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父子宰相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
父子宰相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


父子宰相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

作  者:[清],张英,[清],张廷玉

出 版 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1266780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与文献整理  >  古籍整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父子宰相家训》由《聪训斋语》和《澄怀园语》两部分组成。

《聪训斋语》是清代名臣、文学家张英所撰写的家训。他总结了自己仕宦二十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留给子孙后代,希望他们能够领悟自己修身正己的做法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

《澄怀园语》是清代名臣、史学家张廷玉所撰写的家训。书中包括张廷玉处理政事过程中的心得、生活中的发现感悟、阅读过程中的感想、耳闻目睹事件的思考、自身经历的反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TOP作者简介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又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桐城县人。清朝名臣,名相张廷玉之父。历任翰林院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侍郎、兵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内阁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等职位。康熙四十七年,卒,年七十二,谥号“文端”。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又号澄怀主人,张英次子,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钦选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入散馆,被授为翰林院检讨,并于一年后奉旨入值南书房,不久又任日讲起居注官。乾隆二十年,卒,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配享太庙的汉臣。

 


TOP目录

聪训斋语

 

卷  一

读书增道心 /     真乐之境 /     闲情胜名利 /

唐律最高妙 /     琴之韵味 /     节食安寝之义 /    

游山如读书 /     僮仆不宜多 /     致寿之根本 /

人生寄情有山水 /     寻梦山水间 /     多藏必招祸 /     

天道圆融 /     古人精要在文集 /     

山林之乐人难享 /     衣不著缎,食无人参 /     

……

……

 

卷二

……

……

 

澄怀园语 

 

自  序 /

 

卷  一

心系祸福 /     知命不违 /     

审案断狱,罪疑惟轻 /     吉人寡言 /

精选座右铭 /     宽容之道 /

药可医病不医命 /     避祸之道,不以恶行 /

精于算计,易遭怨恨 /     荣辱进退,皆有定数 /

为善不懈怠 /     天下为公 /

……

……

卷二

……

……

卷三

……

……

卷四

……

……


TOP书摘

卷  一

 

 

 

读书增道心

 

圃翁曰:圣贤领要之语,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暎灯,若隐若现,见之难,而晦之易也。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每见堪舆家平日用磁石养针,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每见人栖栖皇皇,觉举动无不碍者,此必不读书之人也。古人有言:“扫地焚香,清福已具。其有福者,佐以读书;其无福者,便生他想。”旨哉斯言!予所深赏。且从来拂意之事,自不读书者见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体验耳。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文字始出,名震千古。而当时之忧谗畏讥,困顿转徙潮、惠之间,苏过跣足涉水,居近牛栏,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无嗣,陆放翁之忍饥,皆载在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如此!诚壹平心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冰释。若不读书,则但见我所遭甚苦,而无穷怨尤嗔忿之心,烧灼不静,其苦为何如耶?且富盛之事,古人亦有之,炙手可热,转眼皆空。故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

记诵纂集,期以争长应世,则多苦,若涉览,则何至劳心疲神?但当冷眼于闲中窥破古人筋节处耳。予于白、陆诗,皆细注其年月,知彼于何年引退,其衰健之迹皆可指。斯不梦梦耳。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432

开  本:32

加载页面用时:110.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