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剑桥创造力手册
剑桥创造力手册


剑桥创造力手册

作  者:[美] 罗伯特·J·斯滕博格 著

译  者:施建农

出 版 社:东方出版中心

丛 书:自主创新丛书第一辑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  价:198.00

I S B N :978754731800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管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本书共22章,深入浅出地呈现了关于人类创造力研究的高度复杂的思考和技术方法,包括个案分析、历史测量、心理测量、实验法等,涵盖了创造力研究领域广泛的要点和话题,研究面广、信息量大。创造力与智力有什么不同?我们如何才能测量一个人的创造力?在创造性思维中涉及哪些认知过程?一个创造性产品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样的经历会造就一个创造性的人?创造性个体具有什么特征?是什么在激励着具有创造性的人?创造力的生物和进化基础是什么?社会或文化情境是如何影响创造力的?创造力是少数精英的特权?还是每个人都可以有创造力?创造力是如何发展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而变得更有创造性吗?这些就是本书所涉及的问题。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很好地了解创造力研究的观点、方法和主要的研究成果。

 

TOP作者简介

  罗伯特·J.斯滕博格

  美国心理学家,耶鲁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耶鲁大学能力、技巧和专长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塔夫茨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他是当前发展心理学的权威,他对创造力以及人性发展理论的书籍,对学界、商界都很有影响。

 

  施建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和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超常儿童和创造力发展研究工作,曾担任世界天才(超常)儿童研究协会亚太地区联合会主席。

 

TOP目录

出版者的话Ⅲ

原书导读Ⅴ

译者序Ⅶ

主编序Ⅺ

前言ⅩⅢ

本书作者名录ⅩⅤ

 

第一部分 导论001

第1章 创造力的概念: 观点和范式

罗伯特·J. 斯滕博格托德·I. 卢伯特002

第2章 创造力研究的一个历史  罗伯茨·艾伯特马克·A. 伦克019

 

第二部分 创造力研究的方法041

第3章 人类创造力研究的心理测量法

乔纳森·A. 普拉克尔约瑟夫·S. 伦祖里042

第4章 创造力的实验研究

马克·A. 伦克萧恩·奥库达·萨卡莫托070

第5章 用个案研究法和进化系统观理解工作中具有独特创造性的人

霍华德·E. 格鲁伯多里斯·B. 华莱士115

第6章 用历史测量的观点看创造力蒂恩·K. 西蒙顿150

 

第三部分 创造力的起源169

第7章 创造力的生物学基础柯林·马丁戴尔170

第8章 进化中的创造性心智: 故事和机制查尔斯·J. 拉姆斯登191

第9章 创造力的发展大卫·亨利·费尔德曼215

 

第四部分 创造力,自我与环境243

第10章 创造性认知

托马斯·B. 沃德斯蒂文·M. 史密斯罗纳德·A. 芬克244

第11章 从个案研究到直接概括: 创造力研究的一种方法

艾玛·普里卡斯特罗霍华德·加德纳273

第12章 创造力与知识: 对理论的挑战罗伯特·W. 威斯伯格292

第13章 创造力与智力罗伯特·J. 斯滕博格琳达·A. 奥哈拉330

第14章 人格对艺术和科学创造力的影响乔治·J. 费斯特364

第15章 动机和创造力

马丽·安·柯林斯特蕾莎·M. 阿马拜尔393

第16章 系统观对创造力研究的含义米哈里·奇可森特米海依413

 

第五部分 创造力的专题研究447

第17章 不同文化中的创造力托德·I. 卢伯特448

第18章 创造力的计算机模型玛格丽特·A. 博登464

第19章 组织中的创造力温迪·M. 威廉姆斯拉娜·T. 扬497

第20章 促进创造力雷蒙德·S. 尼克尔森525

第21章 天才和创造力米歇尔·J. A. 豪574

 

第六部分 结论597

第22章 创造力研究50年里查德·B. 迈耶598

 

参考文献615

 

TOP书摘

原书导读

《创造力手册》(本译本更名为《剑桥创造力手册》)一书的目的在于为创造力领域提供最全面的、最明确的和最权威的单卷评论文章。为此目的,本书包括22章,涵盖该领域广泛的要点和话题,作者均系杰出学者。各章有意使对各领域创造性思维感兴趣的所有读者都能理解。虽然各章作者都是一流的行为科学家,而所有学科的人都会发现创造力所涵盖的艺术与科学各领域的例证研究也是令人感兴趣的。本书第一部分展示主要论题,回顾创造力的思想史,随后各部分涉及方法、起源、自我与环境、研究专题以及结论。

 

译者序

终于完成了《创造力手册》这本书的译稿的最后校对工作。从2001年底开始算起,已有1000个日日夜夜了。今日掩卷,独坐机前,细细想来,不禁暗笑。记得有位学人曾经说过“写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那么,译书更是得不偿失了。在常人眼里,翻译纯属拿来主义,纵然语言娴熟、译技高超,也难免有拾人牙慧之嫌。因此,翻译通常不被算作创造性的工作,即使翻译的内容是关于创造力的。特别是在像中科院这样强调基础研究和追求原创的机构,翻译更是被排除在评价之列的。如此说来,译者,作为中科院的专职研究人员,花了近3年的时间去翻译一本书,是不是有点自讨苦吃、不务正业。其实,不只我个人,还有我的弟子们也一起自讨苦吃,他们也参与了翻译。而更严重的是,在校译的最后几个月时间里,我竟然一再拖压他们的研究论文。尽管他们没有抱怨,但我内心不免有些歉疚。毕竟,研究论文关系到他们的毕业和学位。

不过,即便如此,每当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时,便觉得即使拾人牙慧也还是物有所值。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读于一所不太有名地方高校,要找英文的心理学书籍非常困难。现在近四十年过去了,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强盛,各地方院校也已不再找不到原文的参考书了,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有很多读者需要中文译本。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创造力研究领域,国外做了很多的研究,而国内的情况是,几乎各行各业都嚷嚷着,要强调创新、强调创造力的培养,但在基础研究方面却令人十分担忧,特别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创造力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研究,如阅读、记忆、认知等的研究相比,真是少得可怜。《心理学报》在国内心理学界被认为是最高级别的学术刊物,然而,在这上面发表的有关创造力的文章,从1994年到现在,平均每年不到一篇。当然,我不否认,有些国内研究者的论文发表在国际的刊物上了。但平心而论,国内的心理学论文,不分方向,究竟有多少能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大家心里很清楚,至少心理学同行的心里都很清楚。鉴于此,希望以他山之石攻玉就成了翻译本书的主要动机了。

其实,想把国外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工作介绍给国内的动机早就有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我在德国访问,看到了美国耶鲁大学心理系斯腾博格主编的一本书名为《创造力的本质》的书,觉得它可以反映当时国际上对创造力研究的现状,而在国内还很少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创造力。因此,很想把它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直只停留在想法上。过了很多年,又得知斯腾博格又主编了一本反映创造力研究新进展的书,就是这本《创造力手册》(Handbook of Creativity)。就请心理所图书馆馆长吴志平老师订购了一本。后来觉得这本书挺好,撰稿的作者都是该领域很有影响的学者,比十年前的那本书又充实了很多。这又勾起了想翻译一本书的念头。其时,刚好有出版社购买版权,我就开始组织翻译。开始时,我很乐观,心想,这还不一年半载就弄完了。没想到,一旦开始却没法收场。这一拖就是近三年。更没想到的是,“物归原主”,最后的收尾工作却让我在耶鲁大学心理系完成。

正如前面赘述的那样,这样一件并不轻松的事,自然很难由一个琐事缠身的人独自完成。参加翻译的有曲小军(第12章、第13章、第15章和第19章)、刘正奎(第10章、第17章、第18章和第16章的部分内容)、程黎(第2章、9章和20章)、周丹(第6章、7章、8章)、邹枝玲(第4章、第14章和主题索引)、李金珍(第11章和第21章)、韩茹(人名索引)、施建农(第1章、第3章、第5章、第16章和第22章)。除了所有上述直接参加翻译的人外,还有张琼、景晓娟和李颖也参与了译稿的审读工作。韩茹校读了本书的全部译稿完成了对全书的人名核对。最后的校对工作由我本人完成。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忙。特别要感谢时任耶鲁大学心理系教授的斯腾博格博士。他不仅支持本书的翻译工作,还应邀为本书的中文版写了主编序。我还要感谢那些在心理上默默地支持我们工作的所有人。

让我感到欣慰的不只是译著最终付诸出版本身,而是在这3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团体。一个亲如家人的工作小组和大家十分投入的工作热情。尽管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可能十分有限,但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关心和喜爱创造力研究的同行、读者尽一点微薄之力。

最后,恳请广大读者朋友对本身在翻译中的问题和不足给以宽厚的谅解和提出中肯的批评。作为主要译者和全书的校核者,愿意为翻译中的差错承担责任。

虽然,本书中译本首次出版至今已有十余了,但不断有读者朋友,或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同行告诉我,这本书对他们很有帮助,甚至在有些大学里指定给学生们的重要参考书之一。令人高兴的是,东方出版中心能重新出版这部经典著作。相信在这个对“创造力”更为关注的年代,这本书将焕发新的活力,对更多的读者有所裨益。

施建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

 

主编序

我很高兴地得知,心理学家施建农博士将《创造力手册》一书翻译成中文。我和你们一样,完全可以对施建农博士翻译的准确性充满信心。

中国正迅速发展成为巨大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她在科学和艺术方面也享有经久不衰的声望。在我从事的心理学领域,有很多伟大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其中不少人在我们耶鲁大学的能力、技巧和专长心理学研究中心(PACE)做过研究或访问。同样,我也很荣幸地到中国去拜访过他们,访问过一些中国的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在我兴奋地访问中国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今的中国社会充满活力和生机。

因此,我很高兴,中国读者将有机会看到翻译版的《创造力手册》。我希望该书对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更希望他们以此来发展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就像我在自己的工作中试图做的那样。

向所有中国的读者致以问候!并允许我表达自己热切的愿望,希望在我们两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之间建立最良好的关系。

罗伯特·斯滕博格

耶鲁大学心理学系IBM心理学和教育教授耶鲁大学能力、技巧和专长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872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