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什么是技术
什么是技术


什么是技术

作  者:胡翌霖

出 版 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71006259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自然科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技术”,正如中世纪的“上帝”一样,已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然而,这个占支配地位的“技术”究竟是什么?在作者看来,技术是媒介,是可学习的东西,不止体现于令人惊奇的事物,更体现于让事物变得寻常的力量。这是一部技术史与技术哲学交相辉映的书,可谓史中有哲、哲中有史。本书从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现代、技术与未来等方面深刻剖析技术的含义,并特别开辟一章技术与中国,谈技术对我们生活、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此外,作者把技术史与进化史进行比较,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


TOP作者简介

胡翌霖,男,1985年生于上海,2004年至201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2017年起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史与技术哲学。已出版著作有《科学文化史话》(北京大学出版社)、《过时的智慧》(上海教育出版社)、《媒介史强纲领》(商务印书馆)等。


TOP目录

第一部分 什么是技术

第 1 章 在技术时代追问技术

第 2 章 技术 = 科技?

第 3 章 习以为常的不寻常

第 4 章 技术塑造生活:以钟表为例

第 5 章 技术 = 媒介

第 6 章 技术 = 可学的东西

 

第二部分 技术与学习

第 7 章 学习如何可能

第 8 章 向老祖母学习

第 9 章 老祖母的隐退

第 10 章 为什么老人不擅长学习?

第 11 章 技术环境改变学习方式

第 12 章 新时代的老问题

 

第三部分 技术与科学

第 13 章 科学可学吗?

第 14 章 科学的起源及其与技术的分裂

第 15 章 自然作为技术的边界

第 16 章 艺术作为技术的自我揭示

第 17 章 科学作为“照相技术”

第 18 章 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

 

第四部分 技术与现代

第 19 章 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

第 20 章 工具理性批判

第 21 章 货币与价值的同质化

第 22 章 “务实”的陷阱

第 23 章 垃圾的现代性

 

第五部分 技术与进化

第 24 章 黑暗森林:对进化论的典型误解

第 25 章 技术的起源

第 26 章 渐变与剧变

第 27 章 共生与特化

第 28 章 环境与生态位

第 29 章 自然保护区与技术保护区

 

第六部分 技术与未来

第 30 章 短命的冒险者还是长寿的植物人?

第 31 章 精卫还是弄潮儿

第 32 章 技术自主与人类选择

第 33 章 VR 与手机:两种沉迷之争

第 34 章 技术有智慧吗?

第 35 章 人工智能有什么可怕吗?

 

第七部分 技术与中国

第 36 章 落后不应挨打

第 37 章 古今“四大发明”都不值得骄傲

第 38 章 亦步亦趋不如另辟蹊径

第 39 章 西体中用

 

图片索引


TOP书摘

翌霖是一个写作快手。他在读本科的时候就自己开了一个学术博客,平均每天要写5千字的学术文字。随我读博士期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科学文化史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博士后期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了一门《科学通史》课程,课程结束就出版了《过时的智慧:科学通史十五讲》(上海教育2016)。到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任教之后,又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媒介史强纲领——媒介环境学的哲学解读》(商务印书馆2019)。眼前这本《什么是技术》是他的第四部著作了。

以写书的方式表达思想、增进学术,在我们这个时代或多或少被认为有点落伍了,因为我们现在的学术评价讲的是“论文”。这个评价标准,一来自理工科,二来自美国。不过,还在不久的过去,人文学科的学者都是以会“作文”而成为人文学者的。无论如何,擅长写书胜过写论文,不应该是一种缺陷。老一辈学者里,像北大哲学系的何怀宏教授,就自认为擅长写书。胡翌霖也有这个倾向。我甚至有点担心过多写书会影响他未来的学术晋升。但是,从学术生态角度看,应该容忍甚至赞赏“著作等身”的学者。这些“印刷时代”成长起来的“思想者”,必得将思想诉诸笔端才行。据说,莱布尼兹就是一刻不停地写,在写作中才能思考。德国学者大多特别能写,全集动不动几十卷。翌霖有点德国古典学者的遗风,虽然他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技术环境是“电子”而不是“印刷”。最近,他还从学理上分析说,德国式的“写书”的治学风格不合时宜了,在“写论文”的时代技术要求面前,欧陆哲学注定会边缘化。但是,他还是坚持“写书”,因为“写书”是一种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方式。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

这本论技术的书,是一部技术史与技术哲学交相辉映的书,可谓史中有哲、哲中有史,读起来相当过瘾。我本来一直也想写一本“什么是技术”的书,但近些年精力较多的放在科学史领域,技术哲学的工作推进不大。当他告诉我他又完成了一部以技术为主题的书时,我非常高兴他的“领先”。读到他的这些文字,我经常能发出会心的微笑。有些地方,甚至感觉是我自己写的;许多地方,把问题深入到了我本人尚未触及的深度。

海德格尔说人的存在是一种“在世存在”,不是赤祼祼的存在。“在世”这件事情很多人搞不清楚,以为就是如同一个物体置于牛顿的绝对空间之中。完全错误。“在世”之“世”,不是牛顿意义上的绝对时空,而是康德意义上的作为先验感性形式意义上的时空。但也不仅如此,海德格尔的“在世”还有一层“有限性存在”的意思——你不能孤立的存在。胡翌霖把人的存在解读成“媒介性存在”,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思想,但却是一个新的说法。人既不是上帝,也不是动物,不能与他者“直接”发生关系,而总是要“通过”“媒介”与事物打交道,这个媒介就是技术。因此,人的存在是一种技术性存在。“技术”对于人的存在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的世界首先是技术世界。

技术不仅规定了世界,也规定了人本身,胡翌霖把这一点概括成“技术即可学的东西”。俗话说“学以成人”,不学无以成人,揭示的也是这个思想。说“技术”就是“可学习”,这把科学、技术与艺术三者以某种方式统筹起来。科学是一种特殊的“可学”,艺术则是一种“不可学”。科学的“可学”是揭示人内在既有的东西,技术的“可学”是扩展人外在未有的东西,技术的极致是艺术。我认为,这套说法有新意,值得进一步开发阐释。

除了这些大的方向性的思想外,在许多技术史的细节问题上,他经常有精彩的思考。比如瓦特,过去认为他的冷凝器的发明深受科学的影响,后来科学史家发现,那时候根本还没有科学的热力学,谈不上影响,瓦特的发明其实就是工匠修修补补传统的延续。胡翌霖认为,瓦特当然受到了新兴科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一定是知识意义上的,而可以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是精神层面的。这个说法我觉得合理。此外,他把技术史与进化史进行比较,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这是国际技术史和技术哲学界不曾有过的工作。他认为自然选择与个体自主选择并不矛盾的思想,对我也很有启发。

虽然他禀承着印刷时代的治学偏好,但对电子时代却一点也不隔膜。就像海德格尔说的,克服技术必先经受技术,胡翌霖对前沿科技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说是弄潮儿。他从少儿开始就玩电脑,后来玩手机,现在玩VR,玩电子游戏——时至今日,还经常在带领学生和同好们一起读书、啃经典文本之余,一起打游戏。他还是比特币爱好者。这些丰富的技术经验,使得他讲的技术哲学有真切的内容。他的确是有能力“面向技术本身”。

技术哲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与其它的哲学学科相比,中国和欧美在技术哲学方面的差异是比较小的:无论是起步时间,还是思考的深度。根据我对西方技术哲学家的阅读,胡翌霖在当代世界技术哲学家中绝对可以成一家之言,虽然目前由于他的作品还没有以国际通用学术语言面世,因而没有产生国际性的影响。我希望他今后多写一些英文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产生应有的学术影响。当然,作为哲学家,影响同行固然重要,影响自己的时代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是为序。

 

吴国盛

2019年7月22日于圣迭戈德尔马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63.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