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作  者:维舟 著

出 版 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2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305179228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纪实/报告文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家、书评人维舟十余年评论生涯的阶段性总结,精选其解读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三十七篇文章,分为三辑:隐蔽的变迁、观念的起源、故事的讲法。从无根的现代人到由死线组成的人生,再到高科技中世纪,他细致描摹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况;从餐桌上的文化冲突到葡萄酒兑雪碧,他辛辣剖析新老观念的碰撞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从分析广告民族主义、电视国学热等文化现象,到解读《盗梦空间》《飞屋环游记》等流行文化作品,他试图挖掘表面现象之下隐藏的另一套逻辑、意义或阐释。透过维舟敏锐的观察和犀利的评论,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熟悉的文化现象和未经省察的观念,重新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身处的时代。

 

TOP作者简介

维舟

1977年生,上海崇明岛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作家,书评人。自2004年7月起撰写博客,涉猎驳杂,以文史为主,旁及社会学、人类学等。长期为《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等撰写书评,并为《GQ智族》、“腾讯·大家”、澎湃新闻等撰写专栏。已出版散文集《大地上所有的河流》(2014)、长篇小说《无岸之岛》(2019);译著《不由自主的资产阶级》(2013,合译)。

 

TOP目录

第一辑   隐蔽的变迁

时间的拘役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无根的现代人

慢半拍

不再年轻的个人主义者

关于懒惰的两套话语

对一张雕花木床的两种态度

餐桌上的文化冲突

一个单位就像一个村庄

电视国学

相声的没落

广告民族主义

憎恨思考的时代

每个人的死都是一次海难

你是只会比赛的机器人吗?

 

第二辑 观念的起源

爱国、卫生和运动

为中华之崛起而做操

空间感

城市与园林:对称与自然

城市,让生活更不好

假日观念的变迁

葡萄酒兑雪碧

 “古怪食物”不过是一种文化排斥反应

审美

作为公共戏剧、大众童话和消费盛宴的王室婚礼

国王为什么需要新装

恩情的负担

 

第三辑 故事的讲法

日本动画中的工业浪漫主义

脱离控制的创造物

对黑暗力量的再征服

完美的罪行

记得是我在战斗

对意义的消费也不过是消费的一种

人民喜欢被童话感动

双向的忠诚

人民为什么需要许三多

虐囚与陌生空间想象

 

后记

 

TOP书摘

时间的拘役

阿拉伯地区流传的一个故事里曾提到一枚魔戒,它可以给人们提供任何想要的东西,但总要附带一个“但是”。比如,你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安全,却发现自己待在监狱。这是人类困境的典型隐喻。工业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是,现代社会里人群的精神疾病,也是有史以来最普遍、最可怕的。

前一阵,有朋友感叹自己的人生是“死线组成的人生”—工作中无数的 deadline。不分昼夜地赶、催、逼,这些在旁人眼中或许只是悲喜剧,而对身处其中的人而言,精神是很难不感到焦虑和郁闷的。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消耗人的体力和意志,而在那些处于前沿的所谓“创意产业”中,这种时间的压迫则呈现得尤为明显:每天被分成若干个时段来完成多项任务,而每一项都是 top?urgent(最紧急)的,现代人的时间是最工业化、最机械化的。

时间的可测量化正是现代文明的前提之一。在口语中,我们或许还保留着古代描述时间的方式:“一盏茶的工夫”“我会在太阳落山前赶到你那儿”,但在现代化的工作中,时间都是精确计算的。在一个时间无法被量化的社会里,是绝不会出现“材料必须在 17:25 前送达”这种语句的。这种“赶时间”“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本身就是现代人精神焦虑的最重要来源,因为相比任何一种约束和资源,时间都是最无情的:它永远以同样的速度向前推进,没得商量,除了延后,不可能突然“多”出来。

为抓紧时间而陷入持续的焦虑中,是一种现代现象,因而也是前现代社会的人所无法理解的。戴维·拉姆(David?Lamb)在《非洲人》一书中曾谈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白人差几分钟没赶上航班,懊丧之下暴怒不已。一个当地的航空公司职员大惑不解:“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烦恼,三天后不是还有一班吗?”

金钱和时间,是拘役现代人的两大因素。人们很容易注意到被金钱奴役的拜金者,却很少意识到一个量化的时间也会使人丧失自由。印第安人曾困惑于白人那种对黄金的狂热:“他们老是渴望东西……老是坐立不安……老是追求某种东西……他们简直像疯子……”这种“疯子阶段”,大概是资本积累时期在所难免的。欧洲文明辉煌的 19 世纪,成年人的工作其实极为繁重。1800 年前后,英国工人往往从6 岁工作到 60 岁,每天工作 12—14 小时(每年约 4500 小时),到 1870 年,人均年工作时数下降为 2984 小时,而1990 年为 1490 小时。这两百多年里,年工作时数每年平均递减 0.6%。

相比起来,现在人均年工作时数全球排第一的台湾,为 2282 小时(根据 2003 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世界竞争力年报”统计)。中国大陆现在每年大致是 250 个工作日,除了少数人工作繁忙,每天工作 12 小时外,大多数人的年工作时数不到 3000 小时。

在这种情形下,经济通常呈现快速繁荣的发展,但单调的生活却抵消了物质上的富裕所带来的幸福感。日本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形:一个家庭里一周下来,没有一顿全家共进的晚餐。所有的东西都被机械化和量化了,感情和伦理都成为可有可无、无暇顾及的奢侈品,物质的富裕,伴随的竟是精神上的荒芜。在国内的大都市里,这样的情形并不陌生:当老朋友偶尔想聚一聚时,总是凑不齐时间,因为每个人的“档期”都很满,这势必使得感情的沟通更多依赖一些远距离的“隔空交流”—电话、网络或微信。这就出现了那个魔咒:我们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外加一个附带的“但是”。

如加缪所说,机械的人生,只有在其被意识到的那一刻,才成为悲剧 —但人们或早或迟总会意识到这一点。这一反省的最终指向是精神领域,但人们更常见的手段,则是以休假来进行自我调整。假期是与日常生活的决裂,不论是其节奏还是价值观 —但最根本的还是希望打破时间的拘役。在都市生活那种机械化的时间中,只有艺术家和穷人才会保持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处在休假状态中的人,通常是不愿意精确计算时间的,只有在这种情形下,“一觉睡到自然醒”才成为一种幸福。所谓“工作在纽约、生活在巴黎”则是新近的一个庸俗的调和论调。

休假中两个主宰性的因素都是和日常情况完全对立的,即非时间化和回退到原始状态。在现代社会中遭受压力越大的人,在休假中所表现的这两种倾向越强烈。一个工作狂前同事告诉我,他从一家公司离职前,连续加了三周班,离职后他在家每天沉睡十几个小时,不辨晨昏,根本不愿动脑,17 天后再上班时,感觉自己像个植物人,对工作上的事完全回忆不起来了。

这在不同程度上正是人们在假期里所做的:在海滩上晒太阳的游人,往往处于植物性麻木状态,被动地接受甜美的感觉,希望退化,模仿儿童的举动。至于时间,则完全根据自然现象来调节。略感可悲但并不可笑的是,往往这种时候,人们才会重新感受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月亮和星空之美……

摆脱时间的拘役正是领会永恒的前提。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28

开  本:32

加载页面用时:78.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