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
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


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

作  者:潘新和 著

出 版 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定  价:115.00

I S B N :978721104936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学    

标  签:套装书  综合  高中  教材教辅与参考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语文教育,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应需”,把学生“塑造”成符合成人社会的教育观念的统一的“人”,将他们“修理”为能根据外部世界的指令行动的机器人,甚至为此不惜专断地干预、窒息他们的言语禀赋,以求得毫无灵性的工具化的言语操作能力,而要顺其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内存于人的生命本能中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天赋。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以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从中感受成功与失败、满足与自尊,并最终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人的言语欲求、言语意识、言语才情、言语智慧、言语能力、言语抱负和言语信仰,是从每一个人的鲜活自由的内在生命中生长、绽放出来的花朵。这便是与实用主义、行为主义的“应付生活”动力学相反对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动力学——符号(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能与人(学生)的言语生命特性统一,语文教育的目标能与人的言语生命欲求契合,使言语学习和言语活动成为人的自发的需要和自觉的追求,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TOP目录

上卷:语文教育原理论
 绪论 语文:人的确证
 第一章 语文教育:走向表现与存在 
 第二章 语文之蔽:“工具论”和人文论
 第三章 陈旧的新陷阱:“语感中心说”
 第四章 归化和异化:寻找语文之途
 第五章 言语生命动力学:我写故我存
 第六章 言语人格:超越生存性与功利性
 第七章 教学主体论:主体间言语生命的互助
 第八章 师生关系:言语生命的存续与默契
 第九章 表现论阅读视界:解释学之吸纳与反思
 第十章 读、写新观念:写人高于阅读
 第十一章 说、写新观念:书面语重于口语
 第十二章 言语创造力:依存于存在的生命
 第十三章 言语想象力:诗意生命的馈赠 
 第十四章 教育科研:教师诗意人生的呈现
下卷:语文教学实践论
 绪论 牧养言语生命的“野性”
 第一章 语文教师:言语生命意识的传递者
 第二章 教学目的:存养言语生命和言说素养 
 第三章 动力指向:言语生命的鼓荡和激扬
 第四章 言语教学法:贵“无”,抑或尚“有”
 第五章 表现与存在:触摸言语生命的体温
 第六章 写作:养护言语个性和精神创造力(上) 
 第七章 写作:养护言语个性和精神创造力(下)
 第八章 口语交际:释扬言语生命能和应对机智
 第九章 阅读:为言语生命的化育和创造奠基 
 第十章 评改与测试:对言语生命的赞美和激励 
 第十一章 教案与反教案:教学行为的辩证法
 基本概念解释
 主要参考书目及版本
 后记

TOP书摘

四 应试与“应世”:“人”的缺席
在以往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是以应试、“应世”为基本动力定型。我们所说的动机的缺失,主要是指“应性”“存在性”动机的缺失。
“应世”包含了应试,这两个概念本来不应并列。但由于在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是以应试为行为动机和目的的,在学生受教育阶段,应试动机是“应世”动机的具体体现,因此,有必要将其从“应世”动机中抽取出来进行讨论。
学生对应试、“应世”动机的认识来自于老师,而老师的观点也没有多少是自己的。应试动机是来自应试教育机制相沿成习的影响,考试便是一切,考试要考作文所以要学写作文;“应世”动机大致上是来自主流的语文教育思想,而主流的语文教育思想又来自西方实用主义哲学、教育学和传统的文艺理论、政治观念,是长期形成的集体无意识。应试动机虽然在实践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却是上不了台面的,一般限于“口耳相传”、心领神会。在教育理论中,却是“应世”动机的一统天下。我国主流的语文教育思想基本上就是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看看叶圣陶先生是怎么说的:
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无非要他们生活上终身受用的意思。这便是“修辞立诚”的基础。①
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②
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①
叶圣陶还在《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座谈会发言》中说:“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由此可以看出,在“应世”方面,同学、老师们的观点和叶圣陶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都讲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工作、生活的需要;一是倾诉宣泄内心情绪的需要。这两个方面,前者是来自外界的被动的强制性需要,后者主要是一种“缺乏性需要”。
但在这里,我们发现,当叶圣陶把言语实践的经验感悟上升为语文教育本体论的认识的时候,强调的是前者,而对后者是不怎么重视的,或者说是比较淡化和压抑的。那么叶圣陶的这个经“简化”过的重实际生活实用(应需论)的语文教育思想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显然叶圣陶的写作价值观贯穿其中的是“实用”和“应用”的实用主义思想,即写作(以至语文)是一种“应付生活”、从事工作和学习的“工具”,这一“工具论”思想与20世纪初我国现代教育初创时期,从传统的封建八股教育的学用分离、学不致用的“为功名利禄”的畸形的功利主义教育观,转向重“功用”、重“实利”的教育观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工具论”写作价值观,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杜威就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主张工具主义,把一切科学理论均归结为经验,认为它们只是个人应付环境的“工具”。自然,言语表现也不例外,也是人的应付环境的“工具”。而且,在学校教育中,言语教育的工具性特征是其他学科难以相提并论的。
现今学生和老师们对“言说的意义”的认识,其渊源追溯起来似乎并不复杂。但是,答案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如果“应付生活”的“工具”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话,那就很难解释这一动机为什么不能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恰恰相反,他们的写作欲望却因此受到了抑制,以至言语表现水平每况愈下,可见,“言说的意义”的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
应试动机的驱动力是有限的,一旦实现了应试的目的或未能实现应试的目的,应试动机便随即失去了它的效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考什么,便教什么、学什么,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考或考后,便没有教学的需要,也没有写作的需要。言语能力的发展,靠应试动机是走不好、走不远的。
包含了应试动机的“应世”动机,也同样是被动、消极、异己性的力量。它不仅包含着应试的需要,还包含着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它比单纯的应试动机对人的言语学习和表现自然更具影响力,它全方位地将人导向生存需要,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它激发的动能自然也就更强大、持久。然而,它同样也是一种外因,是诱因,它主要是“拉力”“压力”,而不是“推力”,不是一种具有生命冲动的内在的原发性的动力,它与人的内在的超功利的精神需要、与人的言语主体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应世”动机与人的个体的内在需求在某些方面趋向统一,但是,它的基本属性——社会性,与人性、天性、主体性、个性等,从根本上说,是对立的、对抗的。由于人是“社会人”,因此,往往社会性比人的主体性更为强势。这在言语实践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人的本真的话语、自然的倾诉,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主流话语的屏蔽、压制和规范。一位家长说,他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学校就已经不会说自己的话了。人的主体性与过分强势的社会性需要冲突的结果,导致了言语主体受到挫败,言语表现受到阻遏,言语活动成为心灵的磨难,造成言语主体性的丧失或部分的丧失,致使本应极富个人创造性的自我表现失真,甚至失语,言语表现欲被抑制。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全两册

版  次:1版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