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远征中国
远征中国


远征中国

作  者:(法)瓦兰·保罗|主编:(法)伯纳·布立赛//王道成//陈名杰//徐忠良|译者:孙一先//安康|校注:许钧

出 版 社:中西书局

丛 书: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定  价:28.00

I S B N :978754750162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标  签:中国史  历史.地理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如果说有一位法国士兵或者军官为中国人所不喜欢,甚或憎恨,那么此人非杜潘上校莫属。他也是《远征中国》一书的作者,写书时化名瓦兰·保罗。他在北京的行径简直如同流氓,轻松快活地抢劫了圆明园中大量的宝藏和物品,并于1862年在德鲁欧饭店加以拍卖。
    杜潘上校系一名“优秀”的军官,作为法军地形测绘部主任,在远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人不怕冒险,生性彪悍却智慧过人,同时充满活力、行动积极,此为其“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此人不可信,叙述中有夸耀自己功绩之嫌。此外,他名声狼藉,在北京,他就是一副强盗行径,令法军颜面尽失。
    人们很难理解蒙托邦为何会任命夏尔·杜潘为英法联合委员会的法方代表,此委员会负责挑选圆明园中最珍贵的物品,赠予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和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同时还负责挑选出平分给英法两军的物品。杜潘没有忘记借此机会行窃。他不知羞耻,将许多宝物揽入自己帐下,系法国最肆无忌惮的抢劫者之一。
    杜潘上校回法国后,因出版《远征中国》一书(书中包括一些机密文件)以及在德鲁欧饭店拍卖其在北京获取的大量赃物,惹出了一些麻烦。不过,若想了解并理解涉及远征中国的一系列事件的内幕,他的这部书始终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

TOP目录

出版前言
序一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
序二  伯纳·布立赛
序三  王道成
序四  陈名杰
内容提要  伯纳·布立赛
正文
译后记

TOP书摘

    筹备远征舰队和军队是一件远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还要困难的工作。将领的选配,士兵的素养,下达清晰而明确的命令用以应对突发情况并避免冲突,规定卫生预防措施,确立待运的各种军需用品的质量和数量等,所有这一切组成了一个由精神状态评估和特殊细节构成的整体。要想使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很好地互相配合,就要有很强的分寸把握能力,尤其是要有丰富的经验。
    当我们完全享有行动自由时,完成如此艰难的任务尚非易事,更何况能否完成这项任务以及进展程度还不得不受制于一个多疑的盟友,因此它所表现出来的难度极大增强了。
    尽管英国人对我们决心和他们一起分担新一轮远征中国所带来的风险表示满意,但是他们对我们希望投入到联盟中的军队比例并非毫不在意。英国渴望维护他们在那些遥远的土地上所施加的非比寻常的影响力,因此,如果我们的实力与他们相当,他们就认为我们想要冒犯他们,更何况这种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实力超越了对他们的援助,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法国政府希望维护同英国的友好关系,因此,被迫减少最初计划中派遣到中国参加此次远征的兵力,并且不得不顺应其盟友所提出的要求。
    在此,我们不禁做出一个评价:那就是,从1814年至今,法国历届政府的行动——除远征阿尔及利亚之外——没有一次不是法国在向英国让步,没有一次不是冠以英国的名义,如同人们说的那样,这好像是法国为了维持两国的友好关系而表现出的一种卑躬屈膝。两国在对待彼此的态度上存在明显差别,如果这还不能说明英国方面远没有像我们一样重视彼此的关系,那么至少应该相信英国仍然保留着那种陈旧而且恶劣的思维定势。但是为了两国人民的利益,至少为了我们的尊严,我们希望英国能放弃这种思维模式。
    言归正传,法国政府最初的想法是尽可能地把对中国的远征扩大化。这涉及到的,绝非仅仅是组建四个由毛遂自荐的志愿者组成的新佐阿夫兵团这么简单;此外,为了满足比利时政府,他们要求参与远征,并计划投人一个由一千名该国士兵组成的加强营;总而言之,要将登陆部队的编制人数提高到1.5至1.8万人。但为了迎合与英国结盟的需要,这一过于庞大的计划破产了。为了化解双方的分歧,法国政府将原本的计划缩减到一个较为适中的规模,这样的话,我们邻居极度的敏感性就会得到尊重,我们也可以借此希望两国问的友好关系能够保持稳定。
    关于兵力配比这一重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现在双方关心的是要加快军事准备的步伐。我们很快就准备就绪了。
    意大利战役,在拿破仑大帝的光辉指引下,法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赢得了胜利,这以后一大批不安于现状并且内心焦躁的军人转入蛰伏期,对于这些人来说,战争是一种需要,安营扎寨的生活则是一种折磨。我们决心唤醒这些好战且精力充沛的人,由他们组成一支远征军。
    当作战部部长下达关于征召志愿者入伍的通告时,至少四分之一的法国军队士兵报名参加远征。
    士兵们对远征怀着巨大的热情,中下级军官比起士兵来说要稍逊一筹,而高级军官们的热情则相当有限。这支军队应该由两个步兵旅组成,然而对其中成员的选择却令我们陷入尴尬。组成这两个旅的士兵均有超过两年的服役期,因为我们认为这场战争至少会持’续两年。远征军的筹组工作还需要任命一个最高统帅。这次远征作战的指挥工作性质十分特殊,需要负责指挥的将领必须集多种素质于一身,候选者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他们的实际能力各有所长,因此,在那些主动请缨,要求由自己担起指挥责任、维护祖国荣誉的将军中作出选择并非易事。
    就军事能力本身而言,法国军队将领各个都出类拔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找到一个能够领导部队并且善于指挥战斗的将领一点也不困难,困难的是甄别诸多的竞争者,选拔出既具备候选者们所共有的军事素养,又具备其他不同寻常的优点的将领,也就是说,在执行这项需要同那些既自负又敏感的盟友朝夕相处并且保持融洽的任务时,坚定、灵活、平易近人的性格是必不可少的。
    皇帝最终选择了曾经在非洲服役的库赞·德·蒙托邦将军,他因足智多谋和善于应变而备受推崇。
    1859年11月13日,这位将军被授予远征军海、陆两军最高指挥权。
    任命一名骑兵军官去指挥一支几乎全部是由步兵组成的部队必然会引来惊讶的目光。
    我们不知道在公众心中,胜任这样的一项指挥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特殊能力。尽管如此,出现在出征将士名单前列的那些将军,尤其是像完美的、无畏的步兵将领柯利诺将军这样的人,很快用自己出类拔萃的指挥能力平息了人们对他们的质疑之声。
    在递交远征部队详细名单之前,我们必须告之全军将士,出于对远征军福利的关心,政府会给这些即将前往遥远国度的部队提供报酬。
    这些报酬包括:登陆后,每天高级军官每人额外补助12法郎;下级军官每人补助9法郎;军士每人补助4法郎50生丁。最后,每名士兵在原有巴黎军饷水平基础上增加补助10生丁。
    对于暂时离队和外出执行任务的军官,最高将领有权力将他们的报酬加倍。除这些物质报酬之外,远征军被允诺拥有一年的假期,销假归队后,如若有要求,还可以再次申请休假。此外,对于那些远征结束后返回法国的将士,政府还专门为他们准备了极为优厚的奖赏。
    为了保持部队内部的竞争,从而使任何忘我的奉献都不会为了获得应得的奖赏而等待太久,最高将领在其职权范围内,有权任命任何人接手“空出”的职位;但不需要经过皇帝最终批准的,仅限于对上校、中校或少尉军衔军官的任命。P8-11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90页

开  本:32

加载页面用时:40.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