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近日,在德国文化历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被焚之书”,在德国施瓦本州的奥格斯堡大学图书馆落户安家,正式迎来读者。在7月15日开放暨纪念活动中,馆长乌尔里希·豪夫表示,“被焚之书图书馆”共有12000卷书籍,其中的三分之一约4000卷藏书即日起作为特藏展出,将首次对公众开放。一年前,原收藏者格奥尔格·萨尔茨曼先生曾亲自来到奥格斯堡移交这部分珍贵收藏,奥格斯堡大学学生成为首批幸运读者。
现年81岁的萨尔茨曼通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立起这一丰富且珍贵的藏书,主要包括那些在1933年5月10日德国“焚书日”遭到纳粹追随者们焚毁并在此后遭禁的书籍作品。整个藏书基本展现了纳粹独裁时期被毁的德语文学全貌,是重要的时代见证。在特展庆祝活动上,萨尔茨曼毫不掩饰喜悦之情:“没有什么比在有生之年能够得到这样的荣誉更让人高兴的了。”
与奥格斯堡大学遵循的校训“知识的宝岛”如出一辙,“被焚之书”都来自惨遭77年前纳粹焚书厄运的作家和知识分子,他们作品遭禁、颠沛流离,有的流亡国外,甚至客死他乡,但他们的作品将在知识与精神的宝库里永远占据光荣一席。
目前,“被焚之书”是按作者姓名的字母顺序排架的,这次展出的内容仅占全部藏书的三分之一,少数特别重要的作者作品暂时保存在管理员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以副本为主的“被焚之书”则保存在图书馆书库里,而陈列柜里展出的部分珍品则是一场视觉上和精神上的盛宴。据悉,奥格斯堡大学、奥格斯堡市政府、巴伐利亚州政府以及众多私人捐赠为购置藏书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而相关馆藏的编目工作将一直持续至2012年。
德国柏林倍倍尔广场上的“地下图书馆”也是一座“被焚之书图书馆”,但同时也是一座“无书的图书馆”、一座“被焚之书”的纪念碑,原本能排放2万种图书的一排排书架已在这个地下暗室里空悠悠独处十几载。如今,奥格斯堡的这座“被焚之书图书馆”终于光明正大地向公众展示其本来面目,希望承载知识、智慧与文化的被焚之书,将打破缄默的历史,调和文明的冲突,延续独立的精神。
作者:唐玉屏
来源:文汇读书报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