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2023年11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时间:
11月11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韬奋基金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办,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百道网协办的第十二届韬奋出版人才发展论坛在南宁举行。在主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作了《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出版“铁军”》的演讲,提出要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出版队伍政治修养和业务能力;加强出版学科建设,提升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打造产学研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完善出版人才评价体系,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以下为演讲全文。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出版“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 李永强
今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新闻出版工作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意味着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战略性和优先级被进一步强化,为未来走一条人才引领支撑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明标定向、谋篇布局。新闻出版工作要把人才作为出版事业的第一资源,强化出版人才引领支撑作用,努力培育造就大批有理想、有热情、有担当的出版名家,努力引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出版“铁军”,夯实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建设出版强国提供坚实的保障。
新时代新起点对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强化新时代出版队伍人才建设,锻造高素质出版人才“铁军”,引领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要在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出版队伍建设首要问题就是要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高出版队伍的政治素质。一是要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要落实政治责任,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围绕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把“七个着力”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二是要增强“四力”实践能力是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能力水平,转变工作作风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是坚守编辑出版工作的本质和初心。出版队伍建设要努力在“四力”上下功夫,以高标准、重实践的新要求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好书,践行出版人的职责和使命。要培养锻炼出版工作者站稳脚跟的政治定力,扎根实践的行动力,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发现好东西的辨别力,打造精品力作的推动力。三是要强化出版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把政治把关能力培训作为出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常态化制度化。新闻出版工作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意识形态重要阵地。出版人作为阵地的守护人,意识形态的责任人,要不断强化阵地意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推动实践,切实提高出版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编辑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出版学科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输送。出版学科建设是提高出版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一个新学科的建立和成熟不仅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其最终落脚点在于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出版学科建设但与出版行业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出版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速度距离需求还存在较大缺口。传统出版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行业发展要求,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与出版业实际工作存在距离,在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方面亟待加强。
在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出版业务与新兴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出版形态的新形势下,高校出版学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能闭门造车,要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调动各方力量,强化业界和学界的合作与交流,以出版学科理论创新指导出版业务实践,以出版业务实践带动出版学理论创新,不断推动业界和学界的融合贯通,从而做到把出版学科建设基础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做优做实。新时期做好“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打造产学研出版人才培养基地是加强出版学人才培养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产学研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一是要优化扩充教师队伍结构和数量,在教师队伍中应该采取多种聘用方式,聘请业界具有丰富出版实践经验的编辑和管理者,参加到高校人才培养中,加强实践教学,对接高校课堂与出版一线业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二是要创新联合培养体制机制。高校应于出版企业建立专家讲座交流机制、兼职教授聘用机制、校企信息共享机制、企业参与课程改革机制、高校成果转化机制、人才定向培养机制等模式加强企业与高校在高级人才交流、学生实践培养、产业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激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活力。三是要建立以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为依托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流的出版企业需要一流的出版人才来支撑,而一流的出版人才需要出版企业不断培养锻造。出版企业要重视继续教育在出版行业的特殊作用,联合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研发,针对一线业务实际,协同行内一流专家,有针对不同培训主体开发特色课程。加强专家与一线工作人员在专业性问题的实时沟通,以学促研,以研带学,在继续教育层面形成学界与业界的良性互动。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完善出版人才评价体系是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丰富创新人才激励模式和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优秀人才的物质精神追求,充分发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功效。建立健全适应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是出版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打造高水平出版人才队伍,在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一是要坚持政治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导向不动摇,通过人才管理制度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全过程,在进人用人、职称职务晋升等关键环节严把政治关。要深刻认识到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强化人才的政治素质和阵地意识。提升政治敏感度和政治定力,加强对图书内容的把关意识,守住新时代图书出版的生命线。二是要深化用人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原有思路,扩大人才招聘范围,制定灵活有效的人才激励办法,多层次引进优秀人才。对业务急需的高级出版人才,要有用人政策倾斜,探索绩效薪酬激励、成长激励、项目激励、精神激励、福利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为优秀出版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充分激发干劲,激励创新创造。三是要完善畅通出版职业发展晋升通道,建立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出版人才评价体系。强化职称评定与业务挂钩的评定标准;建立完整的传统编辑、数字编辑、营销编辑等不同的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打通人才流动、使用的制度障碍,鼓励人才竞争与流动,给更多年轻人以施展才华的舞台;建立出版人才中长期培养激励计划,强化业务贯通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确保出版业一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四是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出版企业要以品牌文化为核心,突出企业发展中的文化积淀、企业价值观、员工规范与传承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文化个性,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此外还要突出文化单位的人文关怀,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员工归属感、增强企业凝聚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出版“铁军”, 强化出版人才引领支撑作用,以出版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向出版强国迈进。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