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工具书作者更倾向于按章付费
作者:基思•汉弗莱斯;丛挺 编译 时间:2013年05月08日 来源:百道网
订阅《新出版日报》 分享到微博:收藏
微博评论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专稿】在大型学术工具书的作者眼中,按章收费的好处覆盖了作者、编辑、学生和学术界。他很用心地收集了各方对此表示响应的观点,出版商在为此类图书进行定价权衡时,不妨作为参考。
学术图书领域一直有一种传统,就是由多位作者合著的大型专业手册,比如像“牛津临床医学手册”、“药物使用综合教材”和“年度心理学回顾”等。这些书中的许多章节都出自本领域顶尖学者之手。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在学院图书馆里放置这类手册图书无疑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诸多便利,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取相关的知识。但另一方面,这些书体型庞大,而且价格不菲。
就在我准备为一本大型图书撰写内容时,我觉得在数字出版环境中更可取的一种方式是:出版商可以让每位用户为他们真正需要的章节付费,而不是为整本书买单。
我很希望听到所有人关于这种方式的看法,看看它是如何影响作者、编辑、学生和学术界的。以下是我收集到的一些观点:
(1)可支付能力更高了。教授可能不会再花很多钱去购买整本书,而是让学生选择其中部分章节内容。
(2)编辑控制程度更低了。传统上编辑一般有意识地保持不同章节之间的连贯性,但如果购买方式发生显著变化,编辑将很难再以连贯性作为由来要求作者如何创作了。这可能会导致很多人不再愿意从事编辑工作。
(3)知识将变得割裂。每个人所拥有的“大书”内容可能都不尽相同,这使得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之间的交叉程度降低了。
(4)某些章节的作者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读者,因为人们不再需要购买整本书。与此同时,另一些作者也会由于同样的原因而失去读者。
(5)出版商的胜败取决于这种新模式的经济可行性。这里的关键在于新增的收入能否弥补因为不再购买整本书所造成的损失。这会成功吗?我还不太确信。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