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股惑:百年中国股史的九个瞬间1872-1998
股惑:百年中国股史的九个瞬间1872-1998


股惑:百年中国股史的九个瞬间1872-1998

作  者:孙骁骥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5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2071344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个人理财  >  证券/股票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晚清中国,传统商业规则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猛烈冲击。一种全新的商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股票,随之进入国人的生活。人们对于财富与投资的理解,发生了巨变。
  本书以1872年轮船招商局建立为始,以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落幕为终,记述了百年来证券市场在神州大地激荡起伏的历程,对中国股市的演变细节做了全景式呈现。
  股票市场的出现,虽为中国投资者带来了机遇和财富,但投资的高风险也经常让人血本无归。股市的沉浮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市场的历史总是遵循着某种内在的经济规律。
  穿越百年,重现九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从股史中读懂人心。以史为镜,不仅可以领悟日常的投资策略,更意味着开启今人财智的某种可能。

TOP作者简介

  孙骁骥,80后,财经作家,国际金融理财师CFP持证人,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常年致力于经济史和财富管理的研究。“腾讯大家”、“百度百家”、“雪球财经”、“金融界”等媒体专栏作家。著有《购物凶猛:20世纪中国消费史》《致穷: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随笔集《不列颠笔记》等。

TOP目录

目录

自序

 

上篇 晚清股市风云

轮船招商局:“晚清第一股”是怎样炼成的

1883 年的启示:上海的房市、股市为何同时崩盘

橡胶股泡沫:清王朝的最后一场股灾

 

中篇 民国投机往事

金陵投机梦:浮沉于投机市场的民国政要

民国十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潮

孤岛繁荣:战乱年代的上海证券市场

 

下篇 现代股坛忧思录

香港1973 :股市迎来大时代

黑色星期一:黄金的八十年代戛然而止

亚洲金融风暴:一场承前启后的危机

 

结语:走向世界的中国股市

 

附录

 

TOP书摘

在2012 年出版了一部关于英国股市泡沫史的作品后,我便打算继续写作有关中国股票史的书稿,怎奈杂务缠身,这个想法并未立即付诸行动。孰料,此事一经搁置便是多年,以至我担心如再不付诸笔端,恐怕计划要永远延期,成为创作上的遗憾。于是,在2018 年夏秋之季,我强迫自己从繁忙的工作里抽出时间,设立严格的写作时间表并潜心整理资料、伏案写作,一鼓作气将书稿完成。

记得在香港求学之时,我曾埋首阅读中国近现代金融史的诸多历史档案与学术文章,对相关话题的兴趣由来已久。在学术界中,早有不少优秀的经济史学者对中国近现代的股票市场作了深入讨论。然而,在大众阅读层面,关于这个话题似乎还缺少一本论述较为严谨,同时在阅读上兼具通俗性的金融史读物。这种缺失使我感到,以平民化的语言对19 —20 世纪中国股票史进行梳理的工作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这些年来,我会不定期为《凤凰周刊》《腾讯? 大家》《金融界》《雪球财经》等新闻媒体撰写数千字的专栏文章,以特定的历史事件为由头,从晚清时代的轮船招商局为始,至1997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为终,记述百年来中国股票史的片段。这些流传在网络和手机移动端的文章可以被视为书稿在大众传播层面的某种“预演”。

然而,浅尝辄止的媒体文章在内容上难免流于单薄,无法捕捉到诸多的历史细节,也无法对于股票市场的各种现象进行详细分析。中国近百年股市中的各类人物与事件,以及由人物与事件编织而成的复杂关系网,需要数百页文字的篇幅才足以完整呈现。

这种全景式的、具有纵深感的文字呈现,在当下可能投射出何种意义呢?我想,如果说1720 年发生在英国、法国的巨型股市泡沫是人类金融史上“泡沫经济”的源头,那么在相距百余年后的19 世纪末叶,发生在中国的股市风潮,则开启了此后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式股市泡沫”之先河。它深刻地影响了其后中国的历史,尤其是金融史的发展。无论是晚清时期的股市泡沫、民国时代上海“孤岛”的股市泡沫,还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内地复苏的股票市场,我们都能从中窥探到植根于人类金融泡沫源头的某种历史基因。

马克? 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我视这句话为历史写作的一种标准。历史写作者的责任,其实是要从那些散发着霉味的散乱故纸堆中,梳理出历史这部伟大歌剧的“韵脚”。假如作者能够精准地找出这些“韵脚”和“音阶”,并用笔下的文字将这种韵律富有节奏地吟唱出来,如此,读者自然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出多年前写就的歌剧将为今天的听众传达什么重要的信息。

本书并非试图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某种对应的关系。如今大众媒体中流行的“借古喻今式”的写作其实并不高明,以历史上曾发生某事而断言今天必将发生类似之事,在我看来,也属于一种思维上的懒惰。单一的人物或者事件本身什么也说明不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的,乃是事件与事件之间隐秘的内在规律,以及这种规律所植根的社会文化土壤。

人类从古至今的金融史似乎都在诉说相同的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换,人性的贪婪与短视并没有多少不同。但仅用这几个简单的词语解释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金融投机事件,似乎太过粗疏。近百年来的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变革期,传统的政治和商业规则受到了来自西方资本主义的猛烈冲击,中国的传统金融体系自然也不能幸免于这种冲击。我们甚至可以说,受到现代资本主义影响最深远、改变最剧烈的领域之一,恰恰是中国的金融行业。

当传统与现代的龃龉磨合尚处于阵痛阶段,一种全新的商业组织形式——现代股份公司,以及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股票,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国人的日常生活。股份公司和股票市场为清末以来中国的投资者带来了巨额财富。但是,随着财富同时到来的,也包括非理性的投机心态。

投机、欺诈横行的金融市场所暴露的并非仅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人性,它为我们展现出更重要的事实真相是:盲目的乐观和非理性的投机如何影响、左右着这一出真实的金融历史剧里边每一个角色的思考、选择以及行为,从而让众人合力缔造出巨大的金融泡沫并且亲手将其刺破。

近一个世纪中国股票市场发生的故事,将我们的视野引入历史深处:所有国家的股票市场,似乎都不得不经历从不规范到规范、从疏漏百出到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的现代金融市场形成之初,新的制度与法规尚未完全建立,这使得缺乏必要监管的近代金融市场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俨然化身为一个吞噬财富的巨兽,处于财富食物链底端的普通投资者不幸成了它的“猎物”。

此种情景呼应了经济学大师熊彼特(Schumpeter)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担忧:缺乏监管的资本主义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会计欺诈、企业丑闻和监守自盗的行为,这让严重依赖“信托责任”的资本主义金融市场完全背离了资本主义的精髓,成为投机者和赌徒出没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成了让勤劳经营、稳步投资的人们血本无归的“财富熔炉”。

我们今天还有机会逃脱资本市场的“猎杀”吗?答案见仁见智。虽然“改进金融制度”的呼声时常在舆论空间响起,但说到底,呼吁终究是过于廉价的言辞,对于现实社会施加的作用有限。制度与规则,说起来都是十分动听的名词,然而在现实之中,要想建立一个良性的、公平的、保护大众投资者利益的游戏规则又是何其困难。这个制度建设的过程必将受到习惯势力与既得利益的阻挠,绝非朝夕之功。在一个良性的金融市场成为现实以前,更值得我们做的事情其实是潜下心来研究与思考,从中国股票市场近百年来的诸多历史细节之中,尝试探寻金融泡沫的源流。这不仅意味着新知的开启,其对于指导我们在现实中的投资策略,也不无裨益。

我的身份除了是一名财经研究者、通俗书籍的作者以外,也是一名投资者,与千千万万的普通投资者一样,常年在金融泡沫的起落之间辗转腾挪,为了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操碎了心。其间的成败得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立足于现在遍布陷阱与暗流的金融市场,回顾中国百余年来跌宕起伏的股史,今之览者,必将有感于斯文。

是为序。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384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纯质纸

加载页面用时:72.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