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国格局: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大国格局: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大国格局: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作  者:于洪君 著

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1156316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从各种乱象中看清实质,从历史的维度中把握规律。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TOP作者简介

  于洪君,曾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特命全权大使,现为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研究现代国际关系、世界政党政治和当代中国外交。

  主要著作有《丰碑与警示:20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改革与创新: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大国担当》《新型政党关系与新时代中国政党外交》《与世界同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范式》等。

 


TOP目录

第一篇 新中国外交重大事件:回眸与思考

新中国是如何“另起炉灶”搞外交的

中苏建交并结盟是新中国第一大外交成果

新中国决定抗美援朝的国际背景与战略考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提供给国际社会的第一份公共产品

中缅两国是如何解决边界问题的

邓小平处理中美关系的战略思维与外交技巧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正常化始末

改革开放初期中朝关系的调整与发展

中越两国圆满解决陆地边界和北部湾问题

中古关系:从曲折生变到肝胆相照

党的对外工作:全面调整与持续创新

第二篇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与行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

应对国际关系新变化打造大国外交新格局

沿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奋力前行

当前国际关系新变化与中国外交新举措

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应对世界格局深刻变革

观察国际关系要秉持理性思维和科学态度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为人类社会做出独特贡献

第三篇 应对周边环境嬗变,坚持睦邻友好外交

中国和平崛起要营造良好周边环境

中俄关系既是睦邻友好楷模又是大国协作典范

南亚外交应当更具进取性、开放性与合作性

推动构建东北亚发展与安全共同体势在必行

第四篇 美国霸权主义的演变与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

中美矛盾根深蒂固维持竞合势在必行

处理中美关系:既反强权政治又谋平等合作

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大变局中的最大变数

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仍然不可或缺

中美两国应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寻求合作

第五篇 “一带一路”建设与文明互学互鉴

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路径

互联互通是融合发展与共同繁荣的现实路径

产能合作:“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重要引擎

……

第六篇 打造新型合作范式,推进多边主义外交

第七篇 把握世界变革大势,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跋: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历史路径与现实选择


TOP书摘

序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波澜壮阔,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各国的专家学者,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专家学者,对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制度设计,包括新中国的外交理论和实践,历来见仁见智,观点各异。

  如今,国际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战略格局和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态势早已今非昔比,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在这种形势下,由于人们观察问题的立场和利益不同,判断是非的视角与方法不同,对中国的发展进步和中国的外交进程,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不过可以肯定,有这么几点共识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这就是,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在全面融人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深刻改变自己,同时也广泛地影响外部世界;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是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引擎。

  国际上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广泛认知和共识,主要原因在于: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虽然错综复杂,跌宕不定,有时甚至出现曲折和反复,但总体上看,新中国遵循了一条从和平立国到和平共处,从和平发展再到和平崛起的健康发展之路。新中国正是沿着这样一条历史路径逐步成长起来,发展起来和壮大起来的。始终不渝地恪守并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严格遵守普遍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精神,是新中国处理国际事务、发展对外关系始终不渝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众所周知,早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就已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就是在“保持世界和平,互相尊重国家的独立和平等地位,互相增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及友谊这些基础之上,同各国建立并巩固邦交,解决一切相互关系问题”。

  1949年6月,新中国诞生在即,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上表示:“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新中国愿意同外国政府“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时,毛泽东旗帜鲜明地向各国政府阐明了这一原则立场。

  诚然,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东西方冷战已经发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孤立政策,新中国政府实行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政策,并且通过与苏联结盟,在发展与安全两大领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外部支持。但另一方面,新中国并没有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期望完全寄托在苏联身上。努力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小环境,积极争取和平友善的国际大环境,始终是新中国对外交往的核心任务和重要目标。

  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并未满足于同苏联和东欧各国共处同一阵营,而是很快同朝鲜、蒙古、印度、缅甸等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同瑞典、瑞士、英国、荷兰等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建立不同形式和级别的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国联合印缅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亚非国家共同创立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为维持地区稳定,争取世界和平,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60.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