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做:中国 2021
做:中国 2021


做:中国 2021

作  者:曹丹 【瑞士】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主编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定  价:898.00

I S B N :9787521736045

所属分类: 艺术  >  美术  >  收藏/鉴赏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做——中国 2021》(中英双语)是由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联合国际著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共同主编的艺术实践指南手册,来自全球的108位华裔艺术家的艺术创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实践,重新认识艺术的定义与生活本身的魅力,同时也是艺术策展形式的一次全新尝试。Obrist)与中国艺术策展人曹丹共同主持编纂的一本艺术创意集,收录了108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华裔艺术家的艺术创意,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实践,将艺术融入切实的生活之中,重新认识艺术的定义与生活本身的魅力,同时也是艺术策展形式的一次全新尝试。

 

TOP作者简介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活跃于当代艺术界的著名策展人和批评家,两度被英国重量级艺术杂志《艺术观察》评为“艺术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奥布里斯特迄今曾参与策划和发起了150 多个展览与项目,编撰有70 多本学术著作。著有《策展之道》《关于策展的一切》《策展简史》《做》等。

 

曹丹

资深艺术媒体人,策展人,纪录片导演。1998年至2012年移居法国巴黎,从事艺术、设计、纪录片等工作。2012年至2017年,担任两份中国和国际艺术的重量级出版物《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的出版人,同时以策展人和艺术顾问身份,为国际和国内品牌策划与实施在中国的艺术项目。2018年初创办ARTEMISIA机构,致力于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和科技等跨学科协作,促进公众、品牌与艺术的链接与互动。2019年至今担任现代传播集团艺术平台总裁、兼《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的出版人。

 

TOP目录

003 序一

015 序二

 

1 Cai Guo-Qiang  / 蔡国强    

2 Cao Fei / 曹斐    

3 Chen Tianzhuo / 陈天灼    

4 Chen Zhe / 陈哲     

5 Chen Zhou / 陈轴     

6 Cheng Ran / 程然      

7 Cui Zi'en / 崔子恩     

8 Ding Yi / 丁乙     

9 Fang Di / 方迪    

10 Fang Lu / 方璐    

11 Ge Yulu / 葛宇路    

12 Guan Xiao / 关小      

13 Guo Cheng / 郭城    

14 Hao Jingban / 郝敬班    

15 Hao Liang / 郝量   

16 He An / 何岸   

17 He Yunchang / 何云昌    

18 Hu Wei / 胡伟  

19 Hu Xiaoyuan / 胡晓媛   

20 Wong Ping / 黄炳

21 Huang Rui / 黄锐  

22 Huang Xiaopeng / 黄小鹏

23 Huang Yongping / 黄永砅

24 Jiang Zhuyun / 蒋竹韵   

25 Kan Xuan / 阚萱  

26 Lo Lailai / 劳丽丽  

27 Li Binyuan / 厉槟源  

28 Li Jinghu / 李景湖   

29 Li Liao / 李燎  

30 Li Ming / 李明  

31 Li Ran / 李然       

32 Li Shuang / 李爽    

33 Li Yongxiang / 李泳翔   

34 Liang Shaoji / 梁绍基   

35 Liang Shuo / 梁硕 

36 Liang Yuanwei / 梁远苇     

37 Liao Fei / 廖斐  

38 Lin Aojie / 林奥劼  

39 Lin Ke / 林科     

40 Lin Tianmiao / 林天苗  

41 Liu Chuang / 刘窗  

42 Liu Jianhua / 刘建华   

43 Liu Qinmin / 刘沁敏   

44 Liu Shiyuan / 刘诗园  

45 Liu Wei / 刘韡   

46 Liu Xiaodong / 刘小东  

47 Liu Xiaohui / 刘晓辉  

48 Liu Xin / 刘昕

49 Liu Ye / 刘野  

50 Liu Yefu / 刘野夫 

51 Lu Pingyuan / 陆平原   

52 Lu Yang / 陆扬  

53 Miao Ying / 苗颖   

54 Nabuqi / 娜布其  

55 Birdhead / 鸟头 

56 Pan Daijing / 潘岱静   

57 Payne Zhu / 佩恩恩   

58 Pu Yingwei / 蒲英玮    

59 Xiaoshi Vivian Vivian Qin / 覃小诗    

60 Qiu Anxiong / 邱岸雄  

61 Qiu Xiaofei / 仇晓飞  

62 Mountain River Jump! / 山河跳! 

63 Shen Xin / 沈莘   

64 Shen Yuan / 沈远   

65 Song Dong / 宋冬  

66 Song Ta / 宋拓  

67 Sun Yuan& Peng Yu / 孙原&彭禹   

68 Tao Hui / 陶辉  

69 Timur Si-Qin 铁木尔·斯琴   

70 Tong Wenmin / 童文敏  

71 Tong Yixin / 童义欣  

72 Wang Gongxin / 王功新 

73 Wang Jianwei / 汪建伟   

74 Wang Tuo / 王拓   

75 Wang Xu / 王旭 

76 Xie Nanxing / 谢南星 

77 Xu Bing / 徐冰 

78 Xu Tan / 徐坦  

79 aaajiao / 徐文恺 

80 Hsu Che-Yu / 许哲瑜 

81 Xu Zhen / 徐震  

82 Yan Xing / 鄢醒   

83 Yang Fudong / 杨福东     

84 Samson Young  / 杨嘉辉 

85 Luzi Yang / 杨露子 

86 Yang Yuanyuan / 杨圆圆  

87 Yang Zhenzhong / 杨振中  

88 Yao Qingmei / 姚清妹  

89 Ye Funa / 叶甫纳   

90 Yin Xiuzhen / 尹秀珍   

91 Yu Hong / 喻红  

92 Yu Honglei / 尉洪磊   

93 Yu Ji / 于吉 

94 Yu Youhan / 余友涵  

95 Zhang Ding / 张鼎   

96 Zhang Enli / 张恩利  

97 Zhang Peili / 张培力 

98 Zhang Ruyi / 张如怡  

99 Zhao Renhui / 赵仁辉 

100 Zhao Yao / 赵要  

101 Zhao Zhao / 赵赵  

102 Zheng Bo / 郑波   

103 Zheng Guogu / 郑国谷  

104 Ian Cheng  / 郑曦然

105 Zheng Yuan / 郑源  

106 Zhou Tao / 周滔    

107 Chou Yu-Cheng / 周育正  

108 Zhu Changquan / 朱昶全  

 

457 致谢

 

TOP书摘

《做——中国 2021 》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在为我与曹丹共同编撰的新版《做》写下这篇序言时,我回想起了过去 30 年来,我个人与中国结下的深厚情谊。本书汇集了 108 位中国艺术家的方案, 在延续了《做》的可拓展性和参与性的同时,也给公众一个机会去了解中国当前崭露头角的新一代艺术家。

 

我与中国的缘分可以追溯到 1996年。那时,为了我和侯瀚如共同策划的项目“移动中的城市”,我随侯瀚如第一次到访中国,为我们的项目做研究。“移动中的城市”是一个关于艺术、城市主义和亚洲巨型城市的展览。该项目于 1997 年至 1999 年间在各地展出,其中包括维也纳分离派会馆、法国波尔多 CAPC 当代艺术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PS1 分馆、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海沃德美术馆、曼谷多地以及芬兰赫尔辛基的奇亚斯玛当 代艺术博物馆。“移动中的城市”以亚洲各大城市的剧烈发展和变化为创作动力。通过对巡回展览形式的采用和批判,我和侯瀚如尽力为每一次展览的场地建立起一个同时兼顾本地和全球的体系,避免展览受全球化影响出现同质化趋势。

 

作为我的第一次中国之旅,在与侯瀚如一起做研究的期间,我走访了数百个工作室,最终凝聚成了这个跨越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反映当地当代艺术的展览。在谈到我与中国的关系以及我们与侯瀚如为展览所做的准备时,田霏宇写道:

 

奥布里斯特第一次开启他的中国之行是因为“移动中的城市”。该项目是一个以亚洲当代艺术和建筑为主题的非正统的巡回展。奥布里斯特在他最初的旅程中,有一位睿智的同行者做他的联合策展人,这个人就是侯瀚如。侯瀚如曾是中国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中最年轻的策展人。20 世纪90年代初,侯瀚如离开中国去了法国。在巴黎,侯瀚如和黄永砅、陈箴、王度、严培明、费大为一道,都属于中国海外艺术圈的核心人物。年轻的奥布里斯特离开瑞士来到法国的时候,因为住所恰好紧邻黄永砅位于茹伊昂若萨斯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 金会的公寓而与之相识。

 

田霏宇的话追溯了我早期对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一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兴趣和认识。我对他们的兴趣一直延续至今。例如,在2003年,我与薇薇安·勒伯格一起策划了展览“影室”,展出了张永和、汪建伟和杨福东的作品,探索了建筑与录像之间的关系。2006 年,在加入伦敦蛇形画廊不久后,我和朱莉娅·佩顿-琼斯、古纳尔· B ·喀瓦兰一同策划了一个大型的场外项目“中国发电站”,呈现了当时在建的巴特西发电站。第二期展览随后在奥斯陆的阿斯 楚普费恩利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2009年,作为 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活动的一部分,我和雷姆·库哈斯共同组织了一场“访谈马拉松”。我们对 30 位来自媒体、经济、政治、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宗教、科学和技术等领域的中国领军人物进行了不间断采访。此次活动以“中国思想”为题,由策展人欧宁和编辑姜珺发起组织,汇集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多位精英人士,分享了对中国的认识和洞察。

 

这几个项目以及“移动中的城市”的出发点都反映了我多年来对中国文化生产长期保持的兴趣以及我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纽带。那段时间,我频繁往返中国进行研究。但不幸的是,由于 2020 年3月份爆发的新冠疫情,这一近似仪式的常态被打破了。我无法前往中国,也无法前往很多其他国家。因此,2020 年3月份开始,我启动了一个与中国的艺术家们进行线上对话的虚拟工作室。我与蛇形画廊的同事、策展人约瑟夫·康斯特堡一起,建立了一个每周通过 Zoom 与艺术家交流的机制,以便在隔离和旅行受限时期与艺术家继续保持对话。也是在封城的这段时间,我和曹丹一同推动了现在这个项目。实际上,多年以来,我和曹丹一直想以华语世界为背景重新启动《做》这个项目。

 

《做》这个项目最早开始于1993年。当时我正与艺术家伯特兰德·拉维耶和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在巴黎的Café Select喝咖啡,我们当时讨论的话题是如何打造一个更开放、包容性更强的展览模式。于是,我们想到一个围绕自己动手实践或按照艺术家设计的方案进行创作的展览形式。这样的一个展览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诠释。让我们感兴趣的地方在于,这样的展览可以像乐谱一样,得以多次重复呈现。我们与当时隶属于法国外交部的法国艺术行动协 会合作,将我们最初收到的12个方案翻译成12种不同的语言,然后将包含这些方案的小橙皮书发送到世界各地能够实践和解读它们的不同机构和学校。从一开始,我们就把这个项目定位成一个开源项目,不论年龄、能力如何,大家都可以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项目就是在向每个人发出邀请。《做》 的小册子被送到了很多地方。渐渐地,这个小册子出现在了博物馆里、学校里、家里。从我们收到的反馈和图片中可以看出,实践者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解读艺术家的方案。这其实就是一个关于重复性和差异性的研究。

 

最近去世的波尔坦斯基是一位拥抱“偶然”与“无常”的艺术家。这两点也是构成《做》这个项目的关键元素。波尔坦斯基时常针对同一部作品创作出无数的呈现方式,就像同一篇乐谱,可以不断地被演奏者重新诠释一样。每一次诠释都在不断尝试寻找极限,都在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改变,每一次重复都在引入新元素、寻找新的形式。波尔坦斯基曾经对我说:“艺术家就是那种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规则了如指掌,又能设法绕过规则、修改规则的人。”

波尔坦斯基对年轻一代展现出了极大的慷慨和支持,这是我在 17 岁时亲身感受到的。当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旅行,在去往巴黎的途中拜访了他。这次会面改变了我的人生。他改变了我对展览的认知,让我认识到,展览远不止博物馆墙上的展品。他告诉我,“人们只会记得那些创造了新的游戏规则的展览”。这一点成为了我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从那以后,我经常去看望他,五年后,他给了我一个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举办展览的想法——我的厨房。不久之后,我们在圣加伦的修道院图书馆共同举办了另一个展览,展出了他非凡的书籍和中世纪的抄本。

 

波尔坦斯基是我搬到巴黎的原因,我在那里居住了15年。我们会在咖啡馆会面,喝点东西,然后思考我们能够做哪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当然也促进了《做》的诞生。

 

20世纪90年代我逐渐与爱德华·格里桑熟识。格里桑来自马提尼克岛,是一位极具远见的诗人、哲学家、文学评论家。格里桑后来成了我重要的导师。他在混融、群岛和世界性等问题上创造了一些很重要的概念。格里桑认为我们目前既在与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力量作斗争,也在与其带来的反作用力进行抗争——也就是新形式的地方主义,团结的缺乏和新形式的民族主义。他坚信我们必须抵制这两种力量。我们必须抵制趋于均质性的全球化,因为这种 趋势会导致各种形式的消亡,带来环境的灾害,导致语言的消失。我们还必须抵抗“拒绝对话”这类具有地方主义、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针对全球化做出的反应。

 

格里桑告诉我,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实践方法:一种可以在全球范围进行实践的模式——一种既认可又保护多样性和混融的世界性的交流形式。而且他认为,为了实现这种世界性的实践方式,我们需要为了这个目的创造新的项目。格里桑在这方面给了我具体的建议,他说我应该去做一个可以在不同地方展出的展览,但每次的展览都应极具差异,每次我都要做相应的调研并邀请当地的实践者参加。

 

格里桑意识到传统的展览场景对社会上的大部分人来说是隐形的,他鼓励我思考新的展览模式和参与方式,让展览更具流动性、更能走进大众的生活。《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让不同的世界融入其他世界,让不同的世界能够与展览的世界叠加。这也是《做》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在全球许多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与不同的艺术家协作。到目前为止,《做》已经收录了400多个方案。

 

当然,《做》也受到了艺术史中的一系列案例的启发。1919 年,当马塞尔·杜尚得知他的妹妹苏珊·杜尚在巴黎嫁给了艺术家让·克罗蒂时,他从阿根廷寄来了《不开心的现成品》这个概念作为新婚贺礼。杜尚要求他们把一本几何书挂在户外的阳台上,这样书页就会逐渐被破坏,书中的文字也会被大自然抹去。杜尚类似的想法还很多,比如让观众从字典中划去单词等等。著名的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也是通过电话传达指示的形式来完成他的艺术作品。在小野洋子的文集《葡萄柚》中,只写了呈现展览的DIY方案,这对《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位艺术家是艾莉森·诺尔斯,她在《向红色事物致敬》中写道: 

 

将展览空间分割成任意大小的正方形,在每一个方格里放置一件红色的物品。例如: 

一片水果

一个戴着红色帽子的洋娃娃

一只鞋子。

以这种方式铺满整个空间。

 

当然,诺尔斯是激浪派的践行者。在激浪派艺术中,“乐谱”的概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乔治·布莱希特的“事件乐谱”就是通过简洁的术语列表和极具开放式的说明给予方案。这些都是《做》这个项目的灵感来源。除此之外,《做》也受到了致力于艺术去物质化的策展人布莱恩·奥多荷蒂、赛斯·西格尔劳博和露西·利帕德的支持。他们相信一本书也可以是一个展览。对我而言,这个项目就是一个关于解放艺术形态,去除艺术是什么、为谁而创作的艺术实践。

 

随着时间的推移,《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想法诞生 30 年后的今天,《做》已经在全球至少 169 个地点进行了展出。《做》有它更在场的时候, 也有沉睡的时候。近几年,《做》的新版本不多,但有趣的是,在疫情期间,世界各地处于自我隔离状态的人们再次把兴趣转向了《做》。当全球各国禁足、 隔离的时候,我们的社交媒体平台却不停地响起,提示我们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打开《做》的方案,或者通过网络版的方案,在家动手实践这个项目。

 

《做》从诞生伊始就是既全球的,也是本土的,既是公有的,也是私有的。对很多人来说,这几个生活的“域”,在最近几个月里融合在了一起。无论是通过绘画、文字、音乐、食物还是其他媒介,在艺术家指导下,公众都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世界。这个项目一直秉承着公开邀请所有人参与的态度,鼓励实践者参与其中,通过艺术扩大视野,而非只是做一名被动的观察者。

 

30 年来,我对《做》的理解也产生了变化。我对“如何创建动态的机构与展览形式”的思考反映在了这个项目的每一次展览、每一个版本中。尤其是在艺术中心不断涌现且呈现多样化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非常紧迫。疫情期间,随着项目每一个版本的迭代演化,我们都目睹并经历了日常生活的全面重构,这一点尤其明显。

 

疫情期间,通过多次协作和合作伙伴的支持,《做》得到了重新审视。我们的伙伴包括:蛇形画廊的贝蒂娜·科赖克和克劳德·阿迪尔;卡尔多项目的约翰·卡尔多及其澳大利亚的团队;来自独立策展人国际组织的雷诺·普罗克以及他们在纽约的团队;谷歌艺术与文化的阿密特·素德和弗蕾亚·穆雷。我很高兴在经过这一轮之后,能够在中国完成《做》的新版本。这是早先由维他命艺术空间支持出版,我与胡昉合作编辑的《做》(2007 中文版)的延续。这本与曹丹共同创作的新书是一个跨代项目,它借鉴并追溯了我与中国艺术和中国艺术家们的故事。

 

我要感谢优秀的曹丹女士和我长期以来的合作,感谢这个项目的顾问田霏宇、叶滢、鲁明军,还有很多受邀参与《做》中国项目的艺术家们。

 

最后,我想说一些有关已故艺术家黄永砅的故事来结束这篇序言。黄永砅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认识的第一批中国艺术家之一。1991年,我获得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赞助,在巴黎生活了三个月。在此之前,我从未长时间离开过瑞士,我经常乘坐夜班火车穿越欧洲,参观艺术家的工作室。拿到这笔赞助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关键的经历,因为它给了我时间和空间去拜访法国境内的 200 多名艺术家。正是由于这种早期经历,我才得以和苏珊娜·帕杰在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展合作,之后我便彻底搬到了巴黎。

 

在我的暂居公寓里,我有两个邻居:右边是年仅28岁就因艾滋病去世的杰出雕塑家和艺术家阿布萨隆(1964—1993),左边的邻居便是黄永砅和他的妻子沈远,他们两位都是经常与我见面的优秀艺术家。我的普通话和他们的法语水平都很有限,我们的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我们经常一起做饭,并通过画画和其他方式进行交流。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一场暴风雨摧毁了位于巴黎郊区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所在的公园,吹倒了公园里最大的一棵树。暴风雨过后的第二天,黄永砅开始慢慢地把这棵倒下的树改造成了一尊雕塑,这是一个逐渐愈合的过程,也是艺术和生态结合的过程。从早期的相识开始,我们通过几次合作保持了持续的对话:黄永砅是“移动中的城市”展览的关键人物;我们在维也纳分离派会馆办展的时候,他帮助我们对建筑元素进行了处理。我和艺术家具贞娥(Koo Jeong A)搬到巴黎的坎塔格雷大街(Cantagrel)时,我们再次成为了邻居。就在他过世前几个月,我们还在纽约见过面,当时我和他都住在同一家酒店。似乎生活总是会把我们聚集在一起,我谨以此文来表达对他的纪念。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460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汉英对照

加载页面用时:4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