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心电图临床解读
心电图临床解读


心电图临床解读

作  者:黄岚,宋凌鲲 主编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定  价:96.00

I S B N :9787122058461

所属分类: 专业科技  >  医学  >  医技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从临床常见心电图图形入手,介绍相关临床意义、治疗及最新进展,包括相关研究史、解剖、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图文并茂,收录500多幅清晰、精美的插图。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并掌握心电图的相关临床问题。
本书适合心血管专科医师、急诊科医师、ICU医师、内科医师、心电图工作者和爱好者及医学生阅读参考。

TOP作者简介

黄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心血管内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副院长,全军心血管内科研究所所长、重庆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兼任美国心脏病学院专家委员(FACC)、首批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专家委员(FCSC)、国际心脏研究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脏学会常委兼秘书长、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生物医学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起搏与电生理学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介入心脏病学会主任委员及15种国家级统计源期刊编委。多次赴国外从事基础研究、研修心血管疾病临床及介入诊疗技术。2009年当选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FACC)。发表研究论文167篇。主编教材和学术专著多部,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TOP目录

第1章 正常心电图:窦房结的秘密
第2章 左心房异常:临床病理生理与心电图
第3章 右心房异常:肺型P波
第4章 房间传导阻滞:心电与临床
第5章 左心室肥厚:危险的靶器官损害
第6章 右心室肥厚:困惑的重度右室肥厚
第7章 急性心肌梗死:基础知识
第8章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远近之间的差异
第9章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与时间赛跑
第10章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左右之间的差异
第11章 急性下壁和右心室心肌梗死:前后之间的差异
第12章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直接与间接的差异
第13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室颤动预测
第14章 变异型心绞痛:梗死前奏
第15章 心房梗死:易被忽视的心肌梗死
第16章 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的鉴别
第17章 低钾血症:临床与心电
第18章 洋地黄制剂:临床与心电
第19章 急性心包炎:局限与普通的差异
第20章 高钾血症:临床与心电
第21章 低体温心电图:驼峰样J波
第22章 早期复极综合征:复极的迷雾
第23章 暴发型心肌炎:诊断的难题
第24章 肥厚型心肌病:Q波和T波的问题
第25章 脑血管意外:尼亚加拉瀑布
第26章 T波:从细胞到临床
第27章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与心电
第28章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与心电
第29章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与心电
第30章 2∶1房室传导阻滞:混乱之源
第31章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与心电
第32章 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与心电
第33章 左束支传导阻滞:临床与心电
第34章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机电问题
第35章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临床与心电
第36章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病理问题
第37章 双分支传导阻滞
第38章 窦性心动过速:从细胞到临床
第39章 窦性心动过缓:从细胞到临床
第40章 窦性心律不齐:从细胞到临床
第41章 窦房传导阻滞:从细胞到临床
第42章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从细胞到临床
第43章 房性期前收缩:心律失常基础
第44章 心房静止:从细胞到临床
第45章 房性心动过速:从细胞到临床
第46章 心房扑动:从细胞到临床
第47章 心房颤动:从细胞到临床
第48章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从细胞到临床
第49章 一份来自网络的疑难心电图:What is the what?
第50章 Brugada综合征:从细胞到临床
第51章 先天性长QT综合征:从细胞到临床
第52章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第53章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从细胞到临床
第54章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心电与临床
附录 心电图有奖征解

TOP书摘

插图:




第十三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室颤动预测
在美国,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有20万~30万人到达医院前已死亡,这种死因大多归因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的普遍现象,对于院前猝死的病人,医护人员无法进行有效干预,对于院内病人,积极评估危险因素、寻找高危猝死患者,可及早进行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背景下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①跨膜电位改变;②折返机制;③自律性增强。早期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是蒲肯野纤维和心肌交界处的微折返,其他重要因素包括交感神经兴奋、低血钾、低血镁、细胞内高钙、酸中毒、局部心肌缺血或缺氧和再灌注产生的代谢产物的作用。
一项20年的社区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5%,其中2.1%为原发性室颤,3.6%为继发性室颤,1.8%为室速,相关危险因素有低龄、女性、高Ki11ip分级、ST段抬高和心房颤动(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和30天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Gheeraert等荟萃分析了5715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原发性室颤的患者,发现相关危险因素有较早入院、女性、吸烟、既往无心绞痛史、入院时心率缓慢、人院时ST段抬高、房室传导阻滞、低血钾,与既往心肌梗死和高血压病史无关。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496

版  次:第1版

开  本:16开

纸  张:铜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6.6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