词
后记

TOP书摘

  顾城:黑色的眼睛
  顾城
  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著有诗集《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诗全集》,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没有目的的我》、《顾城文选》四卷,长篇小说《英儿》等。1993年10月8日去世。
  2000年夏天,我在应90年代诗歌论坛(又称“衡山诗会”)主办者之邀列举90年代最震撼人心的10个诗坛事件时,列出了《后朦胧诗全集》出版,顾城袭妻、自缢,《诗歌报》停刊、复刊再停刊,《〈他们〉十年诗歌选》出版,盘峰会议,“70后”诗人浮出水面并引起关注,诗生活、界限等网站的出现等内容。尽管在行文时将“《后朦胧诗全集》出版”列于首位,但事实上我首先想到的是顾城。
  我至今忘不了1993年10月13日。那一天上午,正在四川乐山市造纸厂进行毕业实习的我,从当天出版的《乐山日报》上看到了顾城于10月8日在新西兰上吊自杀的消息。这个消息给我双重震惊:首先,我几近崇拜的诗人英年早逝;其次是他离开人世所采取的方式以及此前的行为——用斧头袭击妻子谢烨并最终致其死亡!
  那之后整整两天,我都神志恍惚,百感交集。我知道,受到震撼的绝不止我一个,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不时谈论这一话题。在纷纭的传闻中,每个人都在对事件作出自己的甄别和判断,自然,结果不尽相同。
  狭长贝壳里的梦与幻影
  1956年9月24日,顾城出生于北京白塔寺边的人民医院,父亲顾工是有影响的部队诗人,但从顾城后来发表的作品看来,他的写作风格并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
  6岁的时候,顾城“写”下了他生命中的第一首诗:“星星在闪耀,/月亮在微笑。/我的姐姐呵!/等得爸爸回来了。”说是写,其实是“口授”,由比他大两岁的姐姐顾乡记录在一张明信片上,因为当时顾城还不懂得写字。
  这样的“诗歌”自然不会有什么微言大义,它更接近顺口溜,但明信片寄出后,仍然在顾工的单位引起了轰动。
  在顾城看来,自己5岁前是快乐的,后来进了幼儿园就不那么快乐了。为了逃脱幼儿园的拘束生活,顾城没有上大班就直接读小学。哪料到小学同样不幸福,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他反复更换学校。只有在课外时间,顾城才会开心起来——他可以在草地上找小动物玩。
  “文革”开始时,顾城正读三年级。“同学们都兴奋起来,老师开始也还高兴,给我们念一段《燕山夜话》,然后怒火万丈地批判;很快好的就都变成了坏的,老师带头造反,把校长围了起来,校长也大声背诵毛主席语录,要把模范老师修正主义地主分子捉起来。”(顾城:《责任与思索》)学校乱了,学生们自然无人管束,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那个暑假因而很漫长,从夏天一直放到冬天,斗争也愈演愈烈,老师和学生都分成两派,互不相让。顾城换了一所学校,上课不久,学校再次停课。从1966年冬天起,顾城再也没有进入过学校学习。
  最初的兴奋逐渐演变为恐惧。有一天,有人在顾城家对面的墙壁上贴标语,不小心贴反了,被路人发现,贴标语者马上被众多群众围攻、殴打。这个场景正好被顾城透过窗户的缝隙看到,幼小的顾城被吓得脸色苍白,全身发抖。他不敢再往窗外观看,而是把窗户关紧,像蜗牛般蜷缩在床头。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顾城躲开喧嚣、回归宁静、终生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的性格已经初步奠定。
  “文革”运动开始“革”到顾工头上。1968年,军宣队将顾工保存的书籍用麻袋装走,只剩下一本《昆虫记》因为包在旧报纸里而未被发现。这本唯一幸存下来的科普读物对顾城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在后来很多次演讲中,顾城都会提到书中的一句话:“它来到世界上,没有谁欢迎它,石头是摇篮……”而他的那些融入天地、歌唱自然,充满了对微小事物的热爱 与亲近的“童话诗”,也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
  那一年9月,12岁的顾城第一次用笔写下诗歌《星月的来由》和《烟囱》。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04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5.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