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出镜报道(第二版)(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出镜报道(第二版)(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出镜报道(第二版)(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作  者:张超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2月

定  价:49.80

I S B N :9787300278889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出镜报道》结合传播学、语言学、社会学、叙事学等理论探讨出镜报道的传播规律,通过大量实战案例系统介绍出镜报道的相关知识,涉及从准备到出镜的各环节,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出镜报道专著兼教材。本书特点如下: 案例丰富:数百个国内外出镜报道案例,涵盖出镜记者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可视性强:代表性案例皆有图片、视频链接或二维码,可帮助读者迅速、直观地掌握学习 要点。论述集中:各篇章紧密围绕出镜记者和出镜报道展开,干货多、主题集中、信息量大。观点新颖:汇集国内外一线的观点与争鸣,对出镜报道业务有独到见解。

TOP作者简介

张超,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广播电视学博士。有广播和电视双重从业经历。研究方向为数据新闻、电视新闻和公共外交。主要讲授“电视新闻学”“出镜报道”“数据新闻实务”等课程。获山东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山东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学能手称号。主讲的“数据新闻实务”课程被列为“山东省2019年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精品课程。主持 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项。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两度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CSSCI论文19篇,CSSCI扩展版论文10篇。数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 闻与传播》转载或做论点摘编。著有《国际广播通论》(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以第一作者获山东省第三十一届、第三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TOP目录

第一章出镜记者与出镜报道
第一节出镜记者概说
第二节出镜报道概说
第三节出镜记者的作用
第四节 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与评价标准

第二章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
第一节出镜记者有声语言表达的特点
第二节出镜记者有声语言的表达规范
第三节出镜记者有声语言的表达策略
第四节出镜记者的口误与应对
第五节 出镜记者的合音

第三章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与叙事角色
第一节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
第二节 第二节 出镜记者的叙事角色

第四章出镜语的创作
第一节出镜语的创作样式
第二节出镜语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出镜语的创作理念
第四节出镜语的创作与表达误区
第五节 案例分析

第五章出镜记者的非言语表达
第一节出镜报道中的非言语类型
第二节出镜记者非言语表达的特点
第三节出镜记者非言语表达的制约因素
第四节 出镜记者非言语表达的原则

第六章出镜报道的典型环境选择
第一节典型环境在出镜报道中的作用
第二节出镜典型环境选择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出镜典型环境的选取原则
第四节案例分析

第七章记者出镜的调度与拍摄
第一节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
第二节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第三节记者出镜的场面调度
第四节拍摄记者出镜的理念
第五节出镜形式的创新
第六节自拍神器与记者出镜
第七节无人机拍摄记者出镜
第八节移动直播出镜报道

第八章出镜报道中的细节及运用
第一节新闻细节的作用
第二节出镜报道中的细节分类与运用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九章出镜记者的镜前准备
第一节确定出镜与否的依据
第二节出镜记者的镜前形象
第三节出镜记者的镜前心理
第四节出镜前的技术准备

第十章出镜记者的出镜能力与角色冲突
第一节出镜记者的出镜能力
第二节出镜记者的角色冲突
附录:出镜报道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推荐出镜记者阅读的学术期刊
第一版后记

TOP书摘

再版前言

承蒙读者厚爱,《出镜报道》第二版得以面世。从2017年1月首版首印以来,本书得到众多高校教师、学生和业界人士的认可和信赖,首版印刷三次,销量近万册,这对笔者来说既是肯定和鼓励,也是第二版修订的动因和动力。
本次修订前,笔者搜集了部分授课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建议,并结合本人在“出镜报道”课程中的教学经验,明确了修订的方向:新和精。
在“新”上,第二版教材注重内容新和手段新。内容新是指增加了国内外出镜报道的新实践、新探索和新理念;手段新是指大幅增加了教材配套资源的二维码,以方便教师教学和读者自学,并对“出镜记者与出镜报道”公众号内容进行了充实,读者可以在公众号往期推送中找到一些有用的资源和有趣的内容。移动直播出镜报道和无人机拍摄记者出镜是近年来出镜报道领域的“新景观”。为了更好地回应这些“新景观”,笔者约请业界人士撰写了移动直播出镜报道的相关内容,笔者系统总结了无人机在出镜报道中的应用,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在“精”上,第二版教材保留上一版教材的精华内容和经典案例,为了让讲授的内容更集中,删除了部分阅读材料,改之以二维码呈现,保留了读者不容易检索到、内容又比较重要的阅读材料。同时,自2017年本书出版以来,笔者又从自己新积累的数百个案例中精选了部分案例放于书中,或涉及创新,或涉及教训,这些案例的共同特点是“典型”,它们所折射出的业务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有借鉴意义。
此外,第二版教材还对部分彩色图片进行了替换和更新,以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案例播出时的视频画面,更清楚地辨识画面中的各类信息。
借再版之机,笔者想对教学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回应。
在教材使用方面,不同高校同类课程的学时设置存在差异,有的高校32学时,有的48学时,其中还包含大量的实践学时,因此在教材使用上,授课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学生短板等因素灵活调整各章比例。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来说,应侧重新闻业务,尽可能练习动态新闻事件的出镜报道;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侧重语言表达和镜前表现。例如,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出镜报道课程,第二章“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就可以弱化,第四章“出镜语的创作”应当是教学重点,尤其是动态新闻事件的即兴创作;针对新闻专业的出镜报道课程,第二章“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可能比第四章“出镜语的创作”更为重要。无论是哪个专业,笔者都建议理论学时最好不少于16学时。
在课程练习方面,笔者建议按照直播的要求,模拟真实情境,循序渐进地进行出镜练习。例如笔者会要求学生在中午食堂人最多的时候去做现场描述,只录一遍。这种练习可以综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在修课人数方面,笔者建议这门课采用小班教学方式,每班30人以内为宜。
本次修订得到了业界朋友的大力支持,感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贺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刘骁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帅俊全、新疆广播电视台崔万龙、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周昕、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王志伟等提供的宝贵一线经验。实践出真知,笔者也做过出镜记者,到目前离开一线工作已经六年,如今在和业界朋友进行交流时,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一线业者的实践探索敢于创新,也实现了创新。一线实践是我们教学和学习的重点,也是技巧、规律和理论的源泉。 笔者也希望出镜记者和准出镜记者们能借助本书,系统全面地了解业界实践,并通过更高的理论视野,学以致用,用创新引领业界。
最后,感谢笔者的好友周奕凤、陈佳林、陈俊桦、蒋贤成在国外出镜报道资料整理、翻译上给予的支持。感谢责任编辑赵建荣、胡颖老师的悉心编校。
在第二版教材编辑之时,工信部于2019年10月31日宣布5G商用正式启动。5G会给移动直播、出镜报道带来何种影响?业界又是如何进行理念和实践创新的?这些问题此时还没有答案,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出镜记者与出镜报道”及时关注,也会在将来的教材修订中予以回应。
您对本书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资料提供,欢迎通过电邮(zhangchaosdu@126.com)或课程公众号“出镜记者与出镜报道”与笔者联系。

作者
2019年11月8日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00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31.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