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内部之危机——林文庆笔下的晚清内政外交
中国内部之危机——林文庆笔下的晚清内政外交


中国内部之危机——林文庆笔下的晚清内政外交

作  者:林文庆

译  者:林曦

出 版 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定  价:52.00

I S B N :978756157926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研究与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现今重新出版之文章曾见于《新加坡自由西报》。此等文章初为作者自娱自用而作,本身已属完整,故存若干堆叠重复。对不甚熟悉中国情状之欧洲读者而言,并非纯属不便。
  目前,就有助于提供实据以编撰此等篇章并于今呈献英国公众之主要人士,作者以为提及彼等名姓并不适宜。作者对于原创并无主张。且无论当前工作成绩如何,须归功作者之友人,其中数人极具突出才能,得获此主题之确切消息。
  作者痛知仍存诸多缺陷,唯冀其无损于事态之一般真相。缺乏妥善之图书馆设施,几无望免于粗疏,唯信其并非严重。一位以英文写作之华人,颇难期于风格及用语方面得以避开各式瑕疵。而就此方面之任何舛误,作者亟盼英语读者宥之,因作者于汝等精妙之语言,仅达门槛而已。

TOP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之改良运动
第一章 改良思想之生发
第二章 改良之先驱
第三章 中国百科全书式学者
第四章 汉满猜忌

第二部分 皇太后:其参谋、臣工及受害者
第五章 叶赫那拉氏之早期史
第六章 至尊皇太后
第七章 由改良危机至排外爆发
第八章 慈禧之品性
第九章 总管太监李莲英
第十章 刚毅
第十一章 兵部尚书荣禄
第十二章 “反王”端郡王
第十三章 张之洞
第十四章 李鸿章

第三部分 欧华相觑:一个华人之局势观
第十五章 暮气沉沉之外交
第十六章 总理衙门
第十七章 列强即时之责任
第十八章 “白祸”:自帝国和官方之立场
第十九章 “白祸”:自民众之立场

附录 总理衙门之成员
索引

TOP书摘

《中国内部之危机:林文庆笔下的晚清内政外交》:
  西太后狡似狐狸,而任幻想激发野心,乃至于想见未来自身无与伦比之荣耀辉煌。自斯时起,其一直致力成为朝廷之舵手,及伟大帝国之真正君王。唯其甚为聪慧,尚未预备停当之时,并不跃上行动之舞台。其伺机加强左右臂膀,故于其子统治之多数时间,甘居对手即资历更深太后之副。现代中国所有可贵机构,除最近李鸿章开办之学校与张之洞建造之工厂外,皆创于此时,可称为慈安太后之作。北京同文馆乃帝国学堂,由赫德爵士于著名教士丁韪良博士协助下发展。于上海、福州和广州,以浩大经费建造海军军械所、学堂和船坞,而欧式军校则于天津等地建立。
  叶赫那拉氏起初乐于宫中寻欢甚于拨弄权谋。身为资历尚浅之摄政者,其见从心所欲之机会甚少,且于外交之道经验不足,并未觉野心之鼓荡,对奢华之西宫生活颇为满意。若其所愿得逞,或因宣淫宫中而使清廷蒙羞更甚,唯可永无崛起于帝国政界之恐怖,而命运别有其意。东太后一向留意保有已故君王所知之恶事,斯关联皇室不成体统之行为。据称其几以母性关怀而成其美丽而雄心勃勃对手之德行守护者。
  唯人性之发展并不适于道德哲人之要求。高尚之道德准则自有其位,而帝国尊严和颇受觊觎之荣誉未可保证德行,遑论纯洁或贞操。试思一血气腾涌、多愁善感、富于想象之二十五岁妙龄女子,不受时间或乐趣所限,兴高采烈之生活情形。深夜皇室极为豪奢之过量餐食未能令人平静。虽对天性之诱惑乃危险之举,唯若明白如何操控,便知其颇为顺从。纵使现代欧洲之高尚生活并未改善道义,则于北京阴暗道德氛围中,有何可期?于此凶暴之都,女子并无名字,且于所有档案内仅存指定姓氏,故甚至记述皇妃为“叶赫那拉氏,某某之女”。女子贞洁诚为无价之宝,唯以珍贵如此,或非常见。而据当地报道,北京乃世间至秽之城,必迎接可厌记忆中毁灭两座圣经城市之厄运,唯现代之火与硫黄并非来自天堂或雷电。在都城正中,年轻叶赫那拉氏之魅力向一群为数众多之太监展现!其情可悯!唯皇帝之遗孀则须隐藏脸庞,免受邪恶世界之粗俗凝视。禁止民众视之,即使高官亦不可抬眼观其神圣面容。贞洁和美德乃上天所赐。此女性贞洁之显著例子引致钦佩。东太后乐见对外之礼仪,公众颂赞故君。唯人类之激情逾越忍耐,不守任何人为所订律法。于情绪扰动之危机中,女性对世界看法有何在意?现代文明教育与雅致之结果避免危机之诱惑。而一位受放荡咸丰帝于秽乱后宫训练之年轻女性,有何可期?
  丑闻甚难平抑,尤当其与高高在上者有关,更甚者乃关联之人不仅为美妇,且为皇帝之年轻遗孀。人知太监多为年轻男子,体格良好,面目清秀。人工采选是否造成宦官群体令人极为满意之情形?达尔文主义之原则适用任何有机领域,唯于太监之演化必无效力。可想象欧洲中世纪贵族于罗马宫殿,以及所有东方宫廷之狂欢纵欲。经验丰富之生员旋睹一切宫廷魅惑与高墙隔绝背后挑选太监之导引。
  北京愚人亦认出诸多西宫太监中年轻男子,其不久前乃预备考试之生员。此为何等之转变!而其对公众影响如何?无人公开反对。常人以不可听闻之声低语,而宫廷享其无处不在之乐。
  闲散好奇之徒无事可做,辄计算人宫为朝廷服务而后消失青年之数。其去向何处?或紫禁城有地下通道,或阿拉丁神灯仍存于中国宫中。唯朝廷年轻仆从于皇城内暴毙之流言似野火传播。死人无秘可泄!
  此为京畿流传之故事,优雅迷人之叶赫那拉氏乃西宫至高无上之主人。其不遗余力装点其人其宫,并以显赫之皇室风格度日。舞台、喜剧、偶戏和魔术轮流上演,为年轻太后甚为喜爱之盛大节日助兴。
  除太监和血亲之外,无人可近皇太后所在,故其享有特权及便利。而引入宫中伪装为太监之男子如何?其当拥与此等仆从相同之觐见便利。对始作俑者而言,并无任何神秘,唯不明就里者对东方宫廷之密谋一无所知!
  西太后于挑选太监所为,乃由庸俗公众以其宫殿之首地位推断,而非出于对其所作所为之实际了解。唯其干犯当朝律法,冒险关照私仆时,几堕陷阱。于今据当朝规例,并无太监可离京畿,否则将受严惩之苦。唯慈禧太后惑于所宠,未循此极良善之法。两位恶名昭著之“贴身侍从”大安子、小安子获西太后允许,离京并启程赴各省周游,以强迫官员等人孝敬而自肥。其以皇室礼仪招摇过市,并以御史身份入山东省,要求巡抚低声下气行迎接与叩头之礼。所幸巡抚丁宝桢恰为极有力干练之人,其知律法并忿于太监之骄横,断然拒予任何接待,而秘遣一名信使向慈安太后和恭亲王报告此事。后者神情极为激动,要求两位摄政者接见并得照准。恭亲王催促须发出处决放肆“使节”之令。东太后乐于赞同亲王之意,亲王得令匆匆离开,并令信使尽快携此处死二人之文书送至山东巡抚。西太后慈禧坐对无言,闻恭亲王之怒语,并正式同意斩其宠仆之令。唯接见结束后,叶赫那拉氏径赴其宫并书写一份相反之今,取消依恭亲王要求所发出之处决文书。唯已不及,因其使至巡抚衙门时,两颗滴血头颅正系于杆上以做罪犯。计划受挫,爱仆殒命,慈禧太后首次觉察掌握全权之要。自此,其始谋划并努力成为至高无上之人。大安子、小安子之处决载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之诏令,乃叶赫那拉氏生涯之转折点。其决心将来接受服从,且不复容对其欢愉或政策之干涉。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56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3.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