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帝王故事大全集(特惠超值版)
帝王故事大全集(特惠超值版)


帝王故事大全集(特惠超值版)

作  者:何喜明

出 版 社:万卷出版社

丛 书:三最丛书

出版时间:2010年09月

定  价:19.60

I S B N :978754701141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整理工程  >  古籍整理    

标  签:历史.地理  历史  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历朝历代的帝目总是宏大历史的主角。他们的贤愚仁暴关乎着国运兴衰、政治清浊、民生安乐,他们的故事总能给后世以镜鉴;而他们作为个体的修养与成长,治家与处世的智慧也可以给今天的每个人以启迪。

TOP目录

横扫六合秦始皇赢政
  身世之谜
  挟风云一统天下
  万里长城功于后世
  秦始皇兵马俑
首位平民皇帝汉高祖刘邦
  喜好交游的无赖
  “赤帝之子”
  得人者得天下
  狡兔死,走狗烹
傲视千秋汉武大帝刘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绝代双骄,抗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立子杀母制”
柔术治国汉光武帝刘秀
  起兵抗新莽
  云台二十八将
  太子易位
  封禅泰山
乱世枭雄魏武帝曹操
  出身显赫,心机深远
  组织义兵,讨伐董卓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深得人心蜀汉昭烈帝刘备
  破落贵族,枭雄起家
  中原争霸,屡败屡战
  三顾茅庐,隆中对策
  联吴抗曹,立足荆州
  兴兵复仇,兵败猇亭
德才兼备吴大帝孙权
  承父继兄,奠基立业
  联刘抗曹,以弱胜强
  开发江南
  征讨山越
  百般猜忌,判若两人
一统三国晋武帝司马炎
  处心积虑,争权夺位
  审时度势,稳定政局
  平定东吴,太傅之功
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痴呆皇儿,贻笑天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八王之乱”,祸结兵连
有道明君前秦宣昭帝苻坚
  相貌奇特,少年老成
  重用王猛,推行教化
  一意孤行,败国亡家淝水之战
  虎落平阳
马上皇帝宋武帝刘裕
  风骨奇特,勇猛无敌
  远离京城,进退自如
  灭亡东晋,大赦天下
变法图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推行汉化,决心改革
  迁都洛阳,民族融合
  御驾亲征,无功而返
畏妻如虎隋文帝杨坚
  “真龙天子”降世
  不露声色巧夺权
  改朝换代定四方
  颁舍利一体向佛
济世安民唐太宗李世民
  少年:龙凤之姿
  夺嫡:宫门喋血
  挑战:安抚为策
  事功:贞观之治
  纳谏:从善如流
  边事:平定四方
一代女皇圣神皇帝武则天
  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八面玲珑,重返宫廷
  女主临朝,大权独揽
  酷吏男宠,为人诟病
  母子情深,左右为难
盛世宗主唐玄宗李隆基
  际会风云,终登大宝
  开元之治,盛唐景象
  任用奸相,走向衰落
  安史之乱,贵妃丧命
“儿皇帝”后晋高祖石敬瑭
  有勇有谋,治国干才
  经营河东,未雨绸缪
  饮鸩止渴,儿国自称
一代词家南唐后主李煜
  相貌不凡,多才多艺
  醉舞狂歌,静候亡期
  降格求安,对宋称臣
  登峰造极,鬼斧神工
有勇有谋宋太祖赵匡胤
  游历:家道中落后的艰辛
  建功:危急之时镇定自若
  兵变:黄袍加身
  集权:杯酒释兵权
  征战:先南后北实现统一
南渡偏安宋高宗赵构
  逃亡:“泥马渡康王”的传说
  奇冤:“莫须有”之罪
  一代天骄元太祖铁木真
  丧父:多灾多难的童年
  统一:斡难河源的大汗
  攻伐:用兵如神的征服者
开疆拓土元世祖忽必烈
  汗位:兄弟间的争位战
  强大:历史上最大的版图
  战事:一张张“狩猎”清单
  财政:三个理财能手
  外交:马可·波罗与元大都
  宗教:八思巴殿前斗法
草根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童年领袖,佛门枭雄
  攀龙附凤掌兵权
  群贤毕聚展雄心
  攻克金陵称元帅
  礼贤下士,待时而动
  天下大统,皇权至尊
  患难马皇后
阴鸷有为明成祖朱棣
  成祖生母,千古之谜
  靖难告胜,燕王即位
  营建北京
  郑和下西洋
  创设东厂,重用宦官
醉梦半世明神宗朱翊钧
  少年继大统
  功过张居正
  励精图治期
  荒怠朝政期
至情至性清崇德帝皇太极
  明暗兼施,夺取汗位
  励精图治,剑指天下
  行反间计,毁明长城
  松锦血战,尽收辽东
  后宫无数,独宠宸妃
雄才大略清康熙帝玄烨
  少年天子,铲除螯拜
  勤奋好学,勤于政事
  统一疆域,稳固皇权
  储位之争,错综复杂
“十全老人”清乾隆帝弘历
  帝位:毫无悬念的即位人
  武功:自称“十全老人”
  文治:大兴“文字狱”
  和坤:一代宠臣的飞黄腾达
  嘉庆帝:恋栈权位的障眼法

TOP书摘

    喜好交游的无赖
    刘邦,字季,中国古代将老大称为“伯”,老二称为“仲”,老三称为“叔”,老四称为“季”,但他上面只有两个哥哥,因此刘邦在家中排行第三。他生于公元前256年,死于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江苏丰县)。其父在《史记》、《汉书》中都没有记载名字,仅以太公称之,后被封为太上皇;其母刘媪,被封为昭灵夫人,刘邦起义之前,她就已去世;刘邦的大哥刘伯早亡,追赠为“武哀侯”;二哥刘仲也叫刘喜,刘邦称帝后封为代国国王,不过匈奴入侵时,刘喜弃国而逃,刘邦“为骨肉故,不忍致法,废以为邰阳侯”。刘仲有子刘濞,封为吴王,后起兵造反。
    刘邦从小就不爱读书,也不喜欢下地劳动,他整日游手好闲、聚众喝酒,刘太公常常训斥他说:“你这个无赖,不事家产,比你二哥差远了。”
    不过刘邦依然我行我素,他的哥哥、嫂子不愿与其同住,刘太公只好分家,把刘邦留在自己身边。但即便如此,刘邦仍未觉悟,总是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到哥哥家吃饭。
    一天,他又带了一帮人到大哥家,大嫂一见,马上用勺子猛刮锅底。刘邦听到这个声音,以为饭已吃完,自叹来迟,朋友们也只好识趣地离开。
    不一会儿,刘邦来到厨房,无意中发现锅里还有饭菜,顿时明白了大嫂的意思,他不禁怨愤不已,及至后来夺了天下,大肆封赏亲友时,独独不给大哥刘伯的儿子刘信封赏。
    据《史记》记载,刘伯的妻子叫“巨嫂”,《汉书》则云“丘嫂”。巨,大也,即长嫂;丘,空也,兄亡空有嫂也,也就是指寡居之大嫂。
    看到刘邦没有分封刘信,太上皇刘太公很奇怪,便问其原因,刘邦说:“某非敢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由此可以看出,刘邦对这段往事一直耿耿于怀,认为长嫂没有长者的道德,过了七年,才封刘信为“羹颉侯”。羹是饭菜汤汁,颉则暗指傲慢不驯,讽刺刘信之母吝啬锅中之羹。
    不过,刘邦虽然游手好闲,但却仗义疏财,在当地小有名气,快30岁时才当上泗水的亭长(掌管方圆十里内的小官)。
    刘邦的妻子叫吕雉,其父是个外地来的大财主,《相经》上说他名吕文,字叔平,由于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搬迁到沛县。
    吕公和沛县县令是好友,人们听说这个消息后,便纷纷上门拜访,想套套近乎,刘邦听说后也去凑热闹。
    当时担任沛县主簿的萧何负责接待客人,由于客人很多,因此他宣布:“凡是礼钱不到一千的人全部到堂下就座。”
    刘邦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他大摇大摆地走进吕府,对仆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一听,赶紧跑出来亲自迎接他。萧何担心刘邦出丑,所以忙不迭地解释道:“刘邦平时爱说大话,少干实事,您别放在心上。”
    吕公见刘邦气宇轩昂,非常喜欢,不仅没生气,反而请他入上席就座。
    就这样,刘邦白吃了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将他单独留下,提出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刘邦年近30,又游手好闲,好人家的姑娘根本不愿意嫁给他,吕公这么一说,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可是吕夫人很不乐意,她说:“算命先生说这个女儿以后会大有出息,你怎么将她许给了一个无赖?”
    吕公训斥道:“你们女人就是目光短浅。”
    他不顾夫人的极力反对,硬是把女儿嫁给刘邦,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吕后。吕后名雉,小字娥妁,她比刘邦小15岁,长兄叫吕泽,次兄叫吕释之,妹妹吕须则是樊哙的妻子。她为刘邦生了一儿一女,女儿鲁元公主,史书中没有关于她的记载,儿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
    不过,直到临死,刘邦的“无赖”本性始终没有改变。楚汉相争时,他兵败逃走,两个孩子也被冲散,虽然很快就找了回来,但由于楚军紧迫不舍,急于逃命的刘邦居然伸出手,要将两个孩子推下车,部将夏侯婴看见,赶紧把孩子抱起来放回车中,如此反复了三次。
    刘邦大怒:“眼下我如此危机,难道还要管这两个没用的孩子吗?”
    夏侯婴反驳道:“这是您的亲骨肉,怎么能舍弃?”
    气急败坏的刘邦拔出宝剑,向夏侯婴砍过来,夏侯婴无奈,只好抱着孩子逃跑了。
    应该说,刘备的无赖习性在于他不看重脸面,不愿受道德约束。他平定天下后,年年战乱使国力衰微,急需休养生息,这时北部匈奴经常侵袭,匈奴居无定所,即使赶跑了,转眼又会回来,与其交战空耗人力物力,因此刘邦不怕丢面子,采取了和亲政策。对刘邦来说,无赖习性既让他得到了天下,也使他获得了薄情寡义、心狠手辣的骂名,毁誉参半。
    “赤帝之子”
    自古以来,所有的皇帝都有一些神话传说,用以突出他们的与众不同,刘邦也不例外。据记载:“刘太公曾观神龙交其妻。当是时,太公妻媪在大泽旁休息,朦胧入梦之际,与神相遇。顿时天昏地暗,雷电霹雳,太公冒险寻妻,亲眼目睹蛟龙与其妻交合,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刘邦和吕雉结婚后很快就生下一个女儿。一天,一个过路的老人上门,向她们要了点水喝,喝完后说:“你们娘儿俩都是一副贵人相。”
    老人刚走刘邦就回来了,吕雉将老人的话告诉刘邦。刘邦一听,非常高兴,他赶紧迫上去,让老人为自己看看面相。
    老人说:“刚才之所以觉得尊夫人和令爱十分贵气,就是因为阁下的缘故,您日后必定贵不可言。”
    刘邦得意极了,从此更加相信自己与众不同。
    后来,刘邦奉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但在半路上已经有很多人逃跑了。无奈,他决定率领劳役们躲进深山,由于对地形不熟,便派了一个机灵的劳役在前面探路。
    劳役走了没多久,就慌慌张张地跑回来,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亭长,前面盘踞着一条巨蛇,如果想继续前进,那就只能从蛇身上踏过去,这样非常危险。您看我们是不是从别的地方绕过去?”
    劳役顿了顿又说:“不过我刚才察看了一下,从其他地方走要多绕十几里,天亮时都进不了大山,万一被人发现就麻烦了。”
    刘邦说:“怕什么,不过是一条蛇,让我去看看!”
    说完,他拔出佩剑领着大家继续向前走。果然,大路上盘踞着一条巨蛇,刘邦二话不说,挥剑砍过去,杀死了它。
    接着,一行人继续往前走。没一会儿,那位负责探路的劳役又跑回来报告说:“前面有位老妇人在痛哭。”
    刘邦跟着劳役走过去,果然看见一个哭泣的老妇,于是他上前问道:“您为何如此伤心呢?”
    老妇人哭哭啼啼地说:“我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刚才正躺在这里睡觉,没想到被赤帝之子给杀了!”
    话刚说完,老妇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大家觉得非常奇怪,他们仔细琢磨老人的话,最后都觉得白帝之子就是那条被杀了的蛇,赤帝之子则是刘邦。经过这番遭遇,劳役们都相信刘邦是天生的神人,跟着他一定能成就大业,因此更加坚定了追随他的决心。
    刘邦带着这些人躲进深山后,吕雉经常来看他们,并送来一些食物。刘邦很奇怪,他问妻子:“我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藏身之处,你是怎么找到的呢?”
    吕雉说:“你藏身的地方常有彩云缭绕,所以很好找到。”
    从此,刘邦便让人们广为传播这些经历,投奔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他被当地人称为沛中豪杰。不过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刘邦在逃亡期间故意创造出来的神话,宣传自己天生贵相,以此来扩大影响力。
    得人者得天下
    刘邦成为首领之后,为了闯出一片天下,曾到处搜罗人才,而他后来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就是因为他不拘小节、广揽人才,大胆起用敌方的失意者是刘邦用人的一大特色。
    由于“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不与人功,得地不予人利”,因此叛变他的人很多。陈平原本是项羽手下的都尉,后来犯了一点事,担心被项羽杀掉,便投奔了刘邦。
    公元前205年,刘邦正和萧何议事,有七个自称“经世之才”的人前来投奔。晚上,刘邦设宴款待他们,经过一番交谈,他觉得这些人学识一般,因此敷衍了几句就借口离开。
    等其中六个人都离去后,陈平仍然一动不动地坐着,刘邦很诧异,就问他为什么不走。
    陈平说:“我有要事而来,今天不说完就不离开。”
    接着,陈平给刘邦仔细分析了天下形势,并提出用离间计分化项羽。刘邦高兴得抓住他的手叫道:“哎呀,先生的这番话让我心里一下子亮堂了。”
    不过,当刘邦准备重用陈平时,其他人却极力反对,还罗列了四条罪状:“虚有其表,没有真才实学;居家盗嫂,品质不好;事魏不容,归楚不忠,不可靠;受诸将金,贪污受贿。”
    但刘邦经过调查后,依然力排众议,封陈平为都尉,并赐金四万两。
    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他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和陈平一样,韩信原先也是项羽的部下。
    韩信自幼无父无母,衣食无着,只好依靠一个当亭长的亲戚,几个月后,亲戚不愿让他白吃白喝,就指桑骂槐地把他气走了。一次,他好几天没吃饭,晕倒在路边,幸亏一位洗衣妇经过,将自己的午饭给他吃了,他才没被饿死。
    淮阴城内的少年无赖看韩信又穷又老实,便经常欺负他,一天居然要韩信从他们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一声不吭,趴下身子钻过去,无赖们哈哈大笑,还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韩胯夫”。
    后来,韩信投奔了项梁,算是有了衣食保证,项梁死后,项羽也不重视他,仅仅只让他当个执戟郎中。韩信在项羽手下待了些日子后,发现项羽不能成大气,于是投奔了刘邦,没想到,刘邦也只给了他一个小官,韩信对此颇为不满。
    一天,他和几位同伴喝多了胡言乱语,刘邦以为他们要叛变,就下令将他们全部斩首。
    韩信说:“既然你打算夺天下,又怎么能杀壮士呢?”
    刘邦闻言便放了他,并与他谈了一次话,还给他升了一级官。不过韩信依然没有受到重用,丞相萧何深知韩信是位帅才,便多次提议让韩信担任大将,可惜刘邦根本不听。
    这时,韩信心灰意冷,便独自离开了部队。萧何听说后,急忙带人追赶,直到月亮升空才追上,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来历。
    刘邦听说堂堂的宰相去追一个逃兵,感到非常奇怪,他问萧何:“你为什么要亲自去追一个逃兵?”
    萧何说:“你要夺天下,就必须任韩信为大将!”
    刘邦不相信地说:“他真的这么厉害吗?”
    萧何斩钉截铁地回答:“像韩信这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您要是打算争天下,就非拜他为大将不可,否则他迟早会走。您如果信不过他的才能,可以在拜将那天当堂询问。”
    就这样,刘邦总算答应了。拜将那天,大家发现将军居然是地位低下的韩信,一个个吃惊极了。接着,刘邦向他询问作战策略,韩信说得头头是道,众人纷纷点头,刘邦也高兴极了,后悔自己没早发现这个人才。
    宽容待人也是刘邦的一大特色。秦朝灭亡后,秦王子婴上门投降,诸将领提出要斩草除根,刘邦却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接着便命人将子婴带走,并妥善安置。
    不过,刘邦生性豪爽,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对于那些猛汉壮士,他素来敬为英雄,对读书人却常常白眼相加。
    《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刘邦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很多儒生来见他时,他居然当众摘下人家的帽子,往里面撒尿。
    刘邦出兵到陈留县时,儒生郦食其来求见,使者进去通报时,两个女人正在服侍他洗脚。
    当听说是个读书人求见时,刘邦不耐烦地说:“回了他,就说我正忙于商量天下大事,没空接见。”
    遭到拒绝的郦食其气愤地按住剑柄怒吼:“进去!跟沛公说,我不是儒者,是高阳的酒徒!”
    吓坏了的使者又慌忙回去禀报,刘邦一听说是酒徒,立刻光着脚跳起来说:“快请!”
    郦食其进来后说:“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刘邦觉得他说得有理,当即认了错,并“摄衣谢之,延上坐”。
    即便如此,刘邦依然反感儒生们空谈《诗》、《书》。夺取天下后,他曾骂道:“天下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书生陆贾直言犯谏:“乃公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刘邦幡然醒悟,他说:“那就请先生仔细总结秦朝失天下、我得天下的原因。”
    从此后世便有了陆贾写的《新语》,汉朝也奠定了400多年的江山。善于用人是刘邦的最大长处,对此他也常常引以为豪。
    P13-18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09页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50.7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