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

作  者:常建华

出 版 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定  价:118.00

I S B N :978750087435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传统文化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为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建华的古代社会史研究力作。

 

本书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整理了有关岁时节日的文献资料,力图更准确、细致、系统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汉族岁时节日的基本面貌,并提出一些新说。

书名中的“古代”包括清朝后期,实际上本书叙述的是中国传统时代的岁时节日。

作者力求将本书写成具有普及性能够雅俗共赏的著作, 因此尽量避免大段引用资料,凡引用历史资料一般只在文中说明作者、书名,不做详细注释。

本书配有较多的图像资料,既便于读者理解正文,同时也使本书更加生动有趣,希望给读者带来愉悦、轻松的感觉。

 


TOP作者简介

常建华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明清史。

主要著述:

《日常生活的历史学》

《观念、史料与视野》

《社会生活的历史学》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学》

《宋以后宗族的形成及地域比较》

《明代宗族研究》

《朝鲜族谱研究》

《宗族志》

《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

《清朝大历史》

……

主编《中国乡村社会史名篇精读》《中国城市社会史名篇精读》《中国日常生活史读本》《中国社会史经典精读》《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分省辑刊》等;合编《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中国宗族》等;发表论文、综述、书评、随笔等330余篇。


TOP书摘

浴佛与腊八节

今传《荆楚岁时记》有“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史记·陈胜传》有‘腊日’之言,是谓此也”,及逐疫“沐浴转除罪瘴”。而《太平御览》卷二七引《荆楚岁时记》则有“十二月八日沐浴转除罪瘴”一条。实际《史记·陈涉世家》原文作“腊月”,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推断《荆楚岁时记》开始是“十二月为腊月”, 后来混入了“十二月八日沐浴转除罪瘴”的“八日”,后人据此把腊月改成了腊日。这样一来,造成人们把后世腊八节混同于腊日节。

“十二月八日沐浴转除罪瘴”原本是佛教故事。后汉安世高译《温室经》中载佛劝人供养设浴洗佛,不过并未特意指明腊月八日。北魏凉州沙门慧觉等所译《贤愚经》记载,十二月八日佛主战胜六师后,六师“惭此重辱,投河而死。六师徒类,九亿人众,皆来归佛,求为弟子”。另外《譬喻经》记载归佛的“外道”向佛说:“佛以法水洗我心垢,我今请僧洗浴以除身秽,仍为常缘也。”由于佛经的上述说法,佛教寺院十二月八日有洗佛之举。《荆楚岁时记》所载,十二月八日沐浴已不仅限于僧众而广泛流行于民间(夏日新《腊日与腊八》,提交中国社会史第六届年会论文,1996年重庆)。也说明南朝梁时,腊日习俗受到佛教的影响,有沐浴之举,并且人们把它同逐疫联系起来。腊日本来不太固定,被置于八日始于此。

唐宋时期仍有上述浴佛之俗。孟浩然《腊月八日于郯野石城寺礼拜》一诗谓:

 

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

下生弥勒佛,四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从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反映的正是唐代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浴佛的情景。伯希和藏敦煌文书二七一载:“十二月八日何谓?其日沐浴,转瘴除万病,名为温室浴,于今不绝。”在唐人看来,十二月八日是佛教沐浴之日。北宋时代十二月八日浴佛仍盛行,《东京梦华录》说:“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

北宋时代十二月八日兴盛的重要风俗是吃腊八粥。前引《东京梦华录》接着说:寺院“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不仅寺院,民间也吃腊八粥。此俗相当流行,寺院已经把十二月八日叫作“腊八” (《梦粱录》卷六)。据《武林旧事》记载,可知南宋时代杭州寺院和民间的腊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制成。腊八粥又叫作“七宝五味粥”。清人李福《腊八粥》诗谓:“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清嘉录》卷一二) 可知七宝是指制作粥的材料,而五味是说加以各种香料“五味俱全”。

 

为何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呢?佛教把十二月八日作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日。据说此前的六年苦行中,每月仅食一麻一米, 还说一牧羊女以大米奶粥救了濒临死亡的释迦牟尼。佛门子弟腊八成道节施粥宣传佛主苦行修道。从《东京梦华录》可知,佛教寺院是在作浴佛会的同时送粥与门徒。十二月八日最初本是浴佛之日,送腊八粥是后来才加上的,显然是为了宣传佛教争取信仰者。因施粥在腊月八日,所以称腊八粥。以至后来浴佛竟被施粥所掩,人们以吃腊八粥作为腊八节的内容。这种结合在元代已经形成,当时北京“宫苑以八日佛成道日,煮腊八粥”。(《析津志辑佚·岁纪》)不见浴佛之说。至明代,崇祯浙江《乌程县志》记载:“僧尼以白米和胡桃、榛松、枣栗之类作粥,名为腊八粥,遍送诸檀越,举念佛会。”浴佛会代之以念佛会。

民间在北宋时代,都人已于腊八煮粥而食。元代大都“士庶有力之家,丰杀不同,馈送相尚”。(《析津志辑佚·岁纪》)明清时期食腊八粥风俗更深入农村,进一步普及。从明代的地方志看,几乎全国各地民间均有腊八节,人们自作腊八粥。南北方的腊八粥因物产和饮食习惯不同而有差异,如嘉靖《隆庆志》记载:“用黍稷稻粱米杂之以豆,并枣、栗、核桃仁等物,煮粥食之。”典型地反映了北方腊八粥的食物构成。江南地区则于果品之外,要在粥中加些肉脍、姜桂等。民间除自食腊八粥外,亲朋间互相馈送,一些城镇村落要施粥济贫,个别地方还施粥僧寺,同宋代相比,施粥的授受关系倒过来了。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592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9.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