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道编按】不少作者在过去几年中成功通过自出版为自己积攒了图书销量和人气,小说领域尤其如此,他们能否成为少儿文学作者的榜样呢?童书自助出版又有哪些独特的问题需要解决呢?
面对出版界的纷繁变化,即使是最好的作者似乎也没有定然能拿到出版合同的把握。和传统出版商打过交道的作者都不难发现:除非是销量达到或超过预期,否则自己的书生命周期都很短。成人文学作者要么通过经纪人要么借助自助出版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问题来了,童书作家应该效仿吗?就此,我咨询了两位文学经纪人:凯特•麦凯恩和凯万•莱昂。
凯特•麦凯恩是Howard Morhaim文学代理机构的副总及代理商,专注于当代青少年文学。
凯文•莱昂专注于女性小说,偏重于商业性女性小说、青年小说以及各类爱情题材类作品。
在你们看来,像霍金这样的系列书籍作者比单行本作者在自助出版上获得成功的几率更大吗?
麦凯恩:其实这和青少年读物是否是系列出版物关系不大。适合中年级的系列读物太多太多。据我所观察,自助出版作者的作品越多就越能增加其作品被发现的概率。
莱昂:青少年读物市场目前仍是传统出版主导下的纸质书世界。因此,要打好青少年读者群基础,仍要重点着眼于纸质出版。
童书作者自助出版在发行上面临哪些掣肘?
麦凯恩:对于图画书作者而言,图书制造成本就够伤脑筋了,发行就更愁人。书店不倾向于持有太多自助出版作品,因此就只剩下在线发行这一条路了。而这一渠道又未与学校或图书馆打通。因此,我认为发行对于图画书作者来说是个大问题,其作品的易发现性也会受此影响。
众筹出版能够为作者带来更多的出版合同吗?
麦凯恩:这类平台让一些作者名利双收,这样的成功案例不少,这很棒。不过,现在倒成了作者为拿到出版合同而贴文,或者变成了作者们增加曝光率和获取读者反馈的平台。我并不会为了客户主动搜索他们,不过的确是有一些经纪人会这么做的。
莱昂:我本人就是Wattpad的忠实粉,这类平台能够帮助将作品呈送读者。通过独立出版或传统出版,许多作者藉由这些平台得以扩大读者群。作者的最终目标始终都落在尽可能多地扩展读者群,如果这些平台能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会更加喜欢它们。读者们习惯于免费阅读,想要扭转他们的这一习惯着实不易,不过若是有正确的出版策略相辅,一定能事半功倍。
青少年小说和女性小说作者艾琳•古奇通过自助出版重振事业,那么,究竟是该更多地聚焦于自己的作品还是该把经历更多地放在数字化和推广再版书上呢?
麦凯恩: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她知道通过自助出版自己无法处理好市场营销或最大化地推广促销,她也不会选这条路了。半途而废还不如从没开始过。作者需要知道何时该断舍离,何时又该尝试新事物。作者得学着去信任他们所托付作品的平台,并在上面尽力好好表现。不过,这总是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试练的。
莱昂:在我看来,这是因作者而异的。在操作独立出版时,单单将过往作品上传到电子书零售网站并不是一记高招。缺乏策略性(比如你需要思考你的下一本书准备何时出版,促销和推广要怎么做),则这本书成功的几率很不乐观。自出版的作品如果出来后成效不好,对作者是有害无益的。别人可以追踪到你过往的销售成绩,如果成绩不够乐观的话,对下本书无甚帮助。
除了超级畅销作者外,其他那些更倾向于传统出版方式的作者会最终转而拥抱自助出版或混合出版模式吗?
麦凯恩:正如自助出版并非所有作者的最佳选择一样,混合出版模式显然也没有这样的功力。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未来尝试新方式,其中会有一些人取得成功。这些都取决于读者想要读什么,以及在何处购买作品。这是我们经纪人需要密切观察并适时调整的,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不仅仅是把作品塞到平台方的手里。读者类型多种多样,阅读口味千变万化,作者、经纪人和出版商都要积极使用多元途径。
莱昂:我个人是支持独立出版的,我的不少客户本身也是混合出版作者。他们采用自出版策略来支持其传统出版策略,以扩大数字读者群。我们的目标就是拓展到尽可能大的市场,不论是纸质还是电子书,尽一切可能鼓励读者继续追作者的作品。从长远角度来看,我认为这套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本文编辑 晨瑾)
来源:百道网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