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书新闻
收藏 微博评论
分享到微博:【百道编按】新蕾出版社于11月10日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举办“儿童文学里的战争与温情”的中加作家对谈会,会议围绕儿童文学作品《电车上的陌生人》和《泥土里的想念》,探讨儿童文学中战争题材与跨越国度的情感共鸣。
2018年11月10日,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上,新蕾出版社集合多位国内外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举办了一场名为“儿童文学里的战争与温情”的中加作家对谈会,围绕两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电车上的陌生人》和《泥土里的想念》,深入探讨了儿童文学中的战争题材与跨越国度的情感共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出席此次会议的嘉宾有《电车上的陌生人》作者、加拿大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莎朗·E.麦凯伊,《泥土里的想念》作者、天津市作协签约作家宋安娜,以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王泉根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
《国际大奖小说——电车上的陌生人》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作者:[加拿大]莎朗·E.麦凯伊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本次活动是新蕾出版社“电车中国行”加拿大作家全国巡回图书分享活动以及“文学大师班”系列推广中的重要一环。《电车上的陌生人》是新蕾出版社“国际大奖小说”系列的畅销新品, 2017年一经出版即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奖,入选了百班千人共读书目、爱阅童书书目等多个推荐榜单,受到中国小读者的广泛喜爱。本书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一群陌生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名犹太小女孩远离战火与迫害的感人故事。《泥土里的想念》是新蕾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原创儿童文学精品,讲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时期无私接纳了犹太难民,共同坚守抗争,迎接黎明到来的故事。
麦凯伊认为,在处理战争题材的儿童文学时,她会从小主人公的视角出发,设身处地地讲述故事、展现情感,在呈现人物感受的同时弱化战争的残酷性,使其能更容易地被儿童接受。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让儿童感同身受地理解到爱与勇气的意义。宋安娜讲述了作品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她通过老虎褡裢这一个小而有特色的物件串联起了整个故事,将浓郁的情感蕴藏其中,从而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梅子涵、秦文君和王泉根分别从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等角度阐述了这两部文学作品的看法。秦文君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战争对于当代人的影响,她挖掘出书中有关爱的传递的深意,鼓励小读者懂得付出爱,这样才能得到爱。梅子涵讲述了《电车上的陌生人》的故事,两位主人公极为平凡,因此更彰显了战争中人性的伟大。而作者将这段人类历史上曾经的罪恶书写出来,是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以后绝不再出现。他认为中国作家描写二战,是用自己温暖的笔与遥远的欧洲战场的握手与呼应。王泉根则谈及两部作品的三个共同特征,一是真实的战争背景,二是细腻生活的处理方式,三是情感的跨文化性。
《电车上的陌生人》和《泥土里的想念》两部作品远隔重洋,都彰显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读者的心中播种了友谊之花、和平之花。作为两本书的出版单位,新蕾出版社在新时代的环境中将坚持为儿童选择好书、编写好书、奉上好书。
作者:文讯
来源:百道网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