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

作  者:林毅夫 著

译  者:苏剑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30117497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学读物  >  经济学理论、研究与通识    

标  签:经济  经济学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经济发展是一个技术革新和结构转型的动态过程。经济发展思想则是内生于探索稳定增长策略的过程。本书为研究经济结构转型的决定因素提供了一个新古典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经济发展政策的新见解。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市场都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机制,然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经历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升级、多元化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的改进。这一升级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与巨大的公司交易成本外部性及资本投资回报相协调。所以,除了有效的市场机制,政府应该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书为支持以上理论提供了实证经验,并为改革的实践者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TOP作者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人。2012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荣归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林毅夫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科技和环境的委员会、领导小组任职。

林毅夫于1986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还是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TOP目录

导论
1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发展问题的一个理论框架
2 增长报告与新结构主义经济学
3 发展识别与扶持:政府在动态结构变化中的作用
4 发展识别与扶持框架的应用:尼日利亚的案例
5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
6 发展战略、制度与经济绩效
7 结束语:通向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黄金时代之路

 

TOP书摘

自从1776年亚当?斯密(AdamSmith)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一书发表以来,对可持续增长的追求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最为着迷的课题。以今天的生活标准衡量,在18世纪初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处于贫困状态。各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在上千年时间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的增长率一直在年均0.05%左右徘徊。直到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现今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的增长才开始加速,19世纪的年均增速跃升至约1%,到20世纪又翻了一番,约为2%。这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变化。18世纪之前世界总收入翻一番要用约1400年,但在19世纪,现今发达国家同样的过程只用了约70年,在20世纪只用了35年(Maddison1995)。然而,增长加速仅限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西欧的一些经济体,还有英国的海外附属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Maddison1982)。这导致了各国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最发达的少数国家和多数的底层低收入国家的收入比率从1870年的8.7倍上升到了1960年的38倍(Pritchett1997)。
二战后,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了经济和政治独立,并开始了战后或独立后重建。到20世纪末,小部分发展中国家实现了长时期的高速增长,赶上了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或是显著缩小了与它们的差距。日本在1950年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但到1970年,就已经达到了美国收入的63%,并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崛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令人瞩目的年均9.6%的经济增长率,而如此高的增长速度则是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和关键制造业部门的持续升级驱动的。采用外向型和市场友好型发展战略,亚洲四小虎(theAsianTigers)-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以超过7%的年经济增长率快速成长。这表明保持令人瞩目的高经济增长率、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是可以实现的。近年来,一些大的经济体已经起飞,如中国、巴西和印度,使它们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极(WorldBank2011)。这些国家的高经济增长率导致贫困的显著减少。在1981至2005年间,日均消费低于1.25美元的人口比例已经减少了一半,从52%下降到了26%。这种贫困的减少在我的祖国-中国表现的最为明显。1981年,中国8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到了2005年,这个比例降到了16%,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尽管在21世纪这种高速且持久的增长扩展到了一些撒哈拉沙漠以南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但这样的增长仍然只是特例,而不是普遍规律。多数发展中国家遭遇过长期持续的增长乏力(ReddyandMinoui2009)。1960年至2009年间,仅约三分之一的低收入国家达到了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收入水平。尽管中等收入国家在支撑全球增长中的分量不断上升,但其中许多国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1960年的已经取得独立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中,到2009年几乎四分之三的国家仍然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或倒退回低收入国家行列。成功达到高收入水平的国家是西欧的一些国家、日本、亚洲四小虎以及拉丁美洲的两个岛国(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如果我们能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失败的发展努力中汲取教训,尤其从少数成功案例中吸取经验,探索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决定因素,向政策制定者提供激发他们国家增长潜力的政策工具,贫困将可以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成为往昔的的记忆。
如果没有结构转变,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不可能实现(Kuznets1966)。所有仍然贫困的国家都未能实现结构转变,也就是说,它们未能实现从农业和传统商品生产向制造业和其他现代经济活动的转变。在目前发展难度最大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农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63%,其2005年制造业所占的份额反而还低于1965年(Lin2011)。近期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亚洲与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增长的差异的大部分可以归因于结构转变对总体劳动生产率的贡献(McMillanandRodrik2011)。
二战后,发展经济学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各个第一代发展经济学流派实际上都强调结构转变的重要性,并把结构的差异看做市场失灵的结果。因此,他们都主张政府干预,通过进口替代和优先发展现代先进产业促进结构转变。在这一时期,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如进口配额和外汇管制首次被大多数国家大规模使用以管理国际收支差额。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以凯恩斯主义作为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提倡“国家指导教条(dirigistedogma)”(Lal1983),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有着不可消除的差异,并将之当作他们理论的中心论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发展机构遵循了这些政策建议。从拉丁美洲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结果都不如人意,这些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第一波经济发展思潮提倡的政府干预主张的失败催生了一股新的经济发展思潮,后者强调政府失灵,采取非结构性的思路实现经济发展。该思路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和提供经济发展的激励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在他们的政策建议中忽视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结构差异,期待结构转变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自发出现。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也受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滞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计划经济体制失败的挑战。理性预期理论成为关于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体系;对于支持国家在利用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而言,理性预期理论也有助于反驳其结构主义理论基础。新的经济发展思想强调矫正价格,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加强保持市场良好运行所必需的各项制度(产权、良好的治理结构、商业环境等等),培养人力资本(教育和健康)以适应技术进步对熟练工人日益增加的需求。
多边机构和政府相关机构是这一波经济发展思潮的主要倡导者,并通过它们的方案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它们的政策建议和前提条件很大程度上以其稳定经济和结构调整的方案为基础。这些方案反映了新的主流思想,并倡导经济自由化、私有化以及严密的稳定经济方案的实行。这些政策在促进增长和创造就业方面的效果不佳,充其量是值得讨论的。
在近期的经济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奇怪而未被预料到的事情:人们观察到二十世纪后半期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遵循占主导的经济发展思想或第一波和第二波经济发展思潮的政策主张。这一令人不解的事实促使研究者们重新审视一些构成经济发展理论基础的大前提。
如前文所述,工业革命以来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国家和成功追赶上发达国家的国家在就业结构和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方面都经历了意义深远的结构转变。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进展、争论和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由一小群经济学家如DaniRodrik、RicardoHausmann、AndresVelasco、PhilippeAghion、MichaelSpence、AnnHarrison、CélestinMonga,、我自己以及其他一些人推动的第三波经济发展思潮正在形成中。它旨在将结构转变重新带回经济发展研究的核心,并强调市场和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些经济学家一致认同市场应该被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但政府也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对促进产业升级和多样化的投资行为进行协调,并对动态增长过程中先行者产生的外部性予以补偿。
本书阐述的“新结构经济学”试图为这一第三波经济发展思潮开辟道路。考虑到过去几个年代中经济增长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新结构经济学提出了一种新古典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动态发展过程。它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持续的经济发展是由要素禀赋的变化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的。
一国的要素禀赋在任意特定的时刻是给定的,但随着时间是可变的。它决定了一国的比较优势,并因而决定了该国的最优产业结构。一个特定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即由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丰裕的结构升级到资本相对丰裕的结构)和新技术的引进,同时基础设施也要相应地改善以有利于经济运行。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国禀赋结构升级的最佳方法是在任一特定时刻根据它当时给定的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它的产业。经济将最富竞争力,经济剩余将最大,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将是最快的。为了让一国的私有企业进入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相对要素价格必须充分反映这些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同时这些要素价格只能在运行良好的市场上通过竞争来决定。因此,市场应该成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
对于新技术的引进,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借鉴或采用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技术,从而将它们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与之相反,发达经济体必须在全球技术前沿上进行生产,并必须持续在研发方面进行新的投资以实现技术创新。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潜力实现高于发达国家数倍的技术创新率。
然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基础设施的相应改善需要协调投资行为,并对由先行者产生的、无法被私有企业内部化的外部性予以补偿。没有这样的协调和对外部性的补偿,经济发展的进程将放缓。因此政府应主动设法缓和协调问题和外部性问题,从而便利结构转变。
在第一章,我回顾了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并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的主要论点和推论。这一章还包括了我的同事AnneKrueger、DaniRodrik和JosephStiglitz对这一体系的富于洞察力的评论,和我对他们的评论的回应。
第二章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是如何对以往关于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思想做出补充的。本章比较了新结构经济学的预言和由增长和发展委员会在2008年出版的增长报告中认定的成功国家的特征事实,并讨论了从新结构经济学可以得出的政策建议。比较优势原则和国家在促进结构转型方面的作用是本体系的两个关键方面,在本章后面张夏准(Ha-JoonChang)和我的一个辩论中对它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发展鉴定与扶持框架(GrowthIdentificationandFacilitationFramework,GIFF)在本书第三章阐述。该框架依据新结构经济学体系为政策制定者便利结构转变设计了一种按部就班的方法。它指导政策制定者如何识别与一国潜在的比较优势相一致的新产业。同时,它讨论了信息、协调和外部性等产业升级的内在问题,也讨论了有助于克服这三大制约的政府政策。通过解释以往的产业政策缘何屡屡失败,本章也提示政府不要采取那些旨在保护不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企业和产业的政策。DirkWillemteVelde、SureshTendulkar、AliceAmsen、K.Y.Amoako、HowardPack和WonhyukLim对这一思路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评论。最后,本章以我的一个回应作为总结。
第四章说明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应用增长识别和便利化框架。以尼日利亚为例,本章选取了合适的参照国(comparatorcountry)并选取了许多尼日利亚可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而参照国可能正在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本章认为,以下行业可以作为政府干预的目标:食品加工、轻工制造业、箱具制造、制鞋、汽车零部件制造、石化。本章也讨论了这些产业的价值链中经济增长所面临的紧约束,还讨论了对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与治理结构相关的各种问题的一些解决机制。
第五章集中探讨金融结构和发展的问题。在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金融结构都有着显著性的差异。本章论证了一国的最优金融结构内生于该国对金融服务的真实需求,而后者又以该国的产业结构为基础,而产业结构又取决于该国的比较优势。在历史上,金融学曾认为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金融深度而非金融结构。本章概述了支持如下观点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很重要且内生于产业结构。本章也讨论了实际金融结构背离最优结构的一些情形。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采取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的国家比其他国家表现得更好。在第六章,本书提供了支持这一观点的实证证据。这些证据证明,那些遵循比较优势的国家有着更高的增长率、更低的经济波动性和更小的不平等。本书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政府经济发展战略不合理。过去,政府优先发展某些资本密集型产业,而非集中全力促进该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并为符合该国比较优势的部门创造可行的发展环境。
第七章指出,随着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工资水平迅速上升,在二十一世纪的多极增长世界中,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失去比较优势,这为其他低收入国家进入这些行业提供了黄金时机。光中国现在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有8500万个制造业岗位。如果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低收入国家能够得到这些工作岗位,它们就能实现动态增长,减少贫困,并迅速提高生活水平。因此低收入国家应该在认真挑选的领先国家中识别成熟产业,并为本国私人企业或来自参照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进入这些产业提供便利,以将其后发劣势转变为优势。同时,本章还总结了一些主要的政策建议,并做了总结。
正如2011年5月4日我在马普托发表的联合国大学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年度演讲中所说,我相信每个发展中国家,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都能以8%或更高的增长率持续增长数十年,显著地减少贫困,并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成为中等甚至高收入国家,只要它的政府根据本国的比较优势采取了正确的政策体系促进该国私人部门的发展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Lin2011)。我希望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这一目标。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97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6.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