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春季招聘人才需求趋势与亮点难点-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郝勇
时间:2012年03月01日
订阅《新出版日报》 分享到微博:收藏
微博评论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Q1:改制后的出版机构,最缺什么样的人才?
改制后的出版机构,紧缺的是优秀的编辑和营销人员,尤其是选题编辑。 优秀的编辑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比如本科是理科专业,研究生是文科专业,既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在文字加工方面又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作得出好书,跟得上市场。
Q2:2012年春季集中招聘哪些岗位的人才?哪些岗位的人才最难招聘?
春季招聘工作目前在做,主要是编辑岗位和营销岗位,优秀的编辑和营销人员一直是有需求的。 当下,对编辑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既了解市场,又了解图书,还得热爱出版行业,文理兼备,这样的人才难求。
Q3:人才招聘较有效的方法和较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招聘应届毕业生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高校举办招聘会。网站和行业报纸也发过招聘信息,总体来说行业报纸上发布招聘信息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现在的学生都很少看行业报纸,看这些报纸的一般是行业内有工作经验的人。校园招聘效果比较明显的原因就是,现场会有一个沟通过程,面对面交流,相互了解也会多一些。 校园招聘,目前的缺口比较大,参加的人比较多,现场招聘谈得不错的不多,经过筛选后通知面试,能来的都不到一半。这是校园招聘的一个普遍现象,应聘者的盲目性太强,这二者很难有一个良好的对接。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专业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能收到大量简历,但最后录用率比较低,同样是因为投简历的低成本和盲目性。 希望出版行业能够单独举办一个行业招聘会,这一点我也向署里反映过。举办出版行业的招聘会比较有针对性,应聘者得到的信息比较明确。想进入这个行业的应届毕业生也会愿意来。现在的招聘会有按行业来分的,大大小小的,几十种,上百种。行业内的招聘会,地域内的招聘会,举办起来也比较容易,比如北京的出版招聘会,广而告之一下,对于京内的招聘单位和应聘者来说都是好事,比较高效。
Q4:面试时,您更倾向于考察应聘者哪些方面的能力素质或经验?
招录新员工,一般都会有面试,笔试,试用期。在考察应聘者的过程中,主要是看他的专业背景、专业素养,对出版行业是否热爱,对出版行业是否了解。我们社主要是需要一些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编辑。不懂编辑工作,这个可以培养,但没有专业背景,就无法做好这份工作,行业的特点和运作方式可以告诉他,但是专业素质、知识背景是需要他自身具备的。 在考试的过程中,更注重考查编辑的语言文字功底,如改错、改病句、进行文字加工,看过什么书,可以写读后感。这主要是考察应聘者是否爱读书,是否具备写作能力,也通过这个来考察应聘者是否关注目前的出版行业,以及是否具备基本的语言功底。即便是化工类图书编辑,文笔也要好。
Q5:应届毕业生和跳槽者如何能更好地通过考察,您有哪些建议?
给应届毕业生的建议:一定要深刻了解这个行业,在中国,出版行业仍旧是朝阳产业。投入这个行业,要具备政治素质、责任意识,因为新闻出版是党的喉舌,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品行非常重要。再有,投入这个行业不能简单地为了谋生赚钱,出版行业的公司不是一般的公司,这是文化行业,文化单位,这份工作是一件可以当事业来做的事情,不能为了谋生而盲目加入。想进入这行的大学生们,一定要热爱读书,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明确行业的特点。
对于跳槽者,我首先表示理解。但是其实出版单位的功能都差不多,只要你热爱这个行业,没有特殊情况,希望能在一个地方踏踏实实干,不要因为待遇高低就动。现在的劳动合同只约束出版单位,不约束个人,也是容易跳槽的一个原因。建议在择业的时候,明确自己是否爱书,不能在招聘时为了马上就业就先来了,同时还联系着其他行业的其他单位,这对集体对个人的成长都不太好。尤其是那些转行的人,也不能为了谋生就盲目进入,最后再经历更多选择。建议一开始就选择好对口的,希望每个人都能选好一条路上走下去,踏踏实实地。
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中,综合素质最重要,实际上综合素质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看是否踏实稳重,能否坐得住,浮躁的肯定不行;看言谈举止是否得体,是否严谨,太粗犷的不行,这个行业需要投入耐心和细心。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点击订阅《新出版日报》
来源:http://www.bookdao.com/article/44388/
来源:http://www.bookdao.com/article/44388/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