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第十一届韬奋论坛征文
2023年04月11日 来源:韬奋出版
时间:
陈丹,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
北京印刷学院自1958年成立以来,秉承“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的历史使命,始终以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长期扎根出版行业、深耕出版产业链重要环节,聚焦出版学科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下面,我简单汇报一下我校在出版人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特别是我们在打造出版人才培养雁阵格局上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出版专业教育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出版融合发展不断推向深入,对出版教育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多新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出版教育教学中存在三个突出问题:
一是学科专业难以承担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出版产业是支撑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力量。但传统出版教育中学科专业设置单一,专业方向陈旧僵化,学科建设相对滞后,无论规模还是结构都不能很好适应文化强国建设的人才需求,难以培养足够体量和适配规格的融合出版人才。
二是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出版融合发展的人才需求。出版融合发展不断催生出版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急需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数字技术、深谙新媒体规律的融合出版人才,但原有课程体系薄弱、课程内容陈旧,所培养的人才能力结构过于单一,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配,亟待升级。
三是育人机制难以适应出版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高校的“育人链”与出版的“产业链”对接不充分,且教学资源单一,力量薄弱,缺少能够调动政产学研各方力量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协同育人机制,未能实现各方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效转化。
针对以上在出版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我校主动应对,不断探索。
1.坚持立德树人,探索出版特色思政教育新模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针对出版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实施“思想铸魂、文化强基”工程,构建出版特色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以“红色出版人、红色出版物、红色出版机构”研究为内容,开展“四书”(即“读书-评书-编书-传书”)一体化综合创新实践训练,形成“北京红色出版史”“新闻出版先锋号”“红色家园”“梦想照亮清晨”等系列思政教育品牌。
2.坚持学科引领,形成“出版+”学科专业新格局
根据出版融合发展需求,整合全校资源,对22个国家级和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进行调整和重构,以出版学科为引领,以新闻传播学等11个一级学科为依托,以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国际出版等专业为核心,以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出版营销、印刷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专业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与实践、出版创意与策划、书刊编辑、出版融合发展、数字阅读、版权运营与管理、出版人工智能、出版物装帧设计等专业方向为拓展,形成了“出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出版学科专业群,较好地满足了出版全产业链不同流程、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
3.坚持价值导向,打造以素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新体系
一是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培养学生政治素养,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统领整个课程体系;二是以文化类、历史类、哲学类的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课程,构建“人文基础理论+编辑出版理论+媒介传播理论”出版课程群,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播素养;三是以全流程、全要素、全媒体的技术性应用课程,构建“内容产业运营+文化创意策划+数字信息技术”课程群,提高学生的出版创新能力。在学科和专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构建“出版+”特色课程体系,为复合应用型出版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4.坚持协同发展,构建多元一体的出版人才培养新机制
与中国出版协会共建出版学院,整合政产学研多方育人主体,聘请国内外专家与校内教师组建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育人团队;与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等知名出版机构共建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为代表的实践平台;发起成立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酝酿成立“国际出版教育联盟”等组织;与行业协会和知名企业合作成立韬奋班、童趣班等实验班;与人民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通过举办“出版大讲堂”“韬奋读书会”等,形成多方合作、协同创新的出版人才培养新机制。
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已构建了出版人才培养的雁阵格局,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融合出版人才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一是形成了出版学引领的雁阵式学科专业布局。作为中宣部指导下的全国首批出版学院,我们以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为引领,以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学、设计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11个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国家级一流本科出版类专业(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为核心,以具有出版特色的本科专业(传播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印刷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为支撑。形成了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后、覆盖出版全产业链的多层次“融合出版人才培育生态链”和学科专业群。
二是形成了雁阵式出版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统领,以文化传播素养和出版创新能力为支点,以人文素养、媒介素养、数据素养和创意策划、内容编辑、管理运营等素养能力提升为主体,以出版概论、印刷概论、艺术概论、媒体创意与策划、数据可视化、版权经营等特色课程为支撑,探索“产学融合、学做结合、双创并举”的教学新方式,为新时代融合出版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其中,“出版概论”“编辑出版史”“数字媒体技术与内容管理”等多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优质课程;与广州财经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交换生培养机制常年良好运行,专业建设经验被多所高校学习借鉴,《出版概论》《数字内容产品策划》等教材被院校和行业培训广泛采用。
三是形成了政产学研协同的雁阵式育人机制。以协同理念整合政产学研多方育人资源,通过平台协同,形成多元主体的育人合力;通过团队协同,形成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异质互补;通过制度协同,形成责任明晰、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
综上,我校通过在理念创新上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统筹指引,在模式创新上坚持交叉融合的教育教学发展路径,在机制创新上增强政产学研多元一体育人合力,构建起雁阵出版人才培养格局,也希望为全国出版专业教育和出版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实践探索和路径参考。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