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食育在中国2019
食育在中国2019


食育在中国2019

作  者:刘晓洁

出 版 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11010012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饮食文化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食育是一种以食物为纽带开展的教育,告诉人们“吃什么、为什么吃,怎么吃?”本书共分4部分,包括食育的提出、传统文化、国内实践、国外经验。本书图文并茂,从传统文化入手介绍食育的相关概念;梳理汇总我国不同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学校等在食育相关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同时总结国外相关经验,对我国开展科学、系统的食育实践提出建议。本书旨在向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公众等进行食育科普宣传,同时激发更多相关方主动投身到我国的食育实践工作中。

TOP作者简介

刘晓洁,女,主要从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政策研究。自2013年以来围绕中小学食物浪费、中小学食育问题开展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承担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等10余项。共发表论文40余篇,咨询报告13篇,先后获得习近平总书记批示2次,刘延东副总理、韩正副总理、胡春华副总理、孙春兰副总理等批示6次;合作完成软件著作权1个,参与5部著作的编写工作。

TOP目录

第一章 食育的提出
一、食育的概念
二、食育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
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影响
第三章 食育在中国的实践
第一节 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的食育研究与成果传播
一、背景分析
二、研究工作
三、组织不同类型的活动
四、活动亮点及特色
第二节 政府部门:顺义校园的食育模式探索
一、背景分析
二、工作目标
三、顺义校园“2+2+3”食育模式的推进
四、活动成果
第三节 研究中心:中小学“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背景分析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框架
四、课程案例
五、课程亮点及特色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食育推动”计划
一、背景分析
二、活动设计理念
三、开展情况
四、活动亮点及特色
第五节 中小学校:史家小学的食育探索
一、背景分析
二、活动目标
三、开展情况
四、活动亮点及特色
五、活动成果
第六节 中小学校:郝堂宏伟小学的留守儿童食育探索
一、背景分析
二、活动目标
三、开展情况
四、活动成果
第七节 中小学校:潍坊瀚声学校食育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背景分析
二、开展情况
三、研究成果
第八节 行业推动:阿拉小优的食育探索
一、背景分析
二、开展情况
三、未来发展愿景
第四章 食育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日本食育
一、背景
二、内涵
三、推动
四、不同阶段的内容
第二节 美国食育实践与经验总结
一、背景
二、基本情况
三、经验
第三节 瑞典食育概览
一、背景
二、内涵
三、食育事业关涉学校、家庭、社区和政府
四、瑞典学校的食育课程

TOP书摘

民以食为天,食贯穿了人类个体生命的始终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个进程。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把简单的事情称作“小菜一碟”,把稳定的工作称为“铁饭碗”,把失业称作“没饭吃”……可见饮食这件事已经渗透进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点滴,人与食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与食物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传统的关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人依赖食物生存,获取能量与营养。无论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还是当下的现代化社会,食物都是人类生存无可替代的物质基础,人的生命活力因食物的存在得以延续。其次,食物也因多元的烹饪方式与调味风格,以不断翻新的形态口味出现,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伴随烹饪方法与口味的分化,诞生了多种菜系,这些独具特色的菜系除丰富食物种类花样之外,又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再次,人们还常常发动智慧为食物赋予新颖浪漫的名称,使其拥有超越味觉的深刻内涵。如“年年有余”“早生贵子”这样的名词通过谐音为食物赋予了美好的象征意义,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望。
人类依托食物生存,不同的食物承载并传递特定的人类文明;食物因人类活动得到种类的丰富与内涵的升华,其意义超越了食材本身,上升到文化与文明的高度。随着时代的进步、文明的演变,人类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从Z开始以求生为目的的被动觅食,到现在追求营养搭配全面健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人和食物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吃与被吃”,而是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需要文化背景与知识的支撑和理性的决策。当社会发展进入越来越快的更新迭代时期,有关食物的产业革新、技术创新、烹饪方法等层出不穷;许多与食物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应运而生,如青少年体质下滑、食物浪费、食品安全危机、粮食安全挑战,等等。这些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应对食物危机及其相关问题,处理好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中国已经及时从国家政策层面作出了宏观反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等工作任务;《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引导、科学发展、创新融合、共建共享的原则,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到2030年,实现营养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营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在降低人群贫血率、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学生超重肥胖率、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知识普及率等具体指标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和改善等目标。作为人与食物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观念与行为变化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变化。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引导民众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处理好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有关食物的教育(食育)应运而生。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29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简体)

加载页面用时:93.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