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
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


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

作  者:陈晋 著

出 版 社:万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01月

定  价:29.00

I S B N :978780601616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政治与军事  >  政治人物    

标  签:现当代诗歌  文学研究  现当代  诗歌词曲  中国文学  文学  中国  领袖首脑  传记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政治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中华诗词学会、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秘书长周笃文先生介绍说:“诗无达诂,任何对诗词的阐释解读都存在片面性,都不同程度的妨碍诗词意境的表现。”而《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则不同。诗言志,诗词是心灵的声音,通过诗词这个切入点,自由的描绘天地,论述历史,展现人性,充分彰显了毛泽东独具的人格魅力。这本书为毛泽东诗词研究开辟了新的格局。该书已作为中华诗词学会、毛泽东诗词研究会2003年年会“毛泽东诗词研究有奖征文”颁奖晚会的获奖作品。 《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第一次由心灵深处的声音来探求毛泽东的内心世界,第一次由情感激越的文字来探寻他和现当代历史的互动关系。 本书分24章,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全部诗词,以年代为序,以历史变革为线,以情感历程为论述场景,将毛泽东激扬文字的青春,婉丽悲欢的爱情,运筹帷幄的决断,抑郁困顿的沉浮,坐地巡天的浪漫,风流人物的慷慨,乱云飞渡的从容一一展现出来。文字优美飘逸,笔触酣畅淋漓。 毛泽东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军事家,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其滔滔不绝的智慧与谋略,令人称奇的心路风景和人格魅力,历来是人们所仰慕、所探寻的。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从毛泽东诗词释读的全新角度来解读这位历史巨人的绝代风华,是传承文化和积累智慧的必要方式,是对人格光辉的弘扬,是文学和历史相会的一场盛宴。

TOP作者简介

陈晋,生于1958年,籍贯四川简阳。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毛泽东研究、领袖传记写作和电视片撰稿工作。
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悲患与风流》、《文艺批评的世界》、《毛泽东的文化性格》、《毛泽东与文化传统》、《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毛泽东传(1893-1949)》、《毛泽东之魂》、《文人毛泽东》、《为了理想》、《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等十余部。

TOP目录

第一章 心路风景
第二章 “奇士”的青春
第三章 月亮吟
第四章 问乾坤沉浮
第五章 用兵纪实
第六章 狂飙图
第七章 战场看人生
第八章 悲壮的一跃
第九章 青山作证
第十章 和大地谈心
第十一章 天骄风流
第十二章 边关韵
第十三章 开国气象
第十四章 大海边的坐标
第十五章 击水新唱
第十六章 闲适情
第十七章 故乡感怀
第十八章 仙凡巡游曲
第十九章 新人赋
第二十章 冬天的歌
第二十一章 千年一叹
第二十二章 业来竟,鬓已秋
第二十三章 风骚行
第二十四章 诗人谢幕
后 记
 

TOP书摘

书摘
前些年有部电影,叫《毛泽东在1925》。影片说的是那年春夏,主人公在韶山发动农民运动的故事。
当时,32岁的毛泽东踩着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洪流回到家乡。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在革命阵营,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官”了。
韶山一带掀起了红红火火的局面。
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还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韶山支部和国民党的区党部。他发动农民平粜除米,阻谷出境,同地主民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使大革命的时代洪流奔涌在了偏远的乡村。
毛泽东在韶山的举动,惊动了省城。反对国民革命,一心要抓革命党的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密派快兵赶赴韶山捉拿毛泽东。幸亏有好心人通了消息,1925年8月28日那天,毛泽东趁着月色,扮作乡卜郎中,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
然而,电影的结尾,却是让毛泽东乘坐小船离开了韶山。韶山本不通船,创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呢?
这样的结尾,也许正是要突出毛泽东的诗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丈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离开韶山的己泽东来到了赵恒易的眼皮底下——长沙。这首《沁园春·长沙》,就是在长沙旧地重游时写下的。
……

书摘1
第二章 “奇士”的青春
什么样的岁月会在人生心路上刻下浓浓的痕迹?
人们会说,是青春的岁月。
什么样的故事会在人至晚年时深深地萦绕梦乡?
人们会说,是青春的故事。
青春的岁月所以刻痕最深,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段岁月中,无不信心百倍,壮怀激烈,一览无余地展露着生命的蓬勃活力。
青春的故事所以萦绕梦乡,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些故事里,预示着人生价值的不可限量,而整个人生的故事,也常常在青春行为里若隐若现地藏伏着序幕。
1915年9月,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二年级学生毛泽东,做了一件很特别的事情。
他根据“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笔画数,用“二十八画生”的名字,在长沙一些学校贴了个好几百字的“征友启事”。
启事结尾化用《诗经》里的话说:“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意思是鸟儿鸣叫着以寻求朋友,我也像古人那样呼吁,请兄弟们来帮助我。
结果只来了三个愿意和他交朋友的人,其中一个,是当时在长沙长郡中学读书的罗章龙。
罗章龙也给自己起了一个气概不凡的名字,叫“纵宇一郎”。
“二十八画生”和“纵宇一郎”在湖南省图书馆相约见面。
畅谈三个小时,双方以风流自诩。一种流脉千年的文化精神把他们牵在了一起。
兴奋不已的罗章龙当天晚上写了一首诗:“策喜长沙赋,骚怀楚屈平。风流期共赏,同证此时情。”
“长沙赋”,说的是汉代贾谊在当长沙王太傅时写的《治安策》。“楚屈平”,就是创作出《离骚》这部千占绝唱的屈原。
春秋战国时,湖南属于楚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文人骚客和爱国志士,都曾把他们的思想、情感、才华抛洒在这片土地卜。
屈原、贾谊、李白、杜甫、范仲淹、辛弃疾、王夫之,他们的人格精神,融入这水光山色之中,形成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近代更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谭嗣同、陈天华、黄兴、蔡锷、宋教仁,以至中国的近现代史如果缺了湘人,几乎不可想象。
在流浪行吟中,纵身跳入湖南汨罗江的屈原,以深沉激越的爱国主义、高风亮节的人格风范、上天入地求索理想的浪漫情怀,成为了湖湘文化的人格象征。
毛泽东刚上师范时,有一本听课笔记。一共46页,而前面的11页,都是用魏碑字体工工整整抄写的屈原的《离骚》和《九歌》。毛泽东还把《离骚》的内容,分段提要,写成了眉批。
如此追踪诗哲先贤,大概是屈原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激励着青年毛泽东,去鄙视随波逐流的世俗之风;大概是屈赋的光芒照亮了诗国的天空,成了他汲取诗情和灵感的太阳。
和罗章龙订交后,他们时相过从,常作郊游。最快意的事情,大概是观览名胜古迹了。
他们来到长沙附近的拖船埠,那里有一座禹王碑,传说大禹在那里拖过船。他们寻访了屈原住过的玉笱山、纪念贾谊的太傅祠,以及杜甫流浪长沙时在岳麓山住过的崇德寺、辛弃疾在长沙练兵的旧址飞虎营……
寻访远逝的骚客先贤,青年毛泽东是在同他们作心灵的对话,还是在抒抚古思今的感慨?
正是在山川名胜的游历中,毛泽东似乎感受着符合他性格本色的一些东西。
这个东西大概可以叫作诗文意气。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
青春之心所以比天空更广阔,是因为拥有比天空更广阔的期盼、追寻、想象和情感。
1917年暑假期间,毛泽东邀了两个好朋友,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上路了。他们靠作点诗,写点对联送人,换几个钱,解决途中的食宿。按湖南旧时习俗,他们被称作“游学”先生。
在湖南安化县城梅城,发生了一件趣事。
好吟诗作对,有点自命不凡的劝学所所长夏默庵,要试试来访的青年学生学问深浅,出了一个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毛泽东即书属对,写出下联:“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对得工整且不说,语中内涵,也让这位老先生有些不好意思,顿然亲近有加。
这次“游学”,他们走了五个县,行程九百多里,历时一个多月。人在旅途的生活显然让毛泽东收获了比他期望所得还多的东西,同时也收获了一些诗句。
这些诗句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只是从他的朋友们的记载中,知道有这样一些联句——
“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
“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
“云流千里远,人对一帆轻。”
“为赋新词强登楼。”
少年之作,在对景物的观览中,那视线还是青春的单纯,学子的轻松。
因为他的生命,还没有走进沉重的历史;他的个性,还没有融进困顿的现实。
当青年毛泽东的目光投向他所处的现实社会,我们看到的,更是另一种诗情,另一番意境了。
让人们惊讶的是,他留有手稿的第一首诗,便是长达40句的伤世感怀的五言古风。
那是1915年5月,毛泽东的同班同学易昌陶因病去世了。悲从中来的毛泽东,写了这样一首挽诗——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游,零落匪所思。
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
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在青春诗人毛泽东的感觉中,一阵飙风掀拂亡友的灵帐,好像天地为其悲泣。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43

版  次:1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2.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