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历史十五讲(典藏版)
中国历史十五讲(典藏版)


中国历史十五讲(典藏版)

作  者:张岂之 主编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 书: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典藏版)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定  价:108.00

I S B N :978730131686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用平易的语言讲述了从盘古开天地中国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重点是中国古代史。十五讲内容包括:文明的起源、朝代更替、汉唐清盛世的透视、古代交通、外来文明、民族关系、古代的政治法律选官制度、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军事思想与制度、社会生活、思想演变、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史、近代史、共和国史等。叙事简明,重点突出,便于读者尽快了解中国历史。

TOP作者简介

  张岂之,西北大学名誉校长,长期从事中国历史、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曾与侯外庐、邱汉生共同主编《宋明理学史》,主编《中国思想史》《中国儒学思想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等。

TOP目录

修订版序

序 

第一讲 中国文明起源的科学探索

第二讲 中国古代社会与朝代更替

第三讲 汉代、唐代、清代“盛世”的透视

第四讲 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

第五讲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选官和法律制度

第七讲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第八讲 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制度

第九讲 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第十讲 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 

第十一讲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 

第十二讲 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三讲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考 

第十四讲 中国近代历史的新课题 

第十五讲 共和国探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TOP书摘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京大学发起,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一套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全套书系计划出版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第一、二批近50种将在2004年内出齐。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出任这套书系的编审委员会主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任执行主编,来自全国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主持各书的撰写。到目前为止,这是同类普及性读物和教材中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编撰阵容最强的丛书之一。

  本书系的定位是“通识”,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趋势。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造就更多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许多大学都在调整课程,推行学分制改革,改变本科教学以往比较单纯的专业培养模式。多数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都已经规定和设计了通识课(通选课)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之外,选修一定比例的外专业课程,包括供全校选修的通识课(通选课)。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学校虽然在努力建设通识课,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缺少统一的规划,到底应当有哪些基本的通识课,可能通盘考虑不够;课程不正规,往往因人设课;课量不足,学生缺少选择的空间;更普遍的问题是,很少有真正适合通识课教学的教材,有时只好用专业课教材替代,影响了教学效果。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学这方面情况稍好,其他普通的大学,特别是理、工、医、农类学校因为相对缺少这方面的教学资源,加上很少有可供选择的教材,开设通识课的困难就更大。

  这些年来,各地也陆续出版过一些面向素质教育的丛书或教材,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到底应当如何建设好通识课,使之能真正纳入正常的教学系统,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许多学校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从2000年开始,由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发起,联合了本校和一些兄弟院校的老师,经过广泛的调查,并征求许多院校通识课主讲教师的意见,提出要策划一套大型的多学科的青年普及读物,同时又是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这项建议得到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的支持,并由他牵头,组成了一个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相当影响力的编审委员会,实际上也就是有效地联合了许多重点大学,协力同心来做成这套大型的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历来以出版高质量的大学教科书闻名,由北大出版社承担这样一套多学科的大型书系的出版任务,也顺理成章。

  编写出版这套书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全国各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源,通过本书系的编写、出版和推广,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通识课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中,使这一类课程的学科搭配结构更合理,更正规,更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从而也更方便全国各大学设计和安排这一类课程。

  2001年年底,本书系的第一批课题确定。选题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知识结构的需要,也参考了一些重点大学的相关课程安排。课题的酝酿和作者的聘请反复征求过各学科专家以及教育部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并直接得到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第一批选题的作者当中,有一部分就是由各大学推荐的,他们已经在所属学校成功地开设过相关的通识课程。令人感动的是,虽然受聘的作者大都是各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不少还是学科带头人,科研与教学工作本来就很忙,但多数作者还是非常乐于接受聘请,宁可先放下其他工作,也要挤时间保证这套书的完成。学者们如此关心和积极参与素质教育之大业,应当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本书系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本书系每一种选题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因此对这套书作者的要求很高。我们所邀请的大都是那些真正有学术建树,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又能将学问深入浅出地传达出来的重量级学者,是请“大家”来讲“通识”,所以命名为“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其意图就是精选名校名牌课程,实现大学教学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子能够通过这套书,亲炙名家名师课堂。

本书系由不同的作者撰写,这些作者有不同的治学风格,但又都有共同的追求,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本书系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

  本书系的拟想读者主要是青年,适合社会上一般读者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性读物;如果用作大学通识课教材,教员上课时可以参照其框架和基本内容,再加补充发挥;或者预先指定学生阅读某些章节,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把本书系作为参考教材。

  本书系每一本都是“十五讲”,主要是要求在较少的篇幅内讲清楚某一学科领域的通识,而选为教材,十五讲又正好讲一个学期,符合一般通识课的课时要求。同时这也有意形成一种系列出版物的鲜明特色,一个图书品牌。

  我们希望这套书的出版既能满足社会上读者的需要,又能够有效地促进全国各大学的素质教育和通识课的建设,从而联合更多学界同仁,一起来努力营造一项宏大的文化教育工程。

 

修订版序

  《中国历史十五讲》一书于2003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至今已有11年。承读者厚爱,北大出版社关心,此书得以多次印刷,为中国历史知识的普及做出了一定贡献。

  此书的执笔者们在这十多年的时光中,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有不少新收获,深感对他们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执笔的部分需要有所深化和补充,提出了对此书加以修订的要求。还有责任编辑刘方几次提出修订建议。于是,此书执笔的专家们于今年(2014)春开始了修订工作,6月中旬结束。我读了修订稿后,有以下感受:

  参加此书撰写的史学家们将他们撰写的部分仔细加以审定,改正错处,补充不足,厘清模糊处,审核论断待议处,同时又核对了引用的历史资料是否准确。经过这番努力,现在的修订稿在质量上又有了提高。显然,修订已出版的书并不只是文字上的修修补补,重要的是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表述有所深化。由此我想到,一本有销量并为读者喜欢的人文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在出版数年后,由作者们加以修订,非常必要。

  在修订中会遇到书的篇幅是否会增大的问题。普及读物字数应有一定的限制,鸿篇巨制与“普及”并不相容,因而理想的修订应当是使书的质量有明显提高,同时在篇幅上又要尽量保持原貌,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中国历史十五讲》的作者们经过提炼、压缩,不但书的质量上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全书篇幅和原初基本相同。

  我希望原先读过《中国历史十五讲》的朋友们再来读读修订本,将初版与修订版加以比较,把读后的意见通过北大出版社告诉我们,使我们撰写者能从中受到教益。我们怀着真诚之心,为修订此书付出了精力,如果读者朋友们喜欢这本书,将是对我们的最好报答。

  本书修订,王子今教授协助我做了许多工作,谨此致谢。

  张岂之

  2014年6月15日

 

  北京大学出版社约我写《中国历史十五讲》是在2002年1月中旬,要求有科学性又有可读性,适合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朋友们阅读。这个倡议很好,大学生(不论是哪个系)有一些关于祖国历史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市面上可以购到的关于中国历史的学术著作,有的是多卷本,分量很大;有的是精深的专著,大学生读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如果能写出深入浅出、篇幅不太大的中国历史读物,那肯定会受到大学生和读者们的欢迎。基于这样的共识,我很快就和北大出版社签了约。

  写出这样一本书并非容易的事。如果写得“浅入浅出”,就没有什么意思,不如不写。如果“深入”了,但是不能“浅出”,这就背离了这本书的初衷,仍然不行。还是努力去做吧。首先不能不仔细研究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哪些专题,这直接和书的质量相关联。我翻阅了一些历史著作,也在大学生中做了一点调查研究,在同年2月便拟出了15个专题:中国文明起源的科学探索;中国古代社会与朝代更替;汉代、唐代、清代“盛世”的透视;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制度;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考;中国近代历史的新课题;共和国探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我想,这样15个专题也许可以概括中国历史最主要的内容。由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资料丰富,大学生和读者们对古代史接触较少,因此在专题中古代的内容占的比例大些。至于中国近现代史,由于中学讲得较多,在大学其他课程如政治理论课中也含有中国近现代史的若干内容,可以适当精简一些。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特别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课题需要比较充分地加以阐述。

  写中国历史用专题叙述的方法,以往并不多见。书名是《中国历史十五讲》,这就决定了必须按照专题去写。当然,专题内容的叙述应当注意历史的顺序,因为这毕竟是一本写历史的书;历史必须要有时间观念,否则读者就看不清历史演变的轨迹。那么,在这15个专题中有怎样的中心内容?我想可以这样表述:通过历史看文明的价值;通过文明看历史的演进。一部中国历史实际是一部中国文明史。具体来说,这是中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演进历史。我们想在这本书中贯串这样的中心思想,是否已经做到或者已做到几分,这是要请读者朋友们来回答和评判的。有了这样的思路,才能够把15个专题融合成一本有相同体例、有同样文字风格和叙述方法的书。

  有了专题,需要有执笔者。我邀请了几位专家,他们在大学有多年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经验。按照上述的中心思想和专题要求,分别起稿的情况是:第一讲 执笔者王子今教授、第二讲 张岂之教授、第三讲 刘文瑞教授、第四讲 王子今教授、第五讲 杨圣敏教授、第六讲 刘文瑞教授、第七讲 王子今教授、第八讲 范立舟教授、第九讲 方光华教授、第十讲 张岂之教授、张茂泽副教授、第十一讲 李生龙教授、第十二讲 方光华教授、第十三讲 李生龙教授、第十四讲 陈国庆教授、第十五讲 杨先材教授。

  除第十五讲外,其他各讲都经过反复修改,程序是:我看了初稿以后提出修改意见,请执笔专家考虑修改。再读改稿,如觉得需要进一步修改,则不由执笔者,而由我和刘文瑞、方光华教授一起修改,最后由我定稿,因此书稿的质量我应当负主要责任。在写作和修改中,某一专题中若干部分的改写,甚至整个一讲重新写过也是有的。这样的实践使我和参加执笔的教授们都深深感到写一本“深入浅出”的书是有很大难度的,我们虽然努力要将书写好,使读者愿意而且能够读下去,但是由于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缺点,请读者朋友们加以批评指正。

关于本书的插图,我想再说几句。插图有助于读者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本书插图的来源是:

  ① 《中华古文明大图集》,韩国大宇集团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

  第一部《始祖》

  第二部《铸鼎》

  第五部《社稷》

  ② 《华夏之路》,中国历史博物馆编,朝华出版社1997年。

  第二册 战国时期至南北朝时期

  第三册 隋唐至两宋时期

  ③ 《汉阳陵》,陕西考古研究所编,重庆出版社。

  所有图片由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惠明同志扫描,谢谢。

  张岂之

  2002年10月1日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524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79.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