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华夏美学:插图珍藏本
华夏美学:插图珍藏本


华夏美学:插图珍藏本

作  者:李泽厚 著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01月

定  价:88.00

I S B N :978756333102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插画/插图本  动漫与绘本  美学理论  美学  新实在论、逻辑实证论  哲学流派  哲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一般来说,中国艺术固然不同于西方那种细致模拟有限现实场景、故事的“再现”性的古典作品,也同样少有西方近代那种以强烈个性情感抒发为特征的“表现”性的作品。相对来说,中国作品中个性情感一般很不突出,大都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它的情感表现中有比较具体和具象的自然的社会的再现内容,而它的这种再现具体现实又不离开情感的表达,这两者经常混同交融,合为一体。所以,华夏文艺及美学既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陶冶性情”,即塑造情感,其根源则仍在这以“乐从和”为准则的远古传统。

TOP目录

前记
第一章 礼乐传统
一 “羊大则美”社会与自然
二 “乐从和”:情感与形式
三 “诗言志”:政治与艺术
第二章 孔门仁学
一 “人而不仁如乐何”:人性的自觉
二 “游于艺”、“成于乐”:人格的完成
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的领悟
四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道德与生命
五 “日新之谓盛德”:天人同构
第三章 儒道互补
一 “逍遥游”审美的人生态度
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审美对象的扩展
三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关于无意识
第四章 美在深情
一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生死再反思
二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本体的探询与感受
三 “立象以尽意”:想象的真实
第五章 形上追求
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永恒与妙悟
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意味与冲淡
三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回到儒道
第六章 走向近代
一 “师心不师道”:从情欲到性灵
二 “以美育代宗教”:西方美学的传入
三 载体与范畴
结语

TOP书摘

书摘
孔子给予礼乐传统以仁学的自觉意识,孟子则最早树立起中国审美范畴中的崇高:阳刚之美。这是一种道德主体的生命力量。
看来,所有民族都一样,无论从历史或逻辑说,崇高、壮美、阳刚之美总走在优美、阴柔之美的前面,古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印度的大石门,中国的青铜饕餮,玛雅的图腾柱……黑格尔称之为象征艺术的种种,其粗犷、巨大、艰难、宏伟,而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和崇高的感受。它们本是远古图腾巫术那种狂热的观念、情感的发展和积淀。它们同时又是奴隶们集体艰苦劳动的血汗结晶,并非任何个体的自由创作成果。从而它们以物质客体的巨大形式或尖锐冲突所展示出来的,其实乃是作为群体的人类主体力量的强大。这种强大因具有超越任何个体能量而带来的神秘性质,为以后各种宗教艺术开户了大门:硕大无朋、千眼千手的佛像,高耸人云的尖顶教堂,鲜血淋漓的惨厉壁画……都以其震撼人心的崇高,来指向超越有限的神灵或上帝。在这些“艺术”,例如在巨大建筑面前,感到的的确是个体一己的渺小和那巨大客体的压倒性的威力和胜利。

人似乎永远陷溺在这无休止的、可怜可叹的生命的盲目运转中而无法超拔,有什么办法呢?人事实上脱不了这个“轮回”之苦。生活尽管无聊,人还得生活,又还得有一大批“旧欢新怨”,这就是感性现实的人生。但人却总希望能够超越这一切。从而,如我前面所说,苏轼所感叹的“人生如梦”、“人生若旅”,便已不同于魏晋或《古诗十九首》小那种人生短暂盛年不再的悲哀了,这不是个人的生命长短问题,而是整个人生意义问题。从而,这里的情感不是激昂、热烈的,而毋宁是理智而醒悟、平静而深刻的。现代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著名散文《一片树叶》中说:“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花用自己的凋落闪现出的生的光辉,花是美的。人类在心灵的深处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热爱自己的生命。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种欣喜。”[见散文》杂志.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1985年第10期]但这种欣喜又是充满了惆帐和惋惜的。“日午画舫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这本无关禅意,但人生偶遇,转瞬即逝,同样多么令人惆怅。这可以是屈加禅,但更倾向于禅:这
种惆怅的偶然,在今日的日常生活中不还大量存在么?路遇一位漂亮姑娘连招呼的机会也没有,便永远随人流而去。这比起“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应该说是更加孤独和凄凉。所以宝玉不必去勉强参禅,生命本身就是这样。生活、人生、机缘、际遇,本都是这样无情、短促、偶然和有限,或稍纵即逝,或失之交臂;当人回顾时,却已成为永远的遗憾……不正是从这里,使人更深刻地感受永恒本体之谜么?它给你的启悟不正是人生的目的(无目的)、存在的意义(无意义)么?它可以引起的,不正是惆怅、惋惜、思索和无可奈何么?
……


书摘2
庄子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
这并非讲审美和艺术,但由于庄子的“道”,如同老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非语言、概念、名称所可把握。只有通过自由心灵和创造直观才能领会、体验,由于“庄子哲学即美学”[参阅《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98页],由于庄子强调美在自然整体而不在任何有限现象,等等。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审美规律,特别是那种似乎不能捉摸、难以言喻、未可规范、有如鬼斧神上的创作现象?在中国美学史上。便首先为庄子所发现和强调。尽管庄子原意不是讲艺术,但可以说。正是庄子把孔子讲的“游于艺”的自由境界提到宇宙奉体
和人格本体(这二者在庄子是完全一致的)上加以发展了,庄子多次形象地描绘了技艺创造的自由境界。如著名的“庖了解牛”的故事:
庖丁为文惠王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蛊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刀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这是讲杀牛。也毫不神秘?甚至可以说是经验之谈?即由于技巧的熟练,透彻把握了客体对象的规律性,才能从“所见无非全牛者”到“目无全牛”,囚牛之“固然”而动刀,不会因碰上坚硬的牛骨使刀受损。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牛体之解“如上委地”而刀刃如新。这也就是“技进平道”。庄子经常强调“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也是这个意思。而这个“技进平道”,不正是把孔子“游于艺”提升到“依乎天理”的形而上学的高度么?任何技艺,包
括文艺,达到这种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熟练统一,便是美的创造。
但是,这种创造经验是很准用语言来讲解、说明和传授的:
……轮扁曰……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乎而应于心,
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庄子·天
道》)
这里的引文已经略去了庄子全文。原文本意在说明读死书是下行的;书面留下的语言文字只是古人的槽粕。重要的是去把握、领会、学习那难以传授的精神。于是便拿斫轮作为比喻。这比喻也确是经验之谈,迄至今日,许多技能的掌握是必须通过个体的亲身实践活动,不是通过概念语言的讲说、理解便能学会的。

过了高峰,便趋衰落,或在衰落中逐渐消亡,或在衰落中崛起变化。传统儒学如此,在儒家思想支配下的文艺和美学亦如此。
所谓衰落,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儒家哲学在宋明度过了朱熹、王阳明等顶峰之后,没能再有大的新开拓。与此似乎相呼应,在古典诗文和绘画领域,也大体如此。一些具有新意的思想倾向和艺术创作,却常常是指向与儒学正统相背离甚至相违反的方向,但它们又只是“指向”而已。本身还并未脱出儒学樊笼,尽管可能表现出某种“挣脱”的意向或前景。它是既不成熟又不彻底的,特别是在理论上。
这里所说的,便是明中叶以来的文艺,哲学倾向。
如前所述,自“礼乐传统”以来。儒家美学所承继和发展的是非酒神型的文化,虽经庄、屈、禅的渗入而并未改变。即它的特点总仍然是:既不排斥感性欢乐?重视满足感性需要,而又同时要求节制这种欢乐和需要。即使是庄子自由乘风的人格想象,屈原寻死觅活的情感风波,以及那掸宗心空万物的超越世浴,也都没有越出这个“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儒学规格。他们那对感性既肯定又节制、对人生既超脱又现实的精神,仍然是一贯下来了。所以即使朱熹等人对苏轼曾表不满,但毕竟还没有把他当作异端看待。本来,“礼乐”足以协调、组合群体的意志、情感和思想为目标,儒家也是以人际关怀为轴心;“仁”从人从二,个体的感性需要和感性欲求是在人际关系和人际关怀这个前提下被认同、被承认和被肯定的?它并无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庄子讲“道”,是超脱感性形骸的精神自由。虽肯定生命,却又藐视现实,与物欲则刚好对立。魏晋讲“情”,这情仍是宇宙感怀、人际伤悲,仍然是社会性和理性占优势的情,而并非对个体的情欲歌颂。唐宋讲“悟”,更超世间,它可以非理性,但并不反理性,与原始情欲、本能冲动也不相干。总之?无论礼乐、人道、人格、感情、妙悟,都没强调个体感性存在的自然情欲问题,没重视这个感性生存中的本能动力的价值和意义。
直到明中叶,情况似乎开始有所变化。但这变化也极有限度,它只是一种在理论上并未自觉的思潮或倾向而已。这便是“欲”的突出。
人欲。首先是男女之间的性欲。本是自占有之从未停歇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的事实,并不断成为从原始歌舞到各门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但在中国的礼乐传统和儒家教义的支配下,从“关关雎鸠”表“后妃之德”和“美人香草”以喻君臣,到闺怨、悼亡以表人伦夫妻。大部笼罩在“厚人伦,美软化”的社会要求下,并无自身的价值;不但绝少婚前爱恋,多是婚后相思,而且除了上层皇室(如所谓宫体诗)和下层民间的情歌、山歌具有某种变态发泄的意义外,性爱自身并未真正取得自己在文艺一审美中的独立地位。特别是没有取得与个体感性存在深刻联系的独立地位。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85

版  次:2001年1月第1版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83.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