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先生一生回顾
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先生一生回顾


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先生一生回顾

作  者:陈永发 等著

出 版 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定  价:66.00

I S B N :9787305099472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纪实/报告文学    

标  签:纪实文学  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出生於福建厦门鼓浪屿。1949年赴台。 毕业于台湾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荣誉教授。 《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先生一生回顾》除叙述其个人成长、学习和治学的心路历程以外,也介绍他对中国近七、八十年历史的参与观察,以及他关心家国大事留下的种种回忆,涉及面极广:参加美国自由民权运动,办理《思与言》杂志,鼓吹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理念,出席国建会提出建言,撰写报纸专栏针砭政局,关心陈文成政治事件,建议和筹设蒋经国基金会,协助办理「浩然营」培养两岸菁英,鼓励成立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高等研究院,往来两岸三地讲学,为两岸关系发展筹谋。其近距离观察陈诚、蒋经国、严家淦等国家领导人物以及傅斯年、王世杰、钱思亮、李国鼎、孙运璿等学术和财经界重要人士,亦娓娓道来,趣味横生,是本跨越学术、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口述历史。 《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先生一生回顾》由周维朋记录。

TOP目录

前言
序
壹  家世背景
  一、闽北客家源流
  二、无锡落籍
  三、无锡的社会网络
    (一)务实之风
    (二)婚嫁联姻
    (三)权力网络
    (四)社会民俗
  四、海军出身的父亲
    (一)投考海军
    (二)海关关监督
    (三)好官难为
贰  战乱岁月与成长学习
  一、家人的扶持
    (一)我的手足
    (二)出生的幸与不幸
  二、战火的洗礼与颠沛流离
    (一)沙市的记忆
    (二)川军上前线与撤退川东
    (三)日机轰炸万县
    (四)兴山古寨
    (五)鄂、川交界的风土
    (六)老河口的太平日
    (七)逃难见闻
    (八)战火余生
    (九)迁川工厂
    (十)在大后方的生活
  三、胜利还都
    (一)胜利的降临与隐忧
    (二)无锡辅仁中学
    (三)战后通货膨胀
  四、辗转来台
叁  求学历程与初次任职
  一、插班台南二中
  二、台湾大学七年(1949—1956)
    (一)外文系转历史系
    (二)大学生活点滴
    (三)校园白色恐怖
    (四)怀念傅斯年校长
    (五)师长的启迪与影响
    (六)文学院各系互动
  三、“中研院”史语所时期(1956—1957)
    (一)师长轶事
    (二)研究生活
肆  留学芝加哥大学(1957—1962)
  一、赴美留学前后
    (一)获取奖学金的曲折
    (二)留学集训与启程赴美
  二、芝大求学经验与训练
    (一)寄宿神学院
    (二)东方学研究所
    (三)顾立雅的训练与影响
    (四)Mircea Eliade的宗教学
    (五)威尔逊的埃及学
    (六)Peter Blau的社会学与韦伯理论的启发
    (七)Berthold Hoselitz与Nef的影响
    (八)受益芝大的学术训练
    (九)学术外交经验
  三、留学生活点滴
  四、深入观察美国
    (一)参与黑人民权运动
    (二)芝加哥的选举舞弊
    (三)南方小镇的华人
  五、免费矫正手术
    (一)手术过程与痛楚
    (二)母亲的操心
  六、留学五年的突破
伍  “归国”与见证台湾政经变迁
  一、归途之旅与见闻
  二、不一样的台湾
    (一)南港生活的变化
    (二)经济起飞
    (三)蒋介石政权来台后的重整
    (四)陈诚不耻下问
    (五)蒋经国的权力作风
    (六)与财经界人士往来印象
陆  任职“中央研究院”(1962—1972)
  一、重回史语所与再度离开
  二、参与学术外交合作事务
    (一)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
    (二)参与“长科会”工作
    (三)“中美科学合作委员会”
    (四)争取“中美”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
    (五)“中关人文社会科学合作委员会”的成立与变化
    (六)成立美国文化研究中心
    (七)参加第27届国际东方学人会议的风波
  三、编辑《中国上古史论文选辑》的阻力
  四、规画大陆问题国际会议的召开
  五、《思与言》的创办与政治风暴
    (一)参与《思与言》的改组
    (二)政治风暴与阻力
    (三)《思与言》的发展
  六、史语所的人与事
柒  任教与主持台大历史系(1962—1972)
  一、回台大任教
  二、兼任台大历史系主任(1965—1970)
    (一)同心圆的课程设计
    (二)训练研究生、讲师与创办博士班
    (三)改革系务
    (四)近代史组、艺术史组的成立
    (五)引进新观念的助力与阻力
    (六)编选史学论文提要
    (七)推动台湾史研究
    (八)提倡口述历史
  三、自由主义在台大
  四、处理台大涉外合作事务与困扰
  五、拒绝政治干预
  六、学人轶闻
  七、满阶芝兰
捌  匹兹堡大学三十年
  一、匹大三十载
    (一)应聘匹大
    (二)主持东亚研究讨论
  二、匹大评鉴制度的特色-
    (一)新聘、升等机制
    (二)薪资与评鉴特色
  三、教员讨论会忆往
    (一)翻转农民史讨论会的基本观点
    (二)讨论会的视野与成果
  四、旅美学人与七。年代的美国汉学界
    (一)感念旅美前辈学人
    (二)七〇年代以来的美国汉学界
  五、在美国受益最大的三桩事
    (一)参与马雅文化衰落的讨论
    (二)得自世界文明讨论会的启发
    (三)受益于哥大的南亚研究
  六、参与宾州的教育委员会
  七、置身华人社群
    (一)联络海外学者
    (二)台湾研究委员会
    (三)美国华人的组织与活动
  八、蒋经国基金会与主持美洲业务
    (一)蒋经国基金会成立始末
    (二)美洲的业务与发展
    (三)奖助成果的回顾
玖  治学回顾
  一、学术专著
    (一)《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二)《汉代农业》
    (三)《西周史》
    (四)《万古江河》
    (五)《从历史看领导》:文官制度与管理学的探讨
  二、治学回顾与心得
    (一)梁任公《中国史叙论》的启发
    (二)雅斯培枢轴时代观念的启示
    (三)与苏秉琦区系类型理论殊途同归
    (四)对古董的严肃态度
    (五)褊狭国族观念的抛弃
    (六)对文化融合与天命观的看法
    (七)对现代枢轴时代的看法
  三、学术思想总结
    (一)文化系统观念
    (二)终极关怀与思想的糅合
拾  为“中央研究院”贡献刍荛
  一、当选院士与评议员
  二、院士的贡献
  三、评议员与院士选举纪闻
    (一)学术桂冠选举轶闻
    (二)本地院士与海外院士
  四、选举学术祭酒
    (一)院长候选人选举
    (二)院长的领导艺术
拾壹  入世、淑世、济世
  一、社论执笔渊源
  二、参与“国建会”与建言
    (一)危在旦夕的“国家处境”
    (二)参加“国建会”
    (三)与政工系统辩论
    (四)与薄经国谈话
    (五)化解两岸歧见的机制
    (六)“国建会”建言总结
  三、对陈文成事件的关怀
拾贰  为海峡两岸培养菁英
  一、筹办浩然营培育领导人才
    (一)筹办浩然营的契机
    (二)两岸三地新生代菁英的培训
    (三)浩然营学员的观察
    (四)成效检讨
  二、港台两地讲学
    (一)香港中文大学(1992~1998)
    (二)东海大学讲学(1999)
  三、为两岸培养菁英
    (一)华英文化教育基金会
    (二)南京大学人文社会高级研究院
    (三)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四)突破科系的界线
    (五)理想中的做法
  四、科教兴国历史的回顾和批判
    (一)他山之石
    (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失贱
    (三)自尊自律的知识菁英
拾叁  家庭与退休生活
  一、感情世界
  二、天伦之乐
  三、退休生活
  四、乐天知命
附录
  一、长忆济之师:一位学术巨人
  二、转型与传承——许倬云教授对台大历史系的贡献
  三、许倬云先生年表
  四、许倬云先生著作目录
索引

TOP书摘

     三、无锡的社会网络 (一)务实之风 无锡位于江南的中心地带,虽然不是最大的城市,但是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历来江南一带的战役,任何一方只要先占领无锡,不但可以切断上海与南京之间的交通,也可以垄断太湖地区的丰富资源,是兵家必争之地。 每次战争都会迁进来一些人,所以外地迁来无锡的人口很多,最后一批是从山东南下的共产党干部和军队。今天无锡地方上共产党的许多领导干部,就是南下的山东人娶了当地姑娘所生的下一代。这个例子也可以回溯过去,一波一波的移民不断迁进来,所以我们那里有淮军的后代。再往回头讲,朱元璋征服南方时,无锡就有淮西军队的后代……诸如此类,因此无锡方言在江南方言中算是比较刚硬的,有很重的北方昧儿,不像苏州的吴侬软语软绵绵的。 无锡民风也和江南其他地方不一样,刚强务实。这里都是卷起袖子来做事情的,所以出了很多铁匠,可以说是长江流域一带铁匠的老家。清末民初更出了很多大商人和工业家。无锡人讲求实际,不迷恋生活质量,不讲求风花雪月,明代东林书院的读书人就讲究实学,实在的实学,不谈心性,不务空玄,反对科举的八股文章,“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面对专制压迫时,他们可以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与当权者对抗,这一风气对无锡的士绅家庭造成很大的影响。 外地官宦到无锡落户的不多,当地士绅很多则是落地户,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三世而斩”,一个家族很难永远维持兴盛,无锡大宅子总是破破落落,不像苏州有很多漂漂亮亮的庭园。但是这些破落户的子弟并不逛荡,他们只是过穷日子,做些小生意、小买卖,或是靠其他手工艺维生,唯一的希望是家族里有一个人忽然兴盛起来,全宅子的人都依靠他过日子。像我们家就是个例子,我们许家在太平天国之后大败,男丁凋零,后来全靠先父一个人撑起来,因为他薪水高,海关关监督一个月九百块袁大头,大家族的许多家人都靠他过日子。 (二)婚嫁联姻 无锡大户人家很多是互相联姻,但是又跟苏州不太一样。所谓联姻是 “结老亲”,不是“结高贵亲”,不是跟富贵人家结亲家,譬如我们祠堂里的联姻对象就有华、孙、秦、钱等无锡老家族。 我自己算一算我们跟钱家的关系,至少有三个婶娘是从钱家嫁过来的,分属于三个不同房分的钱家。韩家和钱家也是亲戚,而钱家又是华家的亲戚,串来串去都有关系。 另外我们跟过家也有关系,我祖母和二婶都来自八字桥的过家。当时我们家穷,每年过年的时候,一船一船的粮食、瓜菜,从八字桥送过来,让我们至少过得了年。 总之,无锡大宅的老人家们,关起城门来彼此都攀亲带故,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士绅集团。这个士绅集团维持了好几百年,其中穷归穷,在地方上还是有点社会地位,等到穷到真的没办法时,也会跟乡下的“笃农’,一样,自食其力。 所谓笃农就是富农,是种田出身,挣到一点财产后,自己富起来的农人,不是大地主,也不是那种外面贪污,回家一买两千亩、三千亩地那种人。 因为有这个士绅集团,所以城里专门办婚丧喜庆的商家有一本册子:哪一家、什么时候、什么人过生日,婚丧喜庆,通通记载在里面。时间一到,他们就去这些人家搭棚子,把整个院子盖起来,丧事搭白棚,喜事、生日搭彩棚,有一串的工作人员,烧茶的、带炉子的,连茶叶和茶杯都带来了,在厨房烧菜的就像办桌一样,若是家里佣人不够多,也会有打杂的工人来帮忙,从开门、倒茶、上菜、侍候人等等,可以说是全套的服务业。 我记得我祖母过生日时,家里的大门从门口一路开到正厅,许多亲戚,什么伯母、婶婶都来帮忙,人手不够时,每家还把自己家里的佣人带过来。门口远远的有许多叫花子驻扎在那里,他们不是来要钱,而是帮忙维持秩序,安顿车、马、船。这些人是职业乞丐,凡是谁家有事情,乞丐头头就到那里去,主动联络,人家给他一笔钱,他就帮忙维持秩序,可以防止外面不知名的小贼、强盗混进来,让我印象很深。 先母的陪嫁丫头熟知各家喜庆来往,抗战胜利后,我跟弟弟两个人住无锡,这个老奶妈会告诉我们,哪一家什么人生日了,我们要去送礼,还告诉我们,这家人和许家前几代是什么关系,这个网络非常持久。一有婚丧喜庆她就拉我们去拜会,虽然我根本不认得谁是谁,还是得坐着车去送礼,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就出去办 “家庭外交”。 我祖母有一间念经的佛堂,从先母的上房经过小弄堂可以进去,先母离开无锡时,把许多家饰、衣服,包括祖宗留下来的官服,以及先父的东西、书籍,通通都摆在那个地方,砌了一堵墙把小弄堂堵起来。我们走了之后,老家人带人来斗争,把墙给拆了,里面的东西通通拿走。 无锡的家族几乎都是不分家的,虽然会分财产,但是大宅子一定是公有的,每户大家族一定有义田、寡妇田、学田,有三个功能——祭祀、抚养寡妇、给学生奖学金。我在无锡辅仁中学念书时,一个学期还可以领到五块钱的膏火费。 无锡人读书也是如此,哪一家有书房,请到好老师,别家的小孩也会过来寄读;或是哪家出了好数学家,别家的子弟就会跟他学数学;出了好的文章家,小孩就跟着他学写文章;出了好的诗词家,小孩就跟他学作诗写词。互为师徒,一代一代传下来,传了几百年。 无锡隔壁的苏州可就没有这么长远的传统,苏州名园的主人经常换,最多不过三代就换主人,我们无锡没有名园,但每间老宅子、屋子都非常长久。 (三)权力网络 无锡的世家有个特点,就是不在城外做土地大户,虽然穷,世家地位仍在,做生意和读书并行不悖。所以江南一带流行“商读传家”,经商、读书兼有,大概明朝以后就是如此。 我们那个城是两个县管一个城,我们属于左半边的金匮县,右半边是无锡县,江南很多城都是两个县政府管一座城。城门有北门、东门、西门、南门,全城有“富、贵、贫、贱”之分,所谓北富、东贵、西贫、南贱,北门是有钱商人,东门是簪缨世家、大宅子,西门是普通人家,南门有一条运河支流,当年船户、水上红灯户都在那里。 清朝末年,无锡城中央兴建了一座新公园,本来是私人花园,后来改建成公园,设有茶座,当地士绅不在家里吃早餐,每天早晨都跑到那里洗洗脸、吃吃面,众人在这儿谈论政事。我也陪先父去喝过茶、吃过面。 这间茶座分成前半间和后半间,前半间大,后半间小。 P13-15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07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2.7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