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
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


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

作  者:唐虔 著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定  价:88.00

I S B N :978752171997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政治与军事  >  政治人物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家族与百年中国的故事、一个人与共和国半个世纪的千般沉浮,一个中国人25年来站在国际舞台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出身于一个五代海归家族,在这本书中,作者生动讲述了自己在清华园的快乐童年、“上山下乡”的艰苦岁月、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改革开放之初考取研究生并公派留学加拿大的个人经历。他的事业起步从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开始,在经历了使馆外交官、回国到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任职后,他来到了法国巴黎,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名国际公务员。

  作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5年的工作生涯中,从一名高级项目专家屡次升迁,成为负责教育的助理总干事,并作为中国政府提名的候选人参与竞选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

  ? 如何进入国际组织工作,一名国际公务员的职场进阶之路以及国际化人才的素养;

  ? 国际组织内部的运作图景,以及背后风起云涌的大国较量;

  ? 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些台前幕后的故事;

  ? 总干事竞选,微妙的多边外交与背后的ding级国际政治博弈;

  ? 细说全球“全民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和人才。

 

TOP作者简介

  唐虔,在清华园长大,1968年从清华附中到晋西北农村插队,1973年进入山西大学学习。1978年考取研究生和国家公费留学资格,次年赴加拿大温莎大学留学,获得运动生理学硕士和生物学博士学位。

  1985年进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先后任二秘、一秘,从事中加高等教育交流和留学生管理工作。1989年回国,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后改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司综合处长,1992调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93 年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工作,先后担任教育部门职业技术教育处处长,中等、科学与职业教育司司长,行政办公厅主任,基础教育司代司长,副助理总干事。2010 年起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成为该组织教育领域工作的总负责人(职级相当于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其间曾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局代局长和人力资源管理局代局长。

  2017 年曾作为中国政府提名的候选人参与竞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任总干事。2018 年退休。

 

TOP目录

序言一 潘基文? /?007

序言二 松浦晃一郎? /?009

序言三 伊琳娜·博科娃? /?013

前 言? /?019

 

第一篇? 一步一个脚印的 25 年?

第 1 章? 又到巴黎:成为联合国官员 003

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门? ? 0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瞥? ? 005

一波三折的竞聘? ? 008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 013

第 2 章? 啼声初试:终于站稳了脚跟 ? 016

积极进取,三年后当了处长? ? 016

初次主持国际谈判? ? 018

奠定声望的国际职教大会? ? 020

联合国官员在巴黎? ? 025

第 3 章? “压舱石”:教育部门的大管家 ? 034

无意中介入了总干事选举? ? 034

中国终于有了一个教育部门的司长? ? 040

从业务到管理:转任办公厅主任? ? 044

八年办公厅主任:什么都管的大管家? ? 048

教育部门的“改革”震荡? ? 056

管控危机,逐渐恢复平静? ? 066

第 4 章? 再上层楼:教育“掌门人” ? 072

颇具戏剧性的总干事选举? ? 072

激烈竞争,获任教育助理总干事? ? 074

一朝权在手,便把战略定? ? 082

美国不缴会费,我们怎么办? ? 088

第 5 章? 潜心治理:需审时度势 ? 099

人是最重要的资源? ? 100

整顿学校 / 教育机构网络项目? ? 102

未竟全功的教育研究所治理改革? ? 104

几次全局性改革之得失? ? 111

能者多劳,受命兼管两个关键部门? ? 124

第 6 章? 从“忍”到“虎”:国际组织中的为官之道 ? 136

当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 ? 136

用人之道:鼓励为主? ? 138

处事之道:温良恭俭不能让? ? 145

不同文化的碰撞:沟通的艺术? ? 147

与会员国打交道:儒雅与霸气? ? 150

我认识的三位总干事? ? 157

 

第二篇? 在全球教育的舞台上?

第 7 章? 2030 教育发展议程:那些台前幕后的故事 ? 173

历史的回顾? ? 174

全民教育运动焉能半途而废? ? 177

主导全球磋商? ? 179

迈出第一步? ? 183

“青史留名”的马斯喀特会议? ? 187

“议程”的初步建议出炉? ? 190

第 8 章? 巅峰之作:2015 世界教育论坛 ? 193

需要一次“全球教育峰会”? ? 193

煞费苦心选择韩国? ? 195

开幕式隆重但《仁川宣言》起草艰难? ? 200

未尽的挑战? ? 210

第 9 章? 推动合作:为全球教育指方向、定规则、寻支持 ? 217

潮起潮落的“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计划”? ? 218

推动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晤机制? ? 221

解惑大学排行榜? ? 224

《反思教育》报告提出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 227

历时八年制定“学历学位互认全球公约”? ? 233

热心教育事业的第一夫人们? ? 239

第 10 章? 多彩世界:访问会员国纪事 ? 247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平何日到来?? ? 247

沙特阿拉伯:面纱之后的石油王国? ? 250

克里米亚:一个美丽的地方? ? 252

阿富汗:聚焦战后重建? ? 255

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之后? ? 258

叙利亚:祈盼和平? ? 262

俄罗斯:不容小觑的伟大国家? ? 265

日本:皇太子德仁夫妇印象? ? 270

古巴:我的朋友当了国家主席? ? 273

第 11 章? 三八线上:为了朝鲜半岛的和平 ? 280

初访平壤揭开神秘的面纱? ? 282

平壤计算机教师培训中心? ? 288

穿梭外交,韩国捐赠教科书印刷纸? ? 292

韩国赠送印刷机,促成朝韩直接接触? ? 299

三八线上的感慨? ? 302

第 12 章? 国际谈判:一个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 310

研究所原来是个德国的基金会? ? 310

员工遣散补偿金之争? ? 312

研究所变身、正名? ? 314

德国大使气急败坏? ? 316

“东道国协议”的波折? ? 319

后来的事情? ? 323

 

第三篇? 中国人与国际组织?

第 13 章? 还是政治:1997 年的一场风波 ? 329

“新闻自由奖”激怒中国? ? 329

中国凌厉反击,总干事马约尔饱受压力? ? 330

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indd 4 2020/7/16 10:18:50

提出建议,助双方打破僵局? ? 332

马约尔致信,中国给了他台阶? ? 334

鲍尔访华,关系终于正常化? ? 336

第 14 章? 创造双赢:推动教科文组织与中国的合作 ? 339

中国要当“深度参与者”? ? 339

幕后推手? ? 341

“黄金八年”? ? 343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348

“强者立规矩,弱者讲包容”? ? 351

国际组织里应该有更多中国人? ? 353

第 15 章? 竞选总干事:一场顶级国际政治博弈 ? 359

中国顺应期望,提名候选人? ? 360

无情的竞争? ? 365

精心准备的面试? ? 368

难忘的拜票之旅? ? 372

媒体和舆论场? ? 396

转折与结局? ? 400

一场顶级的国际政治博弈? ? 403

 

第四篇 千般沉浮:我的人生经历(1950—1993)?

第 16 章? 书香门第:从清华园到“上山下乡” ? 409

唐氏家族,五代海归? ? 409

清华园里的幸福童年与动荡的年代? ? 416

“上山下乡”,黄土高原去喂牛? ? 418

“群众推荐”上大学? ? 422

第 17 章? 命运转折:从黄土高原到枫叶之国 ? 425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425

“枫叶之国”的留学生活? ? 431

获得博士学位,何去何从? ? 438

第 18 章? 人生转轨:从生物学博士到外交官 ? 442

学者变身外交官? ? 442

教育交流显身手? ? 447

做留学生与国家之间的桥梁? ? 448

第 19 章? 回国从政:从京官到地方官 ? 454

回国进入国家部委? ? 454

参与国际交流? ? 455

外派陕西当了省科委副主任? ? 457

匆匆离去留下几多遗憾? ? 459

 

后 记 / 463

 

TOP书摘

前 言

  2018 年 3 月 2 日是个星期五,这是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时间已过,前来话别的众多同事也已经散去。我一个人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对面不远处埃菲尔铁塔闪烁的灯光,心中既有“功成身退”的轻松感,也有几分不舍之情。

  就在这天下午,在巴黎总部大楼的执行局会议厅,我最后一次以联合主席的身份主持了“教育 2030 议程全球指导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闭幕式。会议的正式议程结束后,来自教科文组织的会员国、联合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委员们纷纷发言,对我八年来领导这个委员会对推动全球全民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对我领导教科文组织教育部门在确立“2030全球教育议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予以极高的评价,热烈的掌声此时仍然回荡在我的耳边。我想,这应该是我在教科文组织工作 25 年后最好的谢幕方式了。

  我出身于中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清代迄今,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这个出自广东中山(今珠海)唐家湾的唐氏家族已经有五代人曾留学西方国家,并且都在学成之后回到中国报效祖国,算是一个融合东西方文明传统和浓厚家国情怀的家族。与我的前辈一样,我成年以后也有机会长期接触与感知西方文明与文化,而且服务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的初心从未改变。

  我是与共和国同龄的那一代人,这是因时代的变迁而命运坎坷的一代人。我有一个在清华园中度过的幸福童年,自幼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熏陶。年轻时恰逢“文革”,从北京去山西农村插队,体验到人生的艰难。后来又得益于改革开放,被国家公派到加拿大留学,从此命运得到改变。学成后先是做外交官,接着在国内的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从政,直到 1993 年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工作。在那里屡次升迁,最后八年担任了教育部门的最高官员——教育助理总干事(这个级别在联合国机构内相当于联合国助理秘书长)。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些年,我有机会访问过五大洲 100 多个国家,会见过 150 多个国家的教育部长,与他们探讨世界教育发展之路。教育是人民摆脱贫困和消除战争根源的一个利器,这是这些教育决策者的共识,也是我奉行的理念。我一直坚信,只有在全球实现全民教育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知识、有文化,有社会责任,能够包容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公民,才能够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我在教科文组织经历了三位总干事,这也可以说是我在世界教育的舞台上发挥不同作用的三个阶段。来自西班牙的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Federico Mayor)于 1993 年招聘我进教科文组织。从那时起到他 1999 年卸任的六年中,我在教科文组织中崭露头角,开始“参与世界教育”。来自日本的松浦晃一郎(Ko?chiro Matsuura)从 1999年到 2009 年做了十年总干事,在此期间,我作为教育部门的二把手辅佐了多位助理总干事,可以说是我在“助力世界教育”。第三个阶段是从 2009 年到 2017 年来自保加利亚的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担任总干事这八年,我被任命为教育助理总干事,领导这个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国际教育舞台上发挥了主导作用,或可称为“主导世界教育”的阶段。

  在这八年中,我带领我的团队,为教科文组织的会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各种支持和引导,成为它们的可靠伙伴。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领导了国际社会确立“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教育目标的磋商,使教科文组织重返主导全球教育发展方向的中心地位,以“教育以育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理念推动全球教育前行。

  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国际组织官员,多年来我一直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有力支持。我也做了许多增进中国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对双方都有益的开创性工作。2014 年 3 月习近平主席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历史性访问将双方的合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可以说,博科娃总干事当政的这八年是教科文组织与中国合作关系的“黄金八年”,我也有幸为此做出了贡献。

  2017 年初,我荣幸地被中国政府提名,参与竞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11 任总干事职位。尽管最终没有获得成功,但这是这个意识形态色彩极强的联合国机构成立七十余年来,中国政府第一次推荐自己的公民竞争其最高职位,显示了中国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雄心,而有机会亲身参与这样一场顶级国际政治博弈也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难得经历。 

  我无意把本书写成一部教育专著,教科文组织这几年来在教育方面有目共睹的成就与众多的专业出版物所展示的就是我的全球教育理念。我尝试把这些年来从中层官员一步一步升到权力仅次于总干事的经历,以及在不同岗位上的一些重要工作的决策过程和发生在台前幕后的故事披露出来。这些年我有机会在全球的体系中观察中国的发展,也有机会到许多国家访问考察,我想这些独特视角的观察与体验也是值得与读者分享的。读者也可以从我的这些经历中体会到中国的全球外交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思考应该如何凭借国家的整体实力,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人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利益与世界强国共舞。

  全书共分为四篇,前三篇是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历。第一篇“一步一个脚印的 25 年”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从进入教科文组织开始,直到最终执掌教育部门的过程。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国际组织的运行机制和我所感悟到的国际组织中的“为官之道”。第二篇“在全球教育的舞台上”择要讲述了在我的领导下,教科文组织对全球教育的发展与合作做出的主要贡献,以及我亲身经历的一些重要事件。第三篇“中国人与国际组织”则讲述了我对于中国人在国际组织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的实践与思考。最后一篇“千般沉浮:我的人生经历”讲的是我在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前的经历。这些经历与历练也可以说是成就我后来的事业不可或缺的基础。

  常有年轻人问我,在教科文组织 25 年的职业生涯有什么“秘诀”吗?我要说,做人做事皆融合东方传统文化之隐忍与包容和西方文化之直率与霸气,是我能够在国际组织中生存与成功的法则。

  我当年工作中认识的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让我甚感荣幸。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时的两位“老板”,曾经担任总干事的松浦晃一郎先生和伊琳娜·博科娃女士也分别为本书写了序,他们两位多年来对我的关爱与友谊让我心存感激。教育界前辈顾明远先生为拙作写了推荐词,与有荣焉。

  感谢清华大学的谢喆平教授对本书撰写工作提出的许多宝贵建议,以及本书的编辑何烨女士为成书所做的大量工作。还要感谢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的李铭主任和韩蔚副主任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

  夫人黄湘和女儿唐宛枫是书稿的第一读者,她们总会给我客观而直率的意见。更重要的是,没有她们的坚定支持,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事业取得的任何成功都是不可能的。

希望读者们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享受到乐趣。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500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纯质纸

加载页面用时:8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