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出版业考核难题:编辑提成该怎么拿?

作者:李雅宁   时间:2011年04月12日  来源:

分享到微博:收藏 (14)条评论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2024中国书店大会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

支持(0) 反对(0) 14楼说    机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姓名:童树春

编辑提成怎么拿?还涉及一个繁琐的问题:业绩怎么算?按存利润?发货码洋?回款?选题数?编校字数?等等。据我所知,当前的出版机构,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有了分配制度,但执行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公平的,也可以说是不科学的。图书的回款周期长的事实,给一些不懂科学管理的出版机构或者出版管理者,又增加了一个难题。

2010/7/16 16:16:00

支持(0) 反对(0) 13楼说    机构:青岛出版社    姓名:高继民

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是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啊。不计较得失的人还有但不会太多,如何调动积极性还是目前绝大多数出版社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谈绝对公平为时过早。穷人为什么会穷?找到原因是关键。

2010/7/10 9:31:00

支持(0) 反对(0) 12楼说    机构:北京左图右景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姓名:莫愚

还有一点,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图书工作室中,其实责编或叫组稿编辑能拿到几个钱?大头都被策划编辑拿了,这样很容易磋商责编的工作积极性,大量的垃圾图书的产生或多或少的跟这个有关系。如果两者分配合理化了,责编自然会提高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策划编辑的投机行为。

2010/7/6 17:26:00

支持(0) 反对(0) 11楼说    机构:北京中图弘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姓名:赵扬

"话题一闪,就飘到云上去了:)"

2010/6/25 18:05:00

支持(2) 反对(0) 10楼说    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    姓名:李纬

提成是制度最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管理作用,更是对工作的引导作用。
提成是从其它行业复制来的,只有部分适用图书(特殊商品)的制造者-编 辑。编辑的薪酬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首先,出版社要根据自己各方面资源特点,确定出版那些板块的书。其它图书尽量不要碰。如文艺社不具备医学编辑, 出版养生保健类图书,也许出版社和编辑都挣到钱了,但很可能引来各麻烦。
其次,对出版不同的板块图书的编辑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不能亏待出版社专业学术书的编辑,对有助于塑造出版社品牌图书的编辑还要重奖;编辑对一般市场书销量的作用差别非常大。如已成名作家的图书或在国外市场已销很好的书,就拼出版社品牌和银子,编辑的作用相对较弱,提成系数可降低。出版社要重点鼓励销量一万至三万册图书的编辑,因为超过三万册的书拼的是运气,编辑的作用很弱。当前市场销售状况,编辑没有一定的眼光和详细的策划,图书的销售很难上一万册。
再次,要考虑出版社团队的长远建设。如要求策划能力强的编辑和文字功底强的编辑共同合作,当然策划编辑的提成多一些。

2010/6/22 23:19:00

支持(0) 反对(0) 9楼说    机构:格致出版社    姓名:孙素青

什么时候国内出版社的收入达到国外出版社的收入了,基本薪酬高到一定程度了,就不那么计较红利了。

2010/6/18 15:27:00

支持(0) 反对(0) 8楼说    机构: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    姓名:张凯峰

还有一点,很重要,上不封顶。如果一个编辑能倒腾出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公司就应该让他发财!而且N年内坐的拿钱。

2010/6/7 14:29:00

支持(0) 反对(0) 7楼说    机构: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    姓名:张凯峰

目前的操作经验分享:
1、毛利考核,用净发计销售。
2、每本书策划和责编可以定义一个分摊比例。
3、编辑计件考核或者入库码洋考核,是大忌!

2010/6/7 14:27:00

支持(0) 反对(0) 6楼说    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姓名:汪鹏生

其实这个问题既是个新问题也是个老问题,过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过渡时,以承包为契机,当时果然也是一包就灵,随着时光的推移,这个承包改革已经不太合时宜了,但目前谁也没拿出好的办法来,还是在实行承包到人或到编辑室的老办法,这十多年来,提出策划编辑这一说,这有点接近西方的体制了,但中国的图书市场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策划,因为在出版社的人策划其实并不是强项,真正搞策划的往往是出版社的几个人,而出版社并不能给其应有的待遇,再说,有时候策划都策划了,社领导还未必看得中,就形成了个怪圈,有能力的人或者把好东西给别人,或者自己也犹豫着,就把好东西给耽误了。再有,很多出版社的体制内的编辑们并不看重策划,那样有风险,也太苦,老老实实地吃一碗安稳饭好得很。
说到底,编辑们的薪资改革还得看出版制度的改革,现在的集团化,企业化都不是万能的,我倒觉得台湾的出版社薪资体系有点意思,编辑们就相当于案头编辑,给你任务就拿着,按量计酬。你另外有项目提出来,你独立操作,利润的大头是你自己的,我们的出版社不妨试试看。

2010/6/7 11:05:00

支持(0) 反对(0) 5楼说    机构:北京涌思图书有限公司    姓名:刘珊

在绩效考核的魔幻效应里,谈出来的书,会有多少价值?

2010/6/4 16:25:00

支持(0) 反对(0) 4楼说    机构:广州明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姓名:张菊

是啊,如果有出版社的编辑薪资组成说明及核算分析就更好了~

2010/6/3 10:56:00

支持(0) 反对(0) 3楼说    机构:金城出版社    姓名:汤慧芸

“按照项目组进行奖励,具体组内成员的利益分配就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出版社相关细则及各成员参与程度来划分。”
运作一本好书凭个人之力确实有限。

2010/6/2 17:37:00

支持(0) 反对(0) 2楼说    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姓名:鲍红

编辑提成怎么拿?
话题一闪,就飘到云上去了:)

2010/5/28 16:04:00

支持(0) 反对(0) 1楼说    机构:北岳文艺出版社    姓名:胡晓青

许多出版社的机制比较落后,大锅饭的分配机制仍然潜在地影响着目前的分配。这与出版社并没有完全的企业化有关。将出版社作为一个单纯的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单位来看,从产品的设计、加工到销售,原本应该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各负各地责,各出各的力,各拿各的钱。无所谓老编辑新编辑。

2010/5/17 9:19:00

发表评论?[请登录]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

月度热文

加载页面用时:42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