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廉洁齐家:党员干部教育读本
廉洁齐家:党员干部教育读本


廉洁齐家:党员干部教育读本

作  者:中共广东省纪委宣传部组 编

出 版 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2月

定  价:35.00

I S B N :978721810897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良好家风是领导干部做人为官的“保险栓”,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政风社风的重要“窗口”,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

《廉洁齐家——党员干部教育读本》一书在我国传世的海量家训中,选取一些最具有代表性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篇章,挖掘其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既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启示性,又注重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读本既有古代先贤的治家训诰,也有革命前辈教诲儿女的家书;既有仁人志士的治家格言,也有思想巨子的修身心法;既有名门望族的家规家法,也有寻常百姓的训子俗说。他们以身作则的廉洁作风,勤俭持家的卓越品格,克己省察的澡雪精神,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足令后人心向往之,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抓好家风建设,有重要警示和借鉴意义。

 

TOP作者简介

中共广东省纪委宣传部组

 

TOP目录

绪  论

欲正党风    先正家风  001

 

第一章

为政之道   首重做人  015

一、立志为本  / 016

二、勉学勤业  / 028

三、省过知非  / 041

四、淡泊知足  / 050

 

第二章

家国同源   国是千万家  064

一、情系桑梓  / 066

二、精忠报国  / 079

三、心怀天下  / 089

四、大公无私  / 099

 

第三章

民无信不立    国无信则衰   106

一、立身以诚  / 107

二、诚敬待人  / 117

三、重诺守信  / 127

四、谨慎交友  / 135

 

第四章  

公则生明   廉则生威   143

一、一身正气  / 145

二、处事公道  / 154

三、知耻拒贪  / 163

四、廉则生威  / 174

 

第五章

严以律己   严守规矩   186

一、严以律己  / 188

二、严以治家  / 199

三、严以用权  / 212

四、严守规矩  / 223

 

第六章

勤政爱民   政通人和  234

一、俭以养德  / 236

二、勤于政事  / 247

三、恤民爱民  / 256

四、上下通和  / 266

 

TOP书摘

习近平同志说:“一个人要做出一番事业,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他曾回忆青年时代到陕北高原下乡的日子:“我去的时候确实是有点漫无目的的,到了那儿以后呢,把它作为一个栖身之地,甚至是一个逃避之地。”但他不久之后立下了修身、求学的大志,融入了当地艰苦的生活:白天与乡亲们一起挑粪拉煤、拦河筑坝、吃窝窝头,晚上就在煤灯下夜读,甚至连吃饭也在看书。他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他的成才之路,正是志向“高远”“有恒”的最好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强调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作风,赢得了天下,更赢得了民心。但干部队伍中还是混入不少玩物丧志、志大才疏之辈,他们浑噩度日,不图作为,在权力利益驱动下逐步背弃了当初立下的志向,最终身陷囹圄,让家族蒙羞,也给后代留下恶劣的榜样。故此,在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中首倡立志教育,不啻为一剂良药。  

经典故事

太史公遗训励儿志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巡,开始举行封禅泰山大典,而太史公司马谈因病被滞留在周南,不能参与这次盛典,心中愤懑,致病将死。儿子司马迁适逢在此时出使返回,在黄河、洛水之间的一个地方拜见了垂危的父亲。老太史公边握着司马迁的手,边流着泪说:“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远在遥远的上古虞夏之世便曾显扬功名,职掌天文之事。后世家族衰落,难道今天会断绝在我手里吗?你继承太史的官职,就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现在天子继承汉朝一统的大业,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而我却不能随行,这是命啊,是命啊!我死之后,你必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生前想要撰写的论著啊!再说孝道始于侍奉父母,进而侍奉君主,最终落实在立身上。扬名后世来显耀父母,这是最大的孝道。天下称道歌颂周公,说的是他能够论述歌颂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邵的风尚,使人能够懂得太王、王季的心思,乃至于公刘的功业,并尊崇其始祖后稷。周幽王、厉王之后,王道衰败残缺,礼乐衰颓不兴,孔子研究整理传世的旧有典籍,重振被废弃破坏的礼乐文明,论述《诗经》、《书经》,写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他为学习效仿的榜样。自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传说孔子至此辍笔,停止编撰《春秋》)以来四百多年,诸侯之间相互兼并混战,史书丢弃散乱殆尽。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和死义之士的事迹,我作为太史而未能予以记载评论,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我甚感惶恐不安,你可要记在心上啊!”司马迁低着头,流着眼泪说:“儿子愚笨,请让我详述先人所编的史实旧闻,不敢稍有缺漏。”

【点评】

这个故事来自于《史记》中司马迁的自序。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史学家,学识渊博,曾著文纵横排阖评论先秦至汉初诸子学说的长短得失。司马谈对司马迁的学识、思想和德行修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二十岁时在父亲的安排下进行了一次远游,归后任职“郎中”,他原本想走建功立业之途,一度曾奉使西征南略,仕途不可限量,而父亲司马谈的临终遗命改变了他的人生取向。在告别人世之前,司马谈对儿子谆谆教导,告诉他史官的非凡使命和重大价值,勉励儿子献身于修史事业,其眼光不能不说长远过人。司马迁在父亲死后,继任太史,人生理想也由“立功”而转为“立言”。先父遗命成为司马迁的不竭精神动力,激励他发愤著述,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不朽史学经典《史记》,扬善贬恶,秉笔直书。在《史记》中,司马迁专门为贤良官吏作“循吏列传”,倡导为官须清勤明快、奉职循理。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司马谈的遗志作动力,才有了伟大的司马迁,才有了传世巨作《史记》,才有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真精神。可见,告诫子女立志,自己的言传身教最为重要。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的所言所为对于子女的影响至深且巨。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金龙教授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84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95.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