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诗画中国
诗画中国


诗画中国

作  者:郭晔旻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定  价:56.00

I S B N :9787308207560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诗歌  >  中国古诗词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生活非必需品的寻美之书,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美,再用当下的风格把传统艺术展现出来,正是这本书的特色所在。本书选取了古代诗词和绘画当中描绘的社会场景,从生活到服饰,从日常娱乐到修学旅行,重现古人的逸趣及生活镜像,将读者带入这幅诗画当中,了解他们的物质所在和心灵居所。


TOP作者简介

郭晔旻:文史爱好者,《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杂志特约作者。自2009年起先后在《世界军事》《紫禁城》《国家人文历史》《军事史林》《中华遗产》《世界博览》《同舟共进》等杂志,澎湃新闻(私家历史及翻书党频道)、上海书评及《新民晚报》等媒体发表各类历史文章五百余篇。著作有《丝路小史》等。


TOP目录

第一章  市井
《清明上河图》:市井众生相
从《元日》到现在,过年还是老味道
《韩熙载夜宴图》:文人宴会的缩影

第二章  袅袅炊烟
《问刘十九》背后的文人饮酒生活
《傅家面食行》背后的面食生活
《汲江煎茶》:文人的茶文化
《吴中羊肉价高有感》背后的文人饮食世界

第三章  云裳羽衣
《白氏长庆集》:服饰颜色背后的学问
《簪花仕女图》:盛世女装的画卷
《法曲》背后的胡服之风

第四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早发白帝城》:从李白的诗看古代文人行旅生活
古代文人的“游学”之风
从《游泰山》看古代文人的旅游追求

第五章  采菊东篱下
从“文人”到“隐士”
仕途与财富:古代文人的婚姻
劝学:古代文人的科举生涯

参考文献


TOP书摘

从《元日》到现在,过年还是老味道

 

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写过一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情形,十个世纪过去了,过年的习俗,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从元旦到春节

春节古称元旦,所谓“三元之日”,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西汉时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相延至今。新年前一天为除夕,为“月穷岁尽之日”。除夕与春节适逢岁月轮回的枢纽,因此特别容易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历来受到讲求“慎始敬终”的传统社会的普遍重视,成为汉文化圈内最重大的节日。

品尝美食自然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大约自汉代起,元旦(春节)期间大吃大喝已成风气,据《汉官仪》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记载,汉制规定,每年元旦,群臣都要给皇帝朝贺,称为“正朝”,皇帝便大摆筵席款待群臣,君臣饮宴欢度佳节。此后,在魏晋至唐,元旦朝贺,皇帝大宴群臣成为定制,如曹植《元会》诗中描写三国魏时元旦朝贺宴会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晋时元旦朝贺皇帝时,皇帝不但要设宴“请客”,还要给百官加工资。

其实,品尝美味佳肴在元旦前一天就已经开始了。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还要将年夜饭泼洒在马路上,以示除旧迎新。唐人有守岁的习惯。人们围坐在一起,辞旧迎新,一直等到元旦来临,整个除夕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酒宴中度过。长安宫廷会摆下守岁宴席,皇家子孙与部分臣僚要陪皇帝共度良宵。唐代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中写到,年三十这天要“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宋代吴自牧《梦粱录》里也说,除夕之日要“家家饮宴,笑语喧哗”。至于清代吴县人(今苏州)顾禄所著《清嘉录》里,更是“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连“年夜饭”的名称也出现了。

 

早在明代,在广大北方地区,饺子就已经是春节期间当之无愧的主角。饺子在明宫中称为“扁食”。按照明代天启年间大太监刘若愚的宫廷杂史《酌中志》的说法,正月初一这一天,明朝人在五更时起,焚香、燃放爆竹,开门迎年。北京皇城宫内人将门杠向院内地上抛掷三次,称为“跌千金”,然后“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这种“扁食”即后来的饺子,后世称为“更岁饺子”,谐音“更岁交子”。在新年到来的子时食用扁食,有着庆贺与祝福的意义。有的饺子内包着一二枚银钱,吃到这样的饺子就表示得到吉兆,此人新年大吉。除此之外,《酌中志》里还有另一个说法,明朝的北京人也有不吃扁食而吃年糕的。

早在唐代,洛阳地区就出现了“正月十五食玉粱糕”的风俗(见《云仙杂记》),这大概是目前已知的关于春节期间吃糕的最早记载。又据《析津志辑佚》记载,在元代大都,正月初,“人家以黄米为糍糕”,也算是春节期间吃糕。明嘉靖年间的《姑苏志》中有“二日食年糕,曰撑腰”,这是“年糕”二字第一次出现在文献记载之中。较《酌中志》稍晚,崇祯年间记录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中已明确地说:“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人们新年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后就要吃黍糕,曰“年年糕”,谐音“年年高”。可见明朝时期年糕已经成为帝都新年的时令佳品了。

 

南方的新春

神州大地幅员辽阔,各地过年的习俗在大同之中也有小异。从《清嘉录》这本清代笔记里,今天的人们依旧可以想见两百年前江南过年的热闹景象……

《清嘉录》的作者名叫顾禄,字总之,一字铁卿,自号“茶磨山人”,吴县(今苏州)人,主要活动年代为清代中后期的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由于此人在当时既非一流硕学,也非文人显达,所以《清史稿》《国朝耆献类征初编》等清代主要传记、碑传,以及《苏州府志》(光绪九年刊)、《吴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刊)等方志里都见不到有关他的记载。只有他的朋友韦光黻在《闻见阐幽录》里简单追述其生平,“顾铁卿禄,吴附生。恃才华,纵情声色。娶妾居山塘之抱绿渔庄……称为才子。为友人陈某诱致邪僻。事连,同系于官。陈某逸去,禄旋以疾卒”。从这段文字看,顾禄其人大约与几百年前的同乡唐伯虎有几分相似,乃是一位仕途不顺的风流才子,只不过名气远逊于后者。

按照顾禄自己的说法,在他二十五岁时,母亲去世。依照当时的规定,他不得不闭门服丧(“丁忧”)。他也没闲着,而是“日与父老谈吴趋风土”。几年之后,他将“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写作成书,是为《清嘉录》。此书于道光五年(1825)付刊,梓成于道光十年(1830)庚寅,距今已近两百年。

“清嘉”一词,原出西晋陆机(三国东吴名将陆逊之孙)的《吴趋行》“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之语。《清嘉录》是一部辑录地方文献、记叙一邑风俗的“笔记”。所谓“笔记”,在传统目录学中,常被纳入“小说”类。到了清代,“笔记”已经相当流行。顾禄的《清嘉录》称得上记录苏州土风民俗之翘楚,“凡吴中掌故之可陈,风谣之可采者,莫不按节候而罗列之”。顾禄自己就确信《清嘉录》面世后会“不胫而走”。在传统中,“年”是一年中最为盛大隆重的节日。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年”无疑是人们用来犒劳自己、娱乐休闲的好时节。因此,《清嘉录》关于“过年”的记载也格外详细。

虽说严格意义上的春节要从大年初一开始,但每一年的岁月轮回从作为“月穷岁尽之日”的除夕就开始了。所谓“除夕”,自然是春节前一天,俗称“大年夜”。有“大”自然有“小”。根据《清嘉录》的记载,苏州人将除夕的前一天“谓之小年夜,又曰小除夕”。只不过这个说法流传不广,地处苏州市区稍微往南的吴江,就是“以腊月二十四夜为小除夕”,与当时浙江杭州的风俗一致。顾禄对此倒也无所谓,轻描淡写一句这是因为“与杭郡接壤,虽地属于吴,往往沿袭浙俗,无足怪也”。

两百年前的人是怎么过除夕的呢?首先要贴春联。春联上的字,在除夕前一二十日就从私塾先生那里“买”来了,大抵都是些“千金、百顺,宜春、迪吉,一财、二喜,家声、世泽”之类的吉利话。接下来,还要在房檐下插上冬青、柏枝,称为“节节高”。毕竟“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苏州人是除夕干这个活,北京人则是等到元旦才做。至于“街坊爆竹之声”,大抵南北皆同,堪称响彻整个除夕之夜的“中国之声”。另外,《清嘉录》还记录了苏州当时一个有些奇怪的除夕风俗,就是晚上忌讳狗叫,所谓“年夜狗弗叫,来年疾病少”,但不知这两者有何联系。

 

顾禄在《清嘉录》里自然不会忘记年夜饭。所谓“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吃罢年夜饭,“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最有趣的是,《清嘉录》里还给出了通宵“守岁”的益处:“除夕,小儿女终夜不就寝,曰守岁,能延年”。“夜猫子”们对此一定是喜闻乐见的。

从正月初一起,严格意义上的“春节”就开始了。这天早上一开门,就要“放爆(炮)仗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仗”。《清嘉录》里记载了当时苏州人在节日期间祭祖祀神﹑拜年等一系列习俗,广义上的过年一直要持续到元宵节才算结束。

新年伊始,就要祭祖祀神。家家“元旦为岁朝,比户悬神轴于堂中,陈设几案,具香蜡,以祈一岁之安”,希望通过这种虔诚的祈求,神灵能保佑一年的平安。此外还有些今天看来有些滑稽的忌讳,“俗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瀽粪;讳啜粥及汤茶淘饭”,大概也都是为了避免神仙看到之后不开心吧。

所谓“百善孝为先”,历代祖先当然也是不能忘记的。正月初一这天,苏州就有“展先像”的习俗。所谓“先像”,也就是先人的画像,也叫“挂喜神”。每个喜神前要备桌案,设香烛﹑盅筷﹑果盘等。全家人整肃衣冠,在一家之主的带领下依次跪拜先人。有的要挂三天,有的要挂五天﹑十天,更甚者要挂到正月十五才收起来。除了在家中祭祀先人,当然也会有人带上糖茶果盘到祖坟上祭祀先人,这在《清嘉录》里叫作“上年坟”。

人们辛苦劳作了一年,当然要趁过年的时候好好联络亲友。过年的时候,要相互拜年。在家中,男女依次向家中长辈拜年,长辈要带领晚辈到邻里家去拜年。有的一年都未联系的人,也要趁过年走动走动。互相请客吃饭也是自然之理,《清嘉录》称之为“年节酒”。酒席上的菜肴当然是来不及现做的,苏州人往往从腊月就开始制备年货,家家均必须有足够待客直至正月十五之量。俗语所谓“拜年拜到正月半,开开橱门让人看”之说,意为年货直要吃到元宵节方才差不多。《清嘉录》里用“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哄市”来形容如此拜年的火热情景。当时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拜年时并不亲自上门,而是派遣子弟甚至是仆人投名刺于亲友家,即所谓的“飞帖”。这个习俗也是古已有之,江南名士文徵明有《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繁忙的春节以“闹元宵”为最后的高潮。这一天算得上是一个狂欢节。人们燃放爆竹焰火,敲锣打鼓,猜灯谜,吃汤圆,表演歌舞﹑高跷﹑龙灯﹑旱船等文艺节目。“灯市”是其中的重头戏。元宵节前后,苏州人“各采松枝、竹叶,结棚于通衢,昼则悬彩,杂引流苏,夜则燃灯,辉煌火树。朱门宴赏,衍鱼龙,列膏烛,金鼓达旦,名曰灯市”。《清嘉录》形容元宵那天的场景是“(苏州)阊门以内,大街通路,灯彩遍张,不见天日”,字里行间亦足以想象其壮观场面。还有好事者在灯上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并且为猜中者准备了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奖品,以致“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足见当时苏州元宵猜灯谜的盛况。


TOP 其它信息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10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