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临写指南系列-柳公权玄秘塔碑临写指南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临写指南系列-柳公权玄秘塔碑临写指南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临写指南系列-柳公权玄秘塔碑临写指南

作  者:陈逸墨 编著

出 版 社:河南美术出版社

丛 书:中国历代经典碑帖临写指南系列

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定  价:10.00

I S B N :9787540115340

所属分类: 艺术  >  美术  >  书法/篆刻    

标  签:碑帖法书墨迹  柳公权  名家作品  书法作品  书法  艺术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进士,官至太子少师。因其擅书法而历任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旧唐书》说:“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宋朱长文《续书断》称其“正书及行楷,皆妙前之最,草不失能,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道劲丰润,自名一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五称: “文宗尝与联句,命题于壁,字率五寸。帝叹日:‘钟、王无以过也。’书名遂达于外夷。”《续书断》评其“正书及行,皆妙品之最。”他的书法在当时受到朝野重视,书名极盛,以至于“公卿大臣家碑牌,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柳公权为人正直不阿,唐穆宗曾问他笔法之道,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柳公权用笔谏的方式来规劝皇帝,穆宗悟其笔谏之意,被后世传为美谈,人称“谏仪”。
柳公权身为官宦子弟,致力儒学,博通经史,精于辞赋,尤擅书法。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博学各家,自成一体。他学习颜真卿,但能自出新意,避开颜字肥壮的竖画,写得均匀瘦劲,棱角森挺。他又把北碑中的方笔,运用于他的楷书之中,并吸取欧阳询等书法结体上的长处,创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书贵瘦硬方通神”,用杜甫的论书诗句来评价柳公权的书法是再贴切不过了,他在书法史上与颜真卿合称为“颜筋柳骨”。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楷书之代表作,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立于今陕西西安,裴休撰文,柳公权书丹并篆额,邵建阳、邵建初镌字。文凡28行,满行54字。《玄秘塔碑》法度森严,起笔的方圆、收笔的顿挫,没有半点含糊。《玄秘塔碑》在笔画上转折分明,挑剔锋利,初学者在临写时必须一丝不苟,循规蹈矩,从而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此历来许多人都主张以柳书《玄秘塔碑》为学习的初级教材。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里说:“此碑柳书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大变耳。”其规范的笔法、端庄的结体,成为后代理想的书法范本。
唐代楷书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像是一道分水岭。而柳公权集欧阳询、颜真卿之所长,极度强调端部与折点,丰富了点画端部及折点的用笔变化,使藏锋、留笔在楷书中获得了重要意义。柳公权由此而成为唐代楷书的集大成者,成为楷书笔法的总结者。柳体也成为法度的化身。柳骨的刚劲挺健,虽然是其优点,若过分地夸张,就会成为缺点。“柳体”的重顿是为了用笔回锋,如强调过分的话就会成为败笔“骨节”,致使“古法蒙尽”。这些都是学柳者应引以为戒的。

TOP目录

第一章《玄秘塔碑》概述

第二章用笔
第一节点画
第二节横画
第三节竖画
第四节撇画
第五节捺画
第六节挑画
第七节钩画
第八节折画

第三章间架结构
第一节单独结构--
第二节上下结构
第三节左右结构-
第四节包围结构

第四章偏旁练习
第一节上偏旁
第二节下偏旁
第三节左偏旁
第四节右偏旁
第五节包围式偏旁
第六节特别字练习
第七节精彩例字

第五章临池心解
附录《玄秘塔碑》(局部)

TOP书摘

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60

版  次:1版

开  本:16/0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86.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