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

作  者:谢伏瞻 主编,蔡昉 副主编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定  价:198.00

I S B N :978752037143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四十余年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罕见奇迹,同时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其中蕴含着多彩的中国故事、隽永的中国智慧、宝贵的中国方案。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汇集哲学社会科学多个学科的研究者,按照改革开放推进的时间顺序和理论逻辑这一统一框架进行写作,力图完整地反映四十余年改革开放过程的全貌,突出记录和叙述重要事件和关键历程,并尝试讲清蕴含在成功经验背后的道理、学理和哲理。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适于关心改革开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广泛读者群体阅读。

TOP作者简介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中国经济改革等。

TOP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第二节 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三节 改革开放成就和经验的世界意义
第四节 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第五节 全面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一编 改革开放起步
第一章 农村经济改革
第一节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节 让农民休养生息
第三节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第四节 推进农产品市场化改革
第二章 城市和宏观经济改革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放权让利
第二节 从直接控制到宏观管理
第三节 财税体制初步改革
第四节 改革重构金融体系
第三章 对外开放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区域推进与启示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领域拓展与成绩
第四节 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改革

第二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章 外向型经济发展
第一节 对外开放再次出发
第二节 拥抱国际规则,深度融入国际规则体系
第三节 在全球价值链中成长的贸易大国
第四节 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第五章 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体制改革
第一节 从“离土不离乡”到民工潮
第二节 城市就业体制改革
第三节 就业优先战略的新内涵
第六章 国企制度创新与资本市场发育
第一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 资本市场发展
第七章 土地制度改革
第一节 城市土地制度改革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节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第四节 完善土地管理体制与调控政策
第八章 探索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从“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
第三节 分税制改革开启财税体制新纪元
第四节 金融改革开放提速

第三编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第九章 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
第一节 全面深化国企改革
第二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四节 新时代的宏观调控创新
第五节 构建现代财政制度
第六节 金融改革开放新时代
第十章 政治建设和体制改革
第一节 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
第三节 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现代化
第四节 对外开放格局下的政府管理改革
第十一章 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
第一节 文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改革
第二节 新时代文化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第十二章 社会建设和民生事业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
第二节 教育发展与改革
第三节 社会建设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节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第五节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第十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
第一节 生态文明概念的孕育
第二节 生态文明思想确立
第三节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四节 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
第五节 生态文明走向世界
第十四章 国防和军队改革
第一节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第二节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三节 新时代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第十五章 党的建设及其制度改革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探索
第二节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
第三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第四编 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

大事记
参考文献

TOP书摘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
  随着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机制逐渐形成,新成长劳动力、再就业职工和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和工资决定已经由市场机制调节,相应形成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局面,也从存量上推动了企业职工的去留以及工资水平等决定的市场化。从就业的经济类型分布,可以看到这种多元化趋势的形成。在2000-2018年,公司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吸纳的就业,在全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从4.9%提高到14.9%,私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业比重从14.7%提高到56.2%,而国有单位就业比重从35.0%下降到13.2%。
  四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渐进性的体现,在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同时,劳动力市场制度也得到逐渐完善。一般来说,从劳动力的计划配置体制到市场配置机制的转轨,需要经过一系列解除规制的改革过程。然而,中国在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一方面不断解除旧的规制,清除劳动力合理配置的体制障碍;另一方面也同步构建劳动力市场制度,从用工关系、劳动条件、工资和待遇等方面加强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早在1994年,国家就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于2009年和2018年两次进行修改。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末遭遇劳动力市场冲击期间,政府又分别出台了工资指导体系和最低工资制度等法规,都发挥了规范劳动力市场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积极作用。然而,总体来看,这个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调整方向,仍然是通过解除规制和增强灵活性,扩大市场配置劳动力的作用和范围。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过程中,劳动力丰富的优势被转化为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与不断增强的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无关系。
  中国经济自2004年以后呈现的普遍性的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标志着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此相应,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也加快了步伐。这主要表现为政府加强了关于就业和劳动关系的立法步伐和执法力度。例如,2008年同时有三部相关法律开始实施,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分别对签订劳动合同、参与基本社会保险、禁止就业歧视和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等诸多方面做出规定,反映了发展阶段变化的最新要求。
  在2008年这几部法律生效的当年,由于劳动者权益意识的觉醒、有法可依格局的形成及执法效果提升,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件数比上年陡增近一倍,随后稳定下来并保持在新的均衡水平上。与此同时,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制环境仍在不断改善。例如,从劳动法规到刑法等各种法规分别做出相关的法律规定,禁止和惩罚雇主拖欠工资的行为。2020年国务院颁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特别就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了规定。
  其他方面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作用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标志着国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例如,中央政府于2004年要求各地至少每两年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一次调整(以后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又进行过修正),并且将该制度适用对象扩大到农民工。根据全国四个直辖市和27个省会城市发布的数据计算,各城市名义最低工资的算术平均值,从2000年的317元提高到2010年的868元,进一步提高到2019年的1810元。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690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123.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