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2016年10月09日 来源:百道网
时间:
【编辑手记】渐渐地,书稿中那种怀旧的夏日氛围洇开来,让人仿佛也被那盛夏的阳光团团包裹,不再感觉到成都冬日。这是个很悲伤的故事?No,It's not!
《尤兰蒂的小忧愁》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加)米莉安·泰维兹
译者:刘昭远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刚刚拿到这本书稿时,冬日未尽,天气寒冷。我随手翻开第一页,读道:
1979年夏末的一个午后,我们的屋子被装上卡车运走。爸妈、姐姐和我站在马路中央目送它远去。卡车沿着一排由木头、砖块与灰泥堆砌成的低矮平房行驶,驶过A&W餐厅和豪华保龄路,转向十二号高速路,最终消失于我们的视线。“我还能瞧见它。”姐姐埃弗瑞达重复着,“我还能瞧见它。我还能瞧见它。我还能瞧见它。我还能……好吧,没了,它已经走了。”姐姐说。
这房子是我父亲亲手搭建的,那时的他刚得了位新娘,心中也怀揣着一个梦想。他与我母亲彼时都不过二十岁出头。母亲曾对我和埃弗瑞达说,她与父亲当时那么年轻,在那些炎热的夏夜里,他们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当父亲从学校授课归来,母亲完成烹饪,搞定一切琐事后,他们会绕着新院子的洒水器追逐、呼喊、跳跃,全然不理会年长的邻居们的侧目与大惊小怪。一对新婚的门诺教徒在全镇人眼皮底下嬉戏欢腾、衣冠不整,这在邻居们眼中可不成体统。多年后,埃弗瑞达将此情景描绘成爸妈的《甜蜜时光》,将那洒水器看作他们的特洛维喷泉。
——渐渐地,书稿中那种怀旧的夏日氛围洇开来,让人仿佛也被那盛夏的阳光团团包裹,不再感觉到成都冬日的阴冷。
翻译很到位,文字也很干净,作为编辑来讲这是一种福分。但更令人欣喜的是这本书的内容相当吸引人——
埃弗瑞达和尤兰蒂是一对姐妹。她们来自于一个保守的门诺教教区,但所幸的是,她们的家庭很开放,父母给了她们足够宽松的成长环境。埃弗从小就聪明不羁,面对带领带着一干信徒上门施压的门诺教长老,她用她超凡的音乐天赋给予了回击——
一两分钟后,我们的耳边传来拉赫玛尼诺夫的《序曲G小调23协奏曲》。前门一旁的客厅内摆放着一架钢琴,埃弗当时正在客厅内,她那时候几乎成天待在那里。男人们停止了交谈。音乐声越来越响。这是埃弗最爱的选段,这也许就是她的秘密革命。她学习钢琴已有两年,来自温尼伯市的音乐学校老师每隔一周都会开车到我家授课。我和爸妈能听出每一首曲子里的细微差别,体会其中蕴含的痛苦与欢喜,听到埃弗狂乱的内心独白。埃弗曾对我们形容过这些。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的镇里其实不允许钢琴的出现,它会让人回忆起沙龙、非法经营的酒吧和放肆的欢乐。尽管如此,爸爸妈妈仍偷偷摸摸地将一架钢琴运进屋。城里的医生认为,为了抑制埃弗的“野性”,我们应该为她过于充沛的精力提供一个有创造性的宣泄口。“野性”这个词预示着不详。在这个严肃恭顺的群体中,变得“野性”真可以算得上是最糟糕的事了。这钢琴在我们家藏了几年,每逢有长者来访,我们总要用床单或麻布袋匆匆地把它罩住。我的爸爸妈妈逐渐爱上了听埃弗弹钢琴的感觉,甚至偶尔会提出自己想听的曲子,比如“月亮河”“爱尔兰之眼在微笑”。长者们最终发现我们在屋子里藏了一架钢琴,当然了,他们还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部分讨论持续了三到六个月。父亲决定像个男人一样承担起责任,自愿被放逐除出教会。然而听到这个决定后,长者们决定就此作罢(当受害者自找惩罚时,惩罚也就没了乐趣),只要我的父母监管好埃弗,确保她只把钢琴看作为服务于上帝的乐器就好。
母亲开始边哼歌边摇晃身体。客厅内的男人们一言不发,仿佛受到了责难。埃弗的音乐声更急更响,越来越响。鸟儿们停止了歌唱,纷纷飞向厨房,撞在玻璃窗上。那一刻的空气都静止了。在这高速旋转的世界里,埃弗便是这世界的中心,那一刻,她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成年后,埃弗毫无悬念地成为知名的钢琴演奏家。
尤兰蒂的人生就要麻烦得多——身为作家,她人到中年却还在以创作青少年竞技小说为生;身为女人,她总是遇人不淑;身为女儿,她无法照顾父母;身为母亲,儿女们似乎也不让她省心;身为姊妹,她不知道怎么去挽救姐姐埃弗……
是的,麻烦缠身的尤兰蒂要一再地去想法挽救一心求死的埃弗。她无法理解,美丽、聪明、事业有成老公疼爱有加,仿佛集上天宠爱于一身的埃弗怎么就那么想死。
尤兰蒂事业婚姻一事无成,但她从未想过去死,因为死亡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她的那些愁绪和麻烦事儿,在生命和死亡面前,都显得琐碎而微不足道。
可是,埃弗不这样想。她一再恳求尤兰蒂带她去瑞士,那个可以合法实施安乐死的国家。
尤兰蒂该怎么办?
向死而生的痛苦
埃弗想死。再完美的生活也抵不过她对死亡的向往。埃弗不是“作”,也不是想“秀”,看看她选择的自杀方式:吞消毒水,割腕,自残,卧轨……那是对死亡有着决绝追求的做法。
尤兰蒂不明白,我也不明白。埃弗的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事,让她一心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为此,尤兰蒂沮丧而愤怒。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部伊朗电影The Taste Of Cherry(樱桃的滋味),里面的男主人公巴蒂也是一心寻死,而他的生活也远比一般的伊朗人要好,所以人人都无法理解他的举动。那些人无一例外的都生活拮据,收入微薄,他们都拿自己做对比劝说巴迪不要放弃生命。而巴迪只是一语不发,望向前方,深深的眼窝中透着让人难以忘怀的悲伤。之后,他平静而绝望地说:“一个人不会理解另一个人的痛苦,自杀并非是不珍惜生命,而是活着对他来说太痛苦了。”
这句话让我深深震撼。我想到了埃弗,我想去理解她。于是我又从头开始编(yue)辑(du)书稿。
重新去看少年埃弗的那些对保守的门诺教教区而言是多么离经叛道的行径,虽轻狂快意,其间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愁绪,如同太阳背后的乌云,纵使阳光令人瞩目,可总有阴影相伴。那些举动与其说是叛逆,不如说是对生活的一种发泄——因为太过压抑。
也许每个不羁的灵魂中都隐藏着深深的压抑,这种情绪累积生成的痛苦,成功的事业无法排解,温柔的爱人无法开释,自小相伴的亲人也无法帮她驱走。
埃弗只有靠自己。她很孤独。抑郁症这个恶魔,已将她紧紧扼住。
在她向死而生的生活中,她形只影单,蹒跚前行。
真相
这是个很悲伤的故事?No,It’s not!
相反,它很温暖。因为尤兰蒂带着对姐姐的爱,理解了她;因为尤兰蒂身边还有睿智幽默的母亲,乐观豁达的姨妈;因为尤兰蒂还有可以倾心交谈的闺蜜,因为尤兰蒂还想写作,因为尤兰蒂……还不想放弃生活。
这样做是不容易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吗?我很好奇,米莉安·泰维兹,这个被称为加拿大国宝级的畅销书作家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于是我开始去网上搜索关于这个作家的一切。资料很杂,英文的偏多,“巴拉巴拉”一大堆,翻译过来,无非是她的哪些作品得了哪些奖,或者是《尤兰蒂的小忧愁》成绩榜单——
入选《纽约时报》2015节日礼物指南
上榜《波士顿环球报》“2014年最佳小说”
2014年11月26日上榜《纽约时报》编辑之选
入围《新共和周刊》2014年最佳小说
……
但是老天,拜托,我想要知道一些关于《尤兰蒂的小忧愁》作者的信息。
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老天听到了我的呼(bao)唤(yuan),居然有一天,我搜到了一大篇关于米莉安·泰维兹的个人简介,然后,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2010年,泰维兹唯一的弟弟马里乔自杀。而在多年以前,他们患有抑郁症的父亲也是自杀身亡。在走出马里乔自杀的伤痛之后,她开始创作这本书。
这本书面世之后大获好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等重磅媒体的书评人都不吝溢美之词给它极大的褒奖)。加拿大人都在谈论书中的这些话题——让重度抑郁症患者和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自己选择死亡的时间是否合适?“安乐死”是合乎道义的善,还是违背人伦的恶?——是泰维兹让这些话题变得更深远。
这个瞬间,我的惊讶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尤兰蒂的小忧愁》竟然是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这本书也是她的半自传体性质的一部小说。那么,书里那么多骇人和温暖的画面,应该都是她经历过的。难怪,它们那么真实,难怪,它如此感人。
失去至亲的泰维兹创作了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书,借以字里行间去缅怀他们。而我通过编辑这本书,则开始思考抑郁症——
我想,对那些迷失在黑暗中的灵魂,我们应该懂得理解。
(本文编辑 安安)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