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色彩史十讲
中国色彩史十讲


中国色彩史十讲

作  者:肖世孟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101147568

所属分类: 艺术  >  艺术史论  >  艺术史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色彩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外在表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大到与神明的沟通、王朝的更替、社会的管理,小到个人命运、审美偏好,无一不受制于色彩。

本书从十个专题出发,以历史为序,将色彩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整体,在文献史料和美术图像的互证中,展开古代色彩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TOP作者简介

肖世孟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五色考”(12CF085)。代表著作有《先秦色彩研究》、《中国色彩史十讲》。


TOP目录

序 

色通鬼神:殷商巫师的色彩法器  

礼崩乐坏:春秋齐国的紫色流行  

正色之染:战国雉鸟的另类用途  

色彩体验:秦汉定型的五色知识  

冕服之色:南朝宋明帝的紫衣红裳  

五方之黄:唐太宗的赤黄常服  

五德五色:宋徽宗的五色国运  

意乖五色:元代倪瓒的水墨山水  

清雅素色:晚明文震亨的色彩偏好  

民间色彩:清代年画的吉祥之色   


TOP书摘

以绘画记录重大历史场景,《步辇图》就是其中之一。《步 辇图》所记录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 禄东赞代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帝求亲的历史事件。此图是否为阎立本真迹尚有争议,即使不是出自阎立本手笔,也是宋之前的摹本,很好地保存了原画的特点,是历史场景的真实记录。

《步辇图》是一幅典型政治主题的绘画,体现万国来朝的帝王尊荣。画面分为两部分,画面的右边是重心,身着黄袍的唐太宗威严而和蔼地坐在步辇之上,被九个侍女所簇拥,寓意九五之尊。左边三人拱手而立,非常恭敬而虔诚地面向前方的皇帝。以距离皇帝由近至远,从右至左依次为:红衣的礼部官员,花衣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白衣的通译者。整个画面色彩对比相当鲜明,很好地体现了服色上的等级尊卑。《步辇图》的主题中心是皇帝,在图中,唐太宗身着常服。按照唐制,自贞观以后,若非元日、冬至、上朝之日,又或者是大型祭祀活动,皇帝一般穿着常服。

唐代皇帝的常服样式,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 皇帝 ) 其常服 ,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皆起自魏、周, 便于戎事。文献中的记载,与《步辇图》中一致。《步辇图》中皇帝的赤黄袍衫颜色暗淡,这应该是绘画颜料褪色的问题。 《步辇图》中礼仪官员在描绘时使用了朱砂,千年之后, 颜色不变,在图中相当突出。据考,《步辇图》中礼仪官员为 礼部侍郎,官阶四、五品,根据唐朝服色制度的规定,贞观四年前,四、五品官员服用朱色;贞观四年到大和六年 , 四、五品官员服用绯色;大和六年后,四、五品官员再次服用朱色。《步辇图》为贞观十五年的事件,按唐制,所服为“绯色”。(包铭新等《唐代礼官服色考——兼论〈步辇图〉的服 色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 年第 5 期,第 121 页) 以服饰来区分社会地位,几乎是人类文明的普遍特点。正如学者所说:在较高的文明阶段里,身体装饰的一个重要职务:那就是区分不同的地位和等级。([德]恩斯特·格罗塞 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81 页)帝王的服色显然是等级社会最令人关注的内容,尤其是历代帝王专用的服色,包涵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中国传统色彩最神秘的存在。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80

开  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3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