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微博评论
分享到微博:大家好!这里是天天听好书。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由蒲公英童书馆出品,贵州人民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的《世界国家公园:自然的秘密我知道》。
请扫描二维码进入百道学习app收听音频
作者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和丹尼尔·米热林斯基是波兰著名平面设计师,也是作品畅销全球的童书作者。这是一本讲述自然保护地的科普图画书,作者精选世界八大国家公园,用漫画探险的方式讲述地质变迁、生态群落、物种演变等一系列的自然奥秘。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世界国家公园的壮美震撼,学习到关于自然的百科知识,感悟人与万物共生并存的真谛,建立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全书共8章。这里要讲的内容来自第2章“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位于黄石高原上,面积约9000平方千米,海拔2100—2400米,创建时间是1872年。几百万年前亚欧大陆的地质变化,影响了北美大陆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演变,野牛和灰狼的变化最具有代表性。那么,黄石国家公园的野牛经过了怎样曲折的演变?黄石国家公园的灰狼又是怎样在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这就是本章的内容。
很久以前,在更新世时期,地球上出现过多次所谓的冰河时期。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在很长时间里都被厚厚的冰层覆盖。
在冰河时期,随着气候变冷,地球上的一部分水结成了冰,海洋水位下降,因此出现了新的陆地,今天的白令海峡当时就是一片狭窄的陆地,被称为白令陆桥。
在更新世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二百五十八万年至一万一千年前,白令陆桥是连接西利亚和阿拉斯加的陆地带。许多物种通过白令陆桥从亚洲迁移到了北美洲,也有物种从北美洲迁移至亚洲。
有一种推测认为,欧洲野牛的祖先可能是直接从亚洲来到欧洲的。另一种推测则认为,它们先来到北美洲,然后才从那里去到欧洲。
欧洲野牛和美洲野牛的共同祖先曾经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大约在一万年前,部分冰盖融化,导致白令陆桥被全部淹没,从此,欧洲野牛和美洲野牛就永远分开了。
几百年前,北美洲的大草原上曾经生活着大量野牛。但具体数量不得而知,只能根据资料进行估算,美洲野牛的总数大约有数百万头。北美洲最早的原住民为了生存,会狩猎野牛。他们不仅把野牛当作食物,还会用它们来制作衣服、工具、药品、武器、饰品和其他日常用品。
16世纪、欧洲的殖民者开始进入北美洲。他们自东向西深入北美大陆、逐渐建立定居点,并修建道路。殖民者带着马和枪支而来,因此狩猎变得更加容易。1869年,连接美国东部和西部的第一条铁路线建设完成。
欧洲殖民者捕猎野牛不仅是为了获得牛肉和牛皮,对他们而言,这也是一种娱乐。他们大量捕杀野牛。到19世纪末的时候,北美洲仅剩下约1000头野牛。
在野牛即将从北美洲草原上消失的时候,来自美国各个地区的动物保护人士决定,捕捉野牛幼崽进行人工饲养。正是在这些人的努力下,野牛才得以幸存。20世纪初期,在美国和加拿大政府的援助下,野牛群的数量开始逐渐上升。小群的美洲野牛陆续出现在美国各地的保护区中。其中之一就是1908年设立的蒙大拿国家野牛保护区。
黄石国家公园是唯一一处野牛从史前时代生活至今的地方。在19世纪末,公园里只剩下10多头野牛。而如今,黄石公园里生活着几千头野牛。现在,整个北美洲有数十万头野牛,但真正在野外生活的野牛很少。
欧洲的野牛也经历了类似的命运。在很久以前,茂密的森林从大西洋沿岸延伸到乌拉尔山脉,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牛栖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里定居。他们砍伐树木、开垦耕地,并饲养动物。随着环境不断遭到破坏,野牛开始慢慢消失。在18世纪末,只有在东欧的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和高加索山脉中,还可以见到欧洲野牛。
几百年来,狩猎野牛成了国王、公爵和沙皇们的娱乐方式。偷猎活动和战争也加速了许多动物的灭绝,其中就包括欧洲野牛。1919年,东欧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中的最后一头野牛被杀死。高加索山脉中野生的野牛到1927年也消失了。
那些在牧场饲养野牛的欧洲国家,展开了拯救该物种的行动。直到那时,人们才发现世界上只剩下54头纯种欧洲野牛。这些野牛不是美洲野牛或高加索野牛的后代。1929年,为了使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中再次出现野牛的身影,来自国外牧场的野牛被带到森林中的围栏保护区内。1932年,森林的一小部分被建成了国家公园。1938年,在波兰,欧洲野牛受到了国家的保护。
1952年,人工繁育的第一批野牛中的两头回到森林里。如今,超过500头欧洲野牛生活在波兰境内的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中。同时,有数千头欧洲野牛,分布于波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德国、乌克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等地。
火山和温泉是黄石公园的一大景观。黄石破火山口大约有72千米长,5千米宽,这是黄石超级火山在大约6万年前最后一次大喷发后留下的遗迹。超级火山可以一下子喷出超过1000立方千米的岩浆和火山灰,造成大范围的严重破坏。
黄石公园下面有一个巨型岩浆库,地下水被岩浆加热后,流回到地表便形成了温泉。温泉中生活着嗜热菌,不同种类的嗜热菌颜色不同,使泉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黄石公园也有泥火山和间歇泉,这是一种周期性喷发的温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黄石公园附近定居,人与黄石公园里的顶级掠食者灰狼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大,人们的狩猎活动也让灰狼的食物越来越少。为了生存,狼开始捕猎农场里的动物。
农民和猎人开始捕猎灰狼,狼在公园内外被大规模捕杀。在20世纪20年代,黄石公园里最后的狼群被捕杀殆尽。与此同时,生活在公园里的美洲狮也消失了。两种主要掠食者的消失,对这里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意识到,为了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恢复黄石公园狼群的第一项计划于20世纪中叶提出,但直到1995年,这项计划才成功实施。1995年1月,14只灰狼被带到黄石公园。现在,公园里至少生活着8个灰狼群,共有60多只狼。在整个黄石生态系统中,狼群活动的区域远远超出了公园的边界,约是公园面积的5倍。
生态系统非常复杂,除了会受动植物的影响,还会受气候变化、干旱、火灾和许多其他尚未被充分研究的因素的影响。经过持续的努力,黄石公园的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改善。现在,黄石公园内,森林约占公园面积的80%。剩下部分,大草原约占15%,湖泊和河流约占5%。黄石公园中生长着十几种柳树。驼鹿、麇鹿等动物把它们当作食物,而河狸用柳树枝来筑巢、垒坝。
总之,在很久以前,北美大陆上生活着大量野牛。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以后,北美大陆的野牛几乎被捕杀殆尽,而黄石国家公园是唯一一处野牛从史前时代生活至今的地方。这里的灰狼也因猎人大量捕杀而消失了。后来,环保人士把其它地方的灰狼引入这里,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
好了!想了解更多内容,建议打开《世界国家公园:自然的秘密我知道》。感谢你天天听好书,我们明天见!
《世界国家公园 自然的秘密我知道》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波] 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波] 丹尼尔·米热林斯基 著
译者:[波]邓鹤翔 郝菲菲
出版时间:2021年02月
作者: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和丹尼尔·米热林斯基 改编:宗和
来源:百道学习“天天听好书”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