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收听天天听好书,今天我要给你推荐的书是《梦境调查报告》。
请扫二维码进入百道学习app收听音频
提到有关梦境的书,自然会要说到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的经典作品《梦的解析》,弗洛伊德1875年就开始写梦境日记,直接1927年,他去世的五年前,记了约一千个梦。杜威•德拉埃斯玛的这本书则是通过半个世纪以来不同的科学家做的各种与梦相关的实践,来讲述做梦和记忆的科学联系。
作者杜威•德拉埃斯玛是荷兰格罗宁根皇家大学心理系教授,他专攻人类记忆本质和运作方式的研究,1999年因记忆研究上的成就,荣获海斯曼奖。主要著作有《记忆的风景》《心灵之扰:精神病小史》《怀旧制造厂:记忆时间变老》《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记忆如何塑造我们的过去》等皆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
《梦境调查报告》一共十二章,今天,我要为你讲讲其中第五章关于超自然梦境的内容。
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遇刺的前四天,也就是在1865年4月11日,他在一个小范围的场合讲述他的梦境,他没法将自己的梦完全记住。他的夫人玛丽,他的保镖、也是他后来的传记作者瓦德•希尔•拉蒙,以及其他两三个人也在旁边。林肯梦境的报告正是出自拉蒙。
林肯说,他自己最近做了一个梦,大约十天前,当时他站在“大河女王号”轮船的甲板上,船马上就要抛锚了。像往常一样,他熬夜不睡,因为他等待着前线传来信息。格兰特将军即将要攻下南部军队手中的圣彼德斯堡。但最后林肯感觉非常困,他就去睡觉了。不久他进入了梦乡。
他梦到他身在白宫里,周围异常安静。他听到在一个角落里有人暗暗抽泣。他起身后下地,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走过一个又一个房间,到处灯火通明,房间里也都是他熟悉的物件,但就是找不到刚才哭泣的那个人。他决心要找到那个哭泣的声音,所以他继续找,一直走到了东室,那里的情景让他震惊且不适。房子中间有一口棺材,上面躺着一具穿着寿衣的尸体,周围有士兵站岗。棺盖被盖了起来,林肯看不清死者的脸庞。
林肯问一位士兵,谁在白宫里去世了?士兵回答总统去世了,是被人谋杀的。听到这段对话的人群嘶喊起来,这一下子就把林肯从梦中唤醒。
在描写预言梦境的文学作品中,“遇刺的总统”成了一个可以证明有些梦具有超自然能力的证据。但这件事本身有很多让人怀疑的部分。拉蒙直到二十年后才第一次披露了这个梦。而他所描述的信息一直没有被其他人证实,玛丽•林肯也从没有在她来访的信件中提到林肯的梦。杜威•德拉埃斯玛认为19世纪60年代,神秘学主义和唯灵主义发展到了高峰,如果真有总统做了一个预言梦境,那这事很快就是秘密了。
心理学文献一般把预言梦境放在“预知梦境”这一名录下。其实,这一类关于“特异功能”或是“超感知觉”的梦境,很容易让人将其和其他神秘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心理分析对此无济于事,它也不需要像正常梦境那样进行解析。即便是弗洛伊德,知道有很多关于心灵感应梦境的描述,在他的理论中,这部分也是很有争议的地方。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睡眠实验室,其中最积极的是纽约布鲁克林的迈蒙尼德医疗中心。此外,在怀俄明州、波士顿以及其他地区都做了此类实验。实验者想通过实验证明是否可以将梦境引导到心灵感应的路子上。这些实验的结构是:一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扮演“信息发送者”的角色,参与实验的做梦者扮演“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做实验的人希望,信息传递者的信号能够足够强劲,能够将这些信息闯入信息接收者的梦中。大多数是让一个“发送人”向在别处睡觉的“接收人”通过心灵感应在梦里传递信息。在实验室外也对心灵感应和透视梦境的真实性进行检查。通过现代的梦境研究机制,清醒梦境和预言梦境通过所有技术和统计的完善,变得更加灵活。
遗憾的是,这些实验没能就是否存在心灵感应或者特异功能梦境给出答案。有一段时间,超自然心理学被形容为“在一堆事实中寻找理论”的学科。很多心理学家对超自然心理学结果感到愤怒,因为这样的结果缺少理论的支撑。研究者一直很关注相应的结果。对超自然心理学研究结果的争议经常发生在对过时宇宙观的认识上,通常是理论的解释已经存在,人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寻找事实依据来支撑理论。威廉•詹姆斯将这个过程称为寻找“白色乌鸦”。他在研究唯灵论媒介的过程中一直希望,能够至少对外展示一个具有说服力且完整记录的关于超自然联系的案例,只有一个案例就行。他的说法是“想要把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理论驳倒,只要找出一只白乌鸦就可以。因此,只要找到一个“存在的证据”,就可以证明心灵感应或者其他功能,或其他的超自然现场真实存在。但它的问题是,心灵感应梦境是存在的话,那么它们出现在相同的实验室和相同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时候又不存在呢?它们可否是五次存在而三次不存在呢?
关于心灵感应梦境,通常会和无线电通讯的比喻挂钩。无线电通讯有“信息发出者”,也有“信息接收者”,探测器的轰炸能让“信号”加强。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需要将信息确认。但使用比喻不好的地方在于,比喻又创设了新的谜面,而且它究尽能解释多少问题呢?
在二战期间,神经学者哈德菲尔德在查塔姆海军医院工作的时候,经历了一次心灵感应梦境的情景。他的一位病人拒绝治疗,因为梦到他的哥哥在法国阵亡了。几天后,这位病人从战时指挥部接到消息,他哥哥确实在当天差不多是他做梦的那个时间阵亡了。哈德菲尔德认为这暗示了一个超自然现象的起源:“用于传递信息的大脑面临死亡的恐惧”,他的病人在梦中接收到了这个信息。
接下来哈德菲尔德开始研究信息传导是如何进行的,但最后却不了了之。将信号从一个大脑传递到另一个大脑的物理机制是什么呢?研究者能想到的一种是脑电波,通过脑电波监测也证实,大脑确实可以产生电波。但另一方面,脑电波无法传递很远的距离。它无法从世界的一头传递到另一头,或者穿过英吉利海峡从法国传递到英国。因此,这种现象的解释是一个谜团,“只能”通过超自然力量来解释了。
讲到这里,想要说的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关于梦境的答案之书,而是一本调查之书。杜威•德拉埃斯玛努力向我们展示了梦境在心理学和神经学一些已经得到澄清的事实,全书对飞翔梦境、裸体梦境、考试梦境、预言梦境、清醒梦境、盲人梦境、唤醒梦境、噩梦和春梦等等各种梦的研究和文献像深入秘境的调查员一样小心翼翼地掀开,他将其比喻为无法穿透的森林。像睡眠实验室的实验,对梦的产生、经过,有时甚至是体验带来了光明,它说明了与梦相关的大脑领域,弄明白了激素和神经递质,运动机能的锁定和解锁、连接不同类型 的梦的脑电图模式,但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梦以及这些梦意味着什么等等问题,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后还许多未解之谜。杜威•德拉埃斯玛在书的最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梦的研究中,更多的光明意味着存在另一个更深和更长的阴影。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里,想了解有关梦境更多的内容,建议您打开《梦境调查报告》。感谢天天听好书,咱们下期节目见。
来源:百道学习“天天听好书”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