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之爱情
中国之爱情


中国之爱情

作  者:(意)史华罗 著,王军,王苏娜 译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定  价:35.00

I S B N :9787516112724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文学史论  >  研究与赏析    

标  签:文学  文学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爱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比任何概念都更能体现“昙花一现”的含义,同时也体现了对永恒的追求。因此,在每一个社会中,爱情都充满 了神话色彩,都具有崇高的价值,人们都赞扬它所具有的冲击力量。中华帝国最近几个世纪的文人墨客喜欢按照某种传统的惯例展示和想象爱情。

    那么,中华文化孕育出了怎样的控制和压抑爱情的形式呢?中国存在着一种理想和完美的爱情吗?中国的爱情中又有哪些接近于浪漫爱情(这种浪漫 爱情是通过从欧洲宫廷文学到欧洲现代文学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的)的特点呢?如果存在着文化差异,那么文化差异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在中华文化中 爱情的价值在哪里?存在着一种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对爱情的崇拜吗?《中国之爱情——对中华帝国数百年来文学作品中爱情问题的研究》试图通 过挖掘中华帝国引导并使爱情合法化的积极和消极的神奇描述回答上述问题,其中包括合法的夫妻之爱,也包括过分的情欲和非法之爱。

     《中国之爱情——对中华帝国数百年来文学作品中爱情问题的研究》 由史华罗著。

TOP作者简介

  史华罗(Paolo Santangelo),是罗马智慧大学东亚史教授,正在主持一项通过对现代中国文献分析所实现的有关情感问题的国际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包括多篇论文和专著,其中一些作品已翻译成中文,如:《生态主义与道德主义:明清小说中的自然观》,载《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研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与欧洲“爱情”概念化的宗教影响》,载《基督教文化学刊》第4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帝国晚期的苏州城市社会》,载《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冯梦龙{情史类略)与安德烈·勒,夏普兰{爱情论):对两种不同爱情观的诠释》,《励耘学刊》(文学卷)总第8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什么是明清时代日常生活中的“清”与“浊”?》(上),《世界汉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

  现任《明清研究》(Ming Qing Studies)期刊的负责人。正在主持编写《东亚心灵激动与状态》(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in East Asia,将由Brill,Leida-Boston国际出版社出版)和《古今东亚丛书》(Asia Orientale,将在罗马出版)。

TOP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不同的“爱情”观念及爱情崇拜

  引言

  1.文学之源

  2.各类爱情

  3.男性的爱情和女性的爱情

  4.关于同性恋和厌女癖的几个问题

  5.“相思病”

  6.真正的永恒之爱

  7.幸福之爱

  8.不幸之爱

  9.利益之爱:从爱到恨

  10.女性不同的表现

  11.妻与妾

  12.崇尚爱情的思想基础:对“阴”的崇拜

  13.寻求一种新语言

  14.爱情的宗教性质:A)婚姻与命运,即天与地

  15.爱情的宗教性质:B)爱情战胜死亡

  16.神话与幻想的作用

  17.《情史》与《三卷爱情论》

  18.继承与革新

第二部分  女性的魅力与传统道德

  1.从爱情到淫荡

  2.女性魅力的诱惑

  3.中国崇尚美的独特性

  4.欲望的力量

  5.中国的唐璜

  6.享乐主义的爱情

  7.禁欲、欲望和传宗接代的精神

  8.爱的升华

  9.“两个美人和一个书生”(二美兼收)

  10.淫的不同层次

  11.爱情与通奸

  12.自由的局限

  13.《红楼梦》中的女性魅力

  14.宝玉的“崇高之淫”:“意淫”

结论

参考书目

 

TOP书摘

在一对恋爱者之间,人们往往要加入越来越复杂的第三个人物:在以往的叙事文学中,第三个人物的介入一般是为了加强或破坏相爱者之间的关系,而在《红楼梦》和蒲松龄的作品中,他却是一个多少有些暧昧的形象,同时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三角恋爱中真正的竞争对手。另外,在那些赞颂爱情的小说中,人们的注意力也主要集中在相爱者如何克服重重障碍维护感情的持久性之上,而不是过分地强调强烈的感情和征服对方的过程。

  当然,社会流动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商业革命和富有的商人们所起到的越来越积极的作用,都对上述现象具有重大的影响。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民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在缩小,严厉的道德规范也有所松动。当时所出现的价值观的危机,自然会使我们联想起当今中国社会所经历的价值观危机的某些特点。人们发现了人类的感情具有独特性,它与动物的简单的直觉截然不同,人们又重新了解了欲望的内在性(按照其定义,欲望是外向的感情活动),认为它是头脑活动的表现,这必然引起某些虽然还不够明确但却大胆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断言。

  在中国文化中也存在着一个评价复杂爱情现象的尺度,它能够区分什么是可以期望的,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可以容忍的,什么是人们梦想但又有所惧怕的。尽管每一位作家都有各自的局限,然而,区分的标准却建立在人们所认为的“过度”的基础之上,“过度”则意味着对内心的平衡和社会秩序的威胁。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67

版  次: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5.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