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 上下册)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 上下册)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 上下册)

作  者:[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译  者: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 等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 书:培文书系·人文科学系列

出版时间:2006年10月

定  价:96.00

I S B N :978730110948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研究与随笔    

标  签:世界史  全球史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风格前后一贯,令您在颇具历史韵律的行文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TOP作者简介

  斯塔夫里阿诺斯,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闻名全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所称道。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其他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拉荷亚去世,本书不但是斯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成了其最后版本。

TOP目录

致读者: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第7版推荐序 刘德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乐观与踌躇 高毅
(上册)
第一编史前人类
第1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第2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人性的本质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3章 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前1000年)
第4章 古典文明使欧亚大陆趋于整体化(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500年)
第5章 希腊一罗马文明
第6章 印度文明
第7章 中国文明
第8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第三编 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公元500一1500年
第9章 中世纪文明使欧亚大陆实现整体化
第10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第11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
第12章 传统的拜占廷文明
第13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第14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发展中的社会与“受到阻滞的领先”
第四编 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第15章 非洲
第16章 美洲和澳洲
第17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历史上的种族
下册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18章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第19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第20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21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增长和国家建设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念
第六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96-1914年
第八编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词汇表
索引
编后记

TOP书摘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中文版)(上册)》
  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希腊化时代一词就来源于这一新文明(见第4章第3节)。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其父亲腓力二世的王位后,首先严厉地镇压了底比斯的反抗,使其他希腊城邦只好默认他的统治;接着,于公元前334年,他率领马其顿士兵向东方的波斯人发动进攻。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首先侵占小亚细亚,然后攻占叙利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330年,占领大流士的国都波斯波利斯,征服整个波斯。第二年,征服者继续东进至兴都库什山和大夏,再从那里向印度进发,深入旁遮普。只是由于士兵们拒绝再前进,亚历山大才不得不从印度退回巴比伦,公元前323年他在那里患恶性疟疾病逝,终年33岁。
  亚历山大病逝后,他的部将为争夺对庞大帝国的控制权而长期彼此征战;到公元前3世纪初,形成三个王国。一是马其顿王国,它回复原状,成为一个疆域不大、希腊化的民族王国,虽未能直接统治其南面的希腊诸城邦,但基本上控制了这些地区。另外一个是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王国,它自然资源丰富,又有大海和沙漠作坚固的屏障,是三个王国中维持最久的一个。最后一个是塞琉西王朝统治下的王国,它由帝国的亚洲诸行省组成,是三个王国中疆域最广的一个。正因为这些王国拥有大量土地物产,它们只得跟周围许多敌人进行连续不断、难以取胜的战争。它们先把在印度的行省割让给印度国王旃陀罗笈多,接着又将小亚细亚割与凯尔特族入侵者,将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割与帕提亚人。最后,公元前1世纪,罗马征服了地中海沿岸旧帝国遗留下来的行省,征服了马其顿和埃及,从而结束了希腊化时代,开始了罗马时代。
  虽然亚历山大的帝国是短暂的,但继其而起的诸王国却完整程度不等地生存了三个世纪;在这期间,中东也希腊化了。埃及和亚洲诸行省土地富饶,提供了种种前所未有的机会;成千上万的希腊商人、行政官员、教师、专门职业者和雇佣兵受这些机会的吸引,从各自的城邦移居那里。从而,为新的希腊化文明——一个实际上各方面都与其前身古典文明不同的混合创造物——奠定了基础。
  由于城邦遭到破坏,日渐衰微,所以政治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希腊城邦为了生存下去,试行建立同盟。亚该亚同盟包括除斯巴达以外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各城邦,埃托利亚同盟包括除雅典以外几乎整个希腊中部。虽然它们常给描绘成联邦组织,但实际上只是些中心权力机关没什么权力的同盟。它们过于软弱,建立得也太晚,使诸城邦在罗马军团到来之前,只能在邻近一个或另一个帝国的势力范围内活动。
  就后起诸王国的城市来说,它们与古典时代的希腊城邦完全不同。它们内部由于希腊移民与土著民族间的差别而分裂。而且,它们总是完全从属于一个或另一个帝国。如果城市居民由于暴虐的国君,或者更坏,由于懦弱的国君而遭难,城市无能为力。实际决定不是由公民大会做出的,而是在法庭或战场上做出的。因而,可以理解,城市居民都全力以赴地积聚财富,贪图享受,让贫民和奴隶自己设法谋生。于是,旧城邦的公民精神和社会内聚力为自私自利和阶级斗争所取代。
  经济状况和经济制度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希腊本土不仅政治晦暗,而且经济衰落。过去,它依靠出口酒、油和各种制造品来换取海外殖民地的各种粮食和原材料。但是,到公元前4世纪时,这些殖民地已扎根下来,发展了自己的工业、葡萄园和橄榄园。
  虽然希腊本土经济衰微,但许多希腊人却因移居此时向他们开放的中东而致富。他们以冒险精神和先进的商业、金融方法做出许多贡献。他们发现了波斯王朝积蓄的大量金银财宝,使之流通;采用或更广泛地使用诸如空吸式活塞泵、水车、螺丝钻子和水压机等技术发明。希腊人还掌握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和国有企业,包括灌溉系统、矿山、采石场、盐田、“皇田”和制造华美织物和陶器的工场。结果,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地区贸易和生产率获得相应增长。不过,收入的分配极为不当。虽然投机商利用收益的增长大发其财,但奴隶数目增加,自由劳动者的地位下降。总之,这是一个不仅生产率不断提高,而且经济不平等和社会冲突也日渐加剧的时期。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中文版)(下册)》

  建立这一以他们自己名字命名的帝国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是原先来自中亚(而闪米特阿拉伯人则来自阿拉伯半岛)、广为分散的突厥人的一支。在早先数世纪里,突厥部落民一批一批、不断地徙人中东富饶地带。他们早在8世纪时就来到中东,渗入伊斯兰教帝国,最初是充当雇佣兵。10世纪时,蒙古西征的压力迫使更多的突厥部落徙人中东,其中包括一支塞尔柱突厥人。
  这些新移民在1071年具有决定意义的曼齐克尔特战役中大败拜占廷军队,突破了小亚细亚沿托罗斯山脉的传统边界——该边界已保护罗马和拜占廷帝国达1400年之久。这一胜利使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成为塞尔柱帝国的一部分,只将西北角留给了拜占廷人。
  不过塞尔柱帝国后来也经历了衰落,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公国或苏丹国。
  13世纪后期,一伙伙新来的突厥移民使局面变得愈益混乱,其中有一伙人定居在塞尔柱帝国最西北的边缘地带,那里距分隔欧亚两大洲的战略要地达达尼尔海峡还不到50英里。1299年,这伙人的首领,一个叫奥斯曼的人,向塞尔柱帝国最高统治者宣布他的独立;从这一低微阶段开始,以这位原无名气的奥斯曼的名字命名的奥斯曼大帝国发展起来。
  这一令人目眩的成功的第一步,是在小亚细亚夺取剩余的拜占廷地区。
  到1340年,整个小亚细亚已在伊斯兰教势力的控制下。1354年,土耳其人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在加利波利建立要塞,从而获得了他们在欧洲的第一个立足点。他们要想进攻欧洲,几乎找不到比这更有利的时机了。当时,整个基督教世界衰落和分裂:可怕的瘟疫黑死病整批整批地夺去了许多基督教国家居民的生命;灾难性的百年战争使英法两国无力动弹(这场冲突的起讫日期颇值得注意:战争开始于1338年,这一年土耳其人正在完成他们对小亚细亚的征服;结束于1453年,这一年土耳其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意大利诸国因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长期争斗,也无力反对土耳其人;巴尔干半岛则由于天主教徒、东正教徒和异教的鲍格米勒派三者间的宗教斗争,以及早已过了全盛时期的拜占廷帝国、塞尔维亚帝国和保加利亚帝国相互间的竞争而被无可挽回地分裂了;而且,与小亚细亚一样,巴尔干半岛上的基督教农民也对其统治者极度不满,以致他们对土耳其人的猛烈进攻很少抵抗或者不加抵抗。
  这些情况解释了奥斯曼人从他们在小亚细亚的基地向外扩张所取得的惊人成功。1384年,他们攻占索非亚,其后不久,控制了整个保加利亚。5年后,他们在历史上著名的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南斯拉夫人的军队,致使塞尔维亚帝国灭亡。这些胜利使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的领地团团包围。1453年,这座受围困的首都被攻占,从而结束了长达千年的拜占廷帝国的历史。
  接着,土耳其人又南下进犯穆斯林富国叙利亚和埃及。经过一场旋风似的大战,他们于1516年占领了叙利亚,次年占领了埃及。土耳其人最后阶段的征服是在中欧进行的。他们在著名的苏丹苏莱曼一世的率领下,渡过多瑙河,在1526年的莫哈奇战役中,一举击溃匈牙利君主国。3年后,苏莱曼率军围攻维也纳,但被打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当时骤雨阵阵,使他无法将笨重的火炮运至前线。土耳其人尽管受到这一挫折,但后来仍又取得了一些小的进展:1570年攻占塞浦路斯岛,1669年夺得克里特岛,并在此后10年中,占领了波兰的乌克兰。
  奥斯曼帝国在臻于鼎盛时,的确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帝国。它的中心地带是土耳其的小亚细亚,但大多数人口是由南面的穆斯林阿拉伯人和西面的巴尔干半岛上的基督教徒构成。奥斯曼帝国地跨三大洲,拥有人口5000万,而那时英国只有人口500万。无怪当时的基督教徒对这一不断扩张的奥斯曼帝国都很敬畏,把它形容成“一团日益旺盛的火焰,不管遇上什么,都紧紧抓住,并继续燃烧下去。”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全两册

版  次:第7版

开  本:16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62.4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