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未来小趋势
未来小趋势


未来小趋势

作  者:郎伽.优哥希瓦

译  者:邱瑞晶

出 版 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定  价:55.00

I S B N :9787213091384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自然科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新的时代有什么保持不变?

  有什么已改头换面?

  这对我们又有何影响?

  朗伽·尤格施瓦的新书不仅为读者带来大量的信息,同时也是一本轻松的闲暇读物。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着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数字化革命、基因技术的进步,或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切都从本质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跳跃式的创新常常也意味着危机。如今的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划时代的变革阶段,然而,我们往往还是会用陈旧的眼光去看待新兴事物,忽略了科技进步在我们身上造成的改变。

  在本书中,作者深刻地考量我们这个不断变革的世界,努力理解进步在各种背景下的意义,试图和你一起探寻和发现通往未来的各种小趋势。


TOP作者简介

  [德] 朗伽·尤格施瓦(RANGA YOGESHWAR)

  德国知名科学记者

  知识类视频节目制作人


  1959年出生于卢森堡,在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的亚琛工业大学攻读了物理学专业。

  毕业后曾就职于瑞士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自1983年起,尤格施瓦开始以记者身份活跃在电视新闻领域,他不仅主持过多档节目,还开发出了许多新的节目形式。只要他在电视节目中为观众解释复杂的科学现象,就是高收视率的保证。


译者简介

  邱瑞晶

  译者。德语翻译工作者。


TOP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新兴事物:未来——取决于视角


一台坏掉的咖啡机

数字革命

他们终究是错了

从牛车和超级电脑说起



第二章  发现:知识是否有疆界?


“谁要是听过驼铃声,就再也忘不了!”

我是如何决心成为登月宇航员的

人类还剩下什么?



第三章  歧途:知识是否有疆界?


裂变的原子——昨日的未来

切尔诺贝利——拍摄记录

福岛——来自灾难内部的报道

父辈的梦想



第四章  共同生活:本国人与外国人


多少种语言能成为亲吻的开场白?

平等

马利亚不再沉默



第五章  数字魔法的魔力


自动机器

因果关系的终结

人类与电脑——谁为谁编程?



第六章  隐私:这是老生常谈吗?


书出卖了读者

我经历的数字泄密——一场监听试验

现在我们必须为何而奋斗



第七章  恐惧:如何应对危言耸听和威胁?


麦片吃完了

务必佩戴护目镜



第八章  知识:教育和文化史


我们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我们追求的是,理解更多

我们会怀念书本吗?



第九章  交流:什么是真实?


沉重的玫瑰——图像的未来

它不呼吸!声音的未来

说谎的媒体!信息的未来



第十章  进化:从发光的鱼和机器人说起


第二自然

我不是机器人



第十一章  行动:稳定与变革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你们有表,我们有时间”


回顾


鸣谢 


附录 


译名表 


TOP书摘

  他们终究是错了


  谁要是看到了幻象,就该去看医生。

  ——赫尔穆特·施密特


  未来我们将如何生活?不断加深的全球化程度将改变什么?机器人会控制我们吗?我们是否站在人工智能新纪元的开端?

  

  许多未来研究机构以及先锋思想者、未来学者和展望遥远未来的专家在五花八门的讲座中,告诉我们迎接我们的将会是什么。在他们的言辞中,我们会听到新的时髦词语,比如“过度创新”(Over-novation)、“媒体出走”(Medien-Exodus)、“反应转移”(Response Shift)或是“数字塑造者”(Digital Shapers)。于是,听众中的一些人就会觉得自己像是个在原地止步不前的傻子,正渐渐明白过来,自己后知后觉地错过了未来。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创新工坊、转型研讨会或是革新会议喊着“欢迎来到未来世界”的口号邀请人们加入其中。


  当然,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新事物的维护者为我们预言了什么。但是,去验证他们的假设是否真的准确,这难道不是个激动人心的想法吗?也许我们也能引入一个“无效退款”的机制,以10年为期,如果现实与他们所宣称的不符就“退款”。总之,我自己遇到的许多例子都可以证实,即使是得到认可的专业人士,在预估未来形势的时候也会犯下根本性的错误。


  肯·奥尔森在1977年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家用电脑”。1957年,奥尔森创立了名为“数字设备公司”(简称DEC)的计算机公司,该公司出产的微型计算机,比如PDP-11型计算机,被广泛运用于科研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数字设备公司是世界第二大计算机生产商,麾下拥有逾10万名员工。当我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那些功能强大、嗡嗡作响、装满了通风装置和闪烁的发光二极管的箱子令我深深着迷。数字设备公司的计算机就是行业标准,而奥尔森也备受赞誉。然而,像他这样的行家里手怎么能对自己行业的未来做出错误的估计呢?如果说有谁洞察最新的发展,那就是他啊!


  20世纪90年代初期,数字设备公司“出乎意料”地遭遇了销售额的下滑。8年之后,这一计算机巨头便瓦解了。他们误判了未来,被成功和自己的伟大蒙蔽了双眼。大卫战胜了巨人歌利亚,个人电脑改变了巨型计算机的世界,在数字设备公司消失一年之后,世界范围内个人电脑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1亿马克。


  数字设备公司的沉沦并非个例。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我最爱的作家,在《百年孤独》这本伟大的小说中,术师梅尔加德斯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这个怪人知道了一个特殊的秘密:冰块。我们能够理解布恩迪亚的惊讶之情,因为在马孔多这个闷热的世界,完全无法想象冰的存在。


  但翻看历史书,我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章节:19世纪,在美国建立起了庞大的自然冰出口产业。电冰箱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而热带殖民地那些闷热的大都市中又找不到冰块。弗雷德里克·图多尔,来自波士顿的律师之子,年仅23岁就想到了这个怪主意:从波士顿周边的冰湖中开采自然冰,然后出口到全球。在多次尝试之后,他做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将冰块包裹在稻草、木屑和盖布中,它们甚至能够抵达印度。到达恒河河口时,冰块虽有一部分融化了,但留下的100吨冰块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港口的工人们对这一冰雪奇迹的惊讶程度,可能与马尔克斯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大。


  图多尔改善了采冰和储冰技术,拥有广大区域的经营许可。在接下来的20年中,一支庞大的船队载着它冰凉的货物往来于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的港口间,而冰块可以暂时储藏在当地专门修建的冰库中。在全盛时期,这位“冰王”拥有150多艘船只,仅仅是20年间向加尔各答运送冰块就赚取了25万美元的利润。其他人纷纷效仿他的做法,到了19世纪末期,冰块产业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之一。


  然而,这些专家也做出了错误的预判。虽然第一批制冷机已经出现,人们还是固执地守着旧时的技术。到了世纪之交,他们便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自然冰产业轰然崩塌。百年之后,传统相机胶片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


  全球闻名的伊士曼柯达公司曾经改革了摄影技术,也错过了通往未来的出口。你可能还记得那种黄色包装的胶卷,以前我们会在度假旅行时将它带在身上。1988年时,这家公司有约14万名员工;直到世纪交替时,还有着极高的销售额。我还记得,当时的专柜销售员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胶片所能达到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是数码相机永远无法企及的。难以想象,传统的企业故事就此画上了句号。2013年,柯达彻底停止了胶片生产。


  发展越迅速,对未来的切实估计就越重要,但显然很多人都在预判未来时栽了跟头。我还记得一个熟人是靠售卖大型计算机发家的。他手下有200多名雇员,德国的许多机构都是他的客户。而他也没能读懂时代发出的信号,个人电脑的胜利使他的生意毁于一旦。我再见到他时,他只剩下了一个雇员。两人一同拆除他们从前卖出去的大型计算机。可以明显地看出,搬运这些巨大机箱所产生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疲惫不堪。60岁时,他出了自己的个人传记。他为什么犯了这样的错误?为什么没能及时改换道路?


  预估容易出错,是因为我们无法将未来视作一个线性发展的进程,它不是从过去发展而来的,我们要面对的是许多碎片信息。新生事物往往会是局外之物,并非源于当前的核心产业。


  自然冰运送商图多尔对制冷机的世界极度陌生,正如柯达的胶片生产商们对数码感应器的世界极度陌生。在那个充满化学显影剂和大型洗印设备的世界里,他们无法理解如何借助电子零件来捕捉图像。过去的成就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使他们无法转换视角,更何况新生事物在一开始只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蓝图,指向一条新的候选道路。


  相较于光彩耀人的大型计算机,最初的个人电脑显得颇为寒酸,而且没有人会知道更新换代的时刻会以怎样的迅猛之势袭来。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会守着旧物不愿放开。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等我退休之后,你们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改革创新被视作对个人职位和个人技能的威胁。


  游戏规则突然改变,曾经的行家里手成了新事物的门外汉。柯达麾下必定拥有优秀的化学家,但他们的学识对数码技术来说毫无价值。难道要大掌柜一下子变成小学徒吗?这是怎样的地位差距啊!我们整个职业生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晋升道路、积累的技能、在业内建立的人际关系网,这一切怎么能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多余的东西呢?改变是个痛苦的过程,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每个人,都是如此,它迫使我们从昔日成就铸造的宝座上跌落下来。谁会想要将自己奋斗已久的职业生涯弃若粪土,从头开始呢?


  这种顽固坚守的力量情有可原,却也正是它阻碍了新的开始,阻断了来自外界的所有干扰。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小团体”中,一个看不见的气泡将志同道合的人包围起来,我们与同样出身的人交往,所有人都怀着相同的恐惧。于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欺骗自己。我们不屑于那些陌生的发展,这还得到了同一团体中其他人的肯定。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人都开始异口同声地发表着相同的论调,说着:“不,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这样的时代绝对不会到来!”看着眼前宽敞的车间和厂房,我们完全不能想象,这一切明天就将成为过去。整个行业都受制于这种自我欺骗的机制,而这样的故事在银行、媒体或是汽车行业也能听到。


  像汽车产业这样强大的行业可能消失或是大规模萎缩吗?单是在德国,就有约75万人直接在这一产业内工作。每当我将目光投向我孩子这代人的“共享汽车”及其他出行理念,我就会陷入沉思。下一代人只是偶尔使用汽车,并不需要拥有它。


  汽车并不是我们人类天生就需要的东西,不然的话,德国汽车行业也不会每年花费20亿欧元在广告宣传上。在花花绿绿的广告牌上、在电视上放映的广告短片中,汽车品牌的广告语循环播放,向我们讲述着自由的童话,灌输着自我实现的传说。然而,一个人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才能感到幸福呢?


  一个销售商朋友曾经对我说,买车是件纯粹看心情的事,而心情是会改变的。一些人分期付款买车,但他们不明白,在一年之中他们有好几个月都只是在为这辆车而拼命工作。车买起来贵,用起来也贵,汽油、保险和维护费用一项项叠加,在理性的考量之下,拥有自己的轿车就完全成了另一番图景。另外,在未来的几年中,大城市中不断加剧的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原本就会大幅限制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时代发出的信号指向了另一个方向,但汽车业仍自信满满,炫耀着眼前傲人的销售成绩。讽刺的是,等我们明白自己的想象力是多么贫乏,才会接受其他行业的转变。


  每一次创新都伴随着核心的转移、视角的改变,而这种角度的变化使我们难以从今天飞跃到明天。


  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深受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影响,然后,你看到了21世纪度假海滩上的场景:穿着比基尼的女孩们尽力把自己晒黑,度假的人在沙滩上慢跑,而另一些人则随着耳机里的音乐跳舞。你看到的一切几乎都与19世纪末的常识背道而驰。比基尼的露肤度使那些泳客在你眼中几乎是一丝不挂的,在19世纪末,端庄保守的服饰才是风尚,泳装是由裙子和长袖上衣组成的。此外,黝黑的皮肤也与当时的审美理念不符,高贵苍白的肤色受到追捧,而被阳光晒黑的皮肤则是穷人的标志,因为他们必须通过体力劳动,比如在田地上耕作,来挣取生活费用。在你看来,慢跑更是件无法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要这样漫无目的地奔跑呢?抛开体育协会不谈,运动在19世纪还未成为一种潮流。你会惊讶于花哨夺目的彩色泳裤,还有那小小的耳塞—它们竟然能神奇地播放出音乐来。在整片沙滩上,唯有那不断翻滚的浪头是你所熟悉的。


  以19世纪末的视角来看,我们今天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是考察人们过去描绘的未来图景,就会感觉到,无论这些图景的作者多么鲁莽而大胆,他们各自的假想还是根植于自己的时代之中,会飞的汽车、呼啸而过的蒸汽轮船、巨型潜水艇或是火星上的度假村—人们总是将本时代对事物的看法移植到明天。比如,人们会梦想出现核动力车,以1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州际公路上飞驰。然而,在这些场景中,核动力车上的女士们仍穿着曾经乘坐马车时穿的衣裙。新生事物并不会从旧事物中发展而来,昨日的未来让我们看到,我们这样的推算方法是大错特错的。


  老师们用教鞭来训诫学生,外科医生在诊所走廊上抽烟,孩子们没有安全带的保护就坐在汽车后座上,乃至核废料直接被沉入海中,这样的时代还没有过去太久。原本看上去理所当然的事情已经改变了,未来也会如此。无论我们如何向透视未来的水晶球许愿,我们都无法解读其中的图像,因为未来的我们也会变成不一样的人。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28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6.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