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说书人与梦工厂:技术、法律与网络文学生产
说书人与梦工厂:技术、法律与网络文学生产


说书人与梦工厂:技术、法律与网络文学生产

作  者:储卉娟 著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定  价:89.00

I S B N :9787520150507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文学史论  >  研究与赏析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关注点来源于一个“非法”的“社会事实”:在充满盗版和抄袭的环境下,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爆发出未有的生命力,正日益成为娱乐文化生产的总源头,进而影响公共想象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如何理解这种错位,以及错位背后生产与制度之间的张力,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本书中,三段看似不相关而实际纠缠的历史被统一于以上问题意识:18 世纪以来著作权制度及相应法律想象的形成;20 世纪文学领域对文学商业化和资本主义化的不断反思和突破性尝试;21 世纪互联网兴起之后,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生产机制的变化和未来发展。在法律和技术的交织影响下,网络文学领域实际上构成了一次有关知识生产关系变迁的社会实验。我们看到网络小说的诞生,读者的变化,写作者的焦虑,网站的繁荣和分裂,公众对“网络文学”理解的变化,从中也可以重新理解互联网的意义,著作权之于个人自由和社会繁荣的影响,法律与社会运动背后的焦虑,以及制度讨论的社会建构性意义。

在经验层面,本文糅合了两个看似不同而实际相互关联的实证研究:1)著作权制度及相应法律想象形成的历史分析,2)互联网兴起之后,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生产机制以及走向的经验观察。在历史与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旨在探讨传统的法律想象与新的技术生产之间的张力及其根本社会意涵。

 

TOP作者简介

储卉娟,2013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研究兴趣包括法律与社会、城市生活与社会理论,致力于在新兴经验领域内发现和探究制度与集体心态之间的生成性关系。


TOP目录

致谢

绪论 · 网络文学与可能的历史

第一章 · 狂热读者、污点作家与法律的忧思

第二章 · 旧制度:著作权与文学制度

第三章 · 新阅读:文学的焦虑与突破

第四章 · 从类型小说到网络“文学”:格拉布街的逆袭

第五章 · 技术时代的新文学(上):生产机制

第六章 · 技术时代的新文学(下):生产内容

第七章 · 历史的分岔:网络文学生产的两条道路

第八章 · 历史的交叠:起点中文网的故事

结论 · 说书人与梦工厂:互联网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余论 · 知识社会的结社自由:制度何为?

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网络文学与可能的历史(节选)

我要从一则古老的传说开始。

查理曼大帝晚年疯狂爱上一个日耳曼姑娘。后来那位女子萧然逝去,国王命人将她那敷过香料的遗体搬入寝宫,寸步不离。杜宾主教惊惶于这骇人听闻的情欲,怀疑有魔法在作祟,坚持检验尸体,并在这女子僵硬的舌头底下,发现了一枚镶宝石的戒指。戒指一落入杜宾主教手中,查理曼就疯狂地爱上了大主教,并仓促命人埋葬那位姑娘。杜宾将那枚戒指扔进康定坦丁湖,查理曼便爱上了这个湖泊,在湖边徘徊,不忍离去。

让我来试着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故事如此引人入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系列不寻常事件的串联:老年人对少女的痴恋、恋尸狂及同性恋情结,最后,当垂暮之年的国王欣喜若狂地凝视着湖面,一切都消退,化作忧郁的冥思。

恶作剧的卡尔维诺以重述的方式创造了查理曼晚年罗曼史的现代意义:被魔法蛊惑的皇帝,化身为一系列受离奇情欲困扰的形象,在不同的情欲关系里辗转,陷入无望追寻。老人最后在湖畔孤独的剪影,象征着现代人在自然的爱恋中寄托对永恒性虚无的索取。古老的传说在这里失去了作为文本的单独意义,卡尔维诺在这个故事的开头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读者变成了作者,故事得到了新的生命。

现在,让我来试着解释为什么用这个故事作为开篇。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经常被遗忘的关于文学生产的事实:并不存在传说中镶着宝石的那枚唯一的戒指,文本的意义很多时候由它的阅读者来决定。故事的主角究竟是古老的魔法,还是情欲里辗转的老人,或是露出狡黠微笑的意大利小说家,取决于阅读者付出的劳动。在这个意义上,所有文学及其意义的生产都来自作者与读者的合作,通过这些共同的努力,查理曼大帝晚年一系列难以索解的行为,从法兰克帝国到意大利再到此时此刻,不断累加,获得不同的意义。

网络文学实践的重要性在于,这种一直存在于意义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跨时空的潜在合作,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确实已经第一次被激发成为显性的现实文学生产模式。互联网取消中间环节,把创作、出版、销售与读者互动压缩在即时性的时空平面内,原本分布在时间两端的写作和阅读突然得以短兵相接,就像卡尔维诺出现在法兰克帝国乡间的火炉旁。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合作,从阅读阶段直接上移到写作过程,从意义的合作再生产第一次进入文本生产。

合作甚至发生在写作者之间。与人们想象中孤独挖掘内心或者寻找灵感的作家写作完全不同,这种新型文学生产仿佛一场在雷同时空里不断发生的接力赛。同一个题材,可以在一年之内出现超过千部类似的小说,主要人物生活在差不多的时代背景中,说着差不多的对白,走向差不多的命运,甚至高矮胖瘦性格特征几乎没有差别。但就是这样的写作,仿佛充满磁力,将越来越多的人吸聚在一起,使他们热情洋溢地投入讨论、互相赞美或者激烈争吵。赛跑者从前一个人手里接过已经成型的故事,添油加醋,或者从记忆里拽出另一个故事的线头,缠绕起来打个看起来差不多的新结,再交到另一个人的手里。在这个过程中,写作者更像是18世纪法国农家火炉边的老奶奶,在漫漫长夜里给孩子讲一个从自己的奶奶那里听来的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或者像是在中国茶馆里开讲的说书人,依着听众的心情,选择说一段刘关张三结义、唐僧取经路上的离奇遭遇,或者富小姐后花园遇上呆书生。

真正让我着迷的,正是互联网所创造的这个违反“常识”的事实:充满着雷同的、在传统出版领域之外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生产,不但并未因缺乏产权的激励而枯萎掉,反而在短短十数年内,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史无前例的文学生产领域。2018年9月,第2届“网络文学+”大会发布《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该报告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指导,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腾讯研究院数字内容产业研究团队参与调研。报告显示,网络文学作品总量累计超过1600万部(种),驻站创造者数量已达1400万,签约量达68万,其中47%为全职写作,读者规模已经突破4亿人次,人均消费30.9元。,今天还非常悖谬地以IP之名深刻影响着整个大众文化生产的面貌同样根据上述报告,网络文学出版纸质图书高达6942部,改编电影累计1195部,改编电视剧1232部,改编游戏605部,改编动漫712部。

网络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过于剧烈,以至于人们往往因为太过震惊而放弃思考它引发的真实变化。在一般观念和法律制度层面,人们仍普遍相信存在唯一值得追求的模式。诞生于早期文学商业化历史背景下的作家与文学财产权制度,就像充满魔力的戒指,在现实中支配着人们对文学的爱恋,以及对文学生产合法性的判断。法律不仅影响观念,也不仅是条文的集合,它牵连着一整套关于经济生活和行为模式的安排。当资本裹挟着法律提供的合法性与伦理正当性,将充满诱惑、串联一切欲望的戒指——作家、财产权以及围绕着权利所发展起来的产业链条——重新带入技术激发的新领域,写作者和阅读者之间结成的新生产关系不得不面对来自传统法律制度和商业模式的挑战和影响。

当意识到这种新生产关系的存在,以及它不得不面对前技术时代的法律制度和商业模式的限制和挑战时,我们就进入了一场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关键讨论。这场讨论以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为核心命题,重新评估互联网技术所激发的文化潜能,更重要的是,讨论我们是否正在面临新的历史可能性,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变革来抓住它。

将技术背景的意义、对制度的反思以及中国网络文学生产的经验研究勾连在一起,我希望以网络文学为切入点,加入这场讨论。可能还没有任何一个知识生产领域,能够像中国的网络文学这样,激发如此惊人的大众文化生产参与和实践。正如伊格尔顿(1980)所言,现代社会的文学既通往意识形态的生产,也是一种社会经济生产的形式。在网络平台上,中国人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生产着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其中的社会想象与意识形态。盛大文学曾用一种浪漫主义的语汇来表达公司的梦想:

每一个人都在写作,写作他的内心,写作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写作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人生状态,他们对这个世界纷繁复杂的想象。

尽管这种想象并没有完全脱离对文学意义的传统假设,但写作与想象爆炸的可能性,却实在地反映了网络与文学生产结合之后的盛况。在价值和意义日益更深地卷入人的行动的现代情境下,要加入关于技术和法律变革的讨论,思考“人们应当怎么选择”,可能离不开对“人们想要怎样的未来”的理解,而在文学生产控制了大众文化消费内容源头的今天,“人们想要怎样的未来”实际上取决于“人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想象现在和未来”。对于制度的讨论——非常迂回而真实的是——它与文学生产的未来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现有的制度预设了怎样的文学生产方式,技术变革激发了怎样的新的可能性,蓬勃繁荣的网络文学生产究竟由怎样的生产关系和组织方式提供支持,既有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又如何影响或者决定了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理解以上问题,又将如何帮助我们进入这场关于技术和法律未来的讨论?这是本书想要努力尝试回答的经验问题。

第六章

技术时代的新文学(下):生产内容(节选)

想象,是思想的构建力量,一种从各组成部分中构建整体的力量。(Frye,1976:36)

如果所有的海洋汇成一体,

那将会是多么大的海洋!

——《鹅妈妈》

作者(写手)在互联网的协助下,主动或被动进入创作的流水棋局,读者亦随时在场,以大量的时间或货币将自己的兴趣注入小说的创作过程。在这个新的文学世界里,原创性绝不是判断作品的最高标准,甚至,过于原创反而会极大影响读者的投入动力与效率:“男主太复杂了,不知道是哪个型,好难安利。”如果作者偶尔表现出对命运的过多思考并与自我缠斗过久,甚至会被读者讥之为“矫情”。2010年,通俗小说家麦家在有关网络文学意义的会议上说:

如果给我权利,我就消灭网络。我认为,现在的大部分网络文学99%都是垃圾,而1%的精华如大海捞针,也就自然会消失掉了。

如果就单独文本而言,麦家也许尖刻,却并未远离事实基本面。然而,网络文学的读者仍然会认为他是错的。类似于错误对焦,他对文学的想象让他无法看到网络文学的意义恰恰并不是催生高质量的单文本,而是在海量生产与阅读互相促进基础上类型的加速进化,以及在进化过程中所容纳的各种“思想实验”。本章,我们将从文学视野走向社会维度,仔细检视这种新生产机制究竟能够生产出怎样不同的内容。

一 案例:《知否,知否》的淑芬们

先讲个故事。2019年春节,有人在磕头祭祖,有人沉溺于各种晚会只为截取爱豆的各种瞬间,而在我关注的世界里,很多人在激烈而投入地吵架,关于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台网宣传通稿表示,这是由业内良心团队打造、一线女明星及其新婚丈夫主演、反映宋代日常生活的“红楼梦”式巨制,而活跃的网络淑芬们(书粉)却认为它只是对同名网文名著的一次拙劣改编。播映期间,他们带着不同程度的愤怒在豆瓣上发表评论并打出低分。这种对原著强烈的维护激起了普通观众的反弹,混战中不断被双方提及的焦点,是编剧究竟该如何处理从架空到宋代背景的改编。

架空是网文常见处理时代背景的方式,故事被安排发生在一个与真实历史无关的时空,作者往往会在小说开头介绍时空的基本特征,作为后续情节展开的背景。原著是典型的种田文设定:在民事法庭饱受世情教育的书记员姚依依,毫无科学原理地穿越为官宦人家的庶出女童盛明兰,带着满腹的现代案例与经验,谨小慎微地在古代长大。从娘家到婆家,妥协、隐忍或者放手一搏,慢慢经营自己的日子,最终成为这个时空里最值得羡慕的女人。盛明兰生活的世界,作者曾自述结合了明清的特征:皇权高于一切,男尊女卑,嫡庶分明,家族本位,人人尊崇慈孝一体,实则满腹心机。江湖和朝堂在小说中也有涉及,但都只是非常遥远的背景,与其说是为了标定时代特征,不如说是作者为了推进情节发展而设置的“机械之神”(deus ex machina)。

由于文化政策的限制,架空背景在电视剧里被煞费苦心地落实到北宋英宗前后,各种情节与历史事件一一对应,日常器具、游戏、社会交往参考史料也努力复原,原本一笔带过的朝堂之争和宫廷政变成为故事的主线,个人感情、家庭纠纷都围绕党争展开。为了让角色更加贴合历史,盛明兰甚至不再像原著里自始至终坚定和充满智慧,反而时不时被爱冲昏头脑。然而,这份“业界良心”在书粉眼中恰恰体现了编剧的自以为是:瞧不起网文,以为自己在做更高级的改编,却丢掉了小说真正深刻的地方,让种田文系统里积极追寻幸福的盛明兰,重新落回传统罗曼司小说激情无脑女主角的俗套设定。

这个故事并不特别。尤其在被称为“IP改编元年”的2015年之后,几乎每部根据网文改编的影视剧上映期间,类似剧情都在重复上演。“淑芬”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名字,只看影视剧的普通观众往往很难理解这个群体的过分偏执和不懈的战斗激情,只能以嘲笑来化解。然而,问题依然在:淑芬们到底在意的是什么?捍卫的又是什么?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知否》真正打动人心的是盛明兰的人物设定,她在这些确定无疑、无法更改、充满规定性的结构里,如何调整自己,处理爱与恨,利用资源规避风险,以及,如何过好日子。

明兰最近正在学《诗经》,想了想,挑了首最简单的,便朗声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明儿背得真好。”黑暗中,盛老太太似乎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有一抹伤悲的意味,似乎自言自语道:“明儿可知,祖母年少时,最喜欢的却是那首《柏舟》,真是朝也背,晚也背,可现在想来,还不如《桃夭》的实在,女人这一辈若真能如桃树般,明艳地开着桃花,顺当地结出累累桃果,才是真的福气。”

明兰困了,根本没听清祖母再说什么,依稀像是在说种桃,于是迷迷糊糊地回答道:“……桃树好好的,要是结不出桃,定是那土地不好,换个地方种种就是了,重新培土施肥浇水,总能成的,除非桃树死了,不然还得接着种呀……”

一则豆瓣热帖专门摘出以下段落,评论道:“明兰的这段话,真的是对她人生态度的最好诠释:车到山前必有路,千金散金还复来。非常通透,非常达观,非常超脱。”

但是,如果《知否》仅仅是虚构了一个时空,并在这个时空里自洽地描绘了一位值得喜爱的豁达女子,这听起来实在非常像《红楼梦》里宝钗的低配版本。毕竟曹雪芹开篇即言,这一段故事:

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

盛明兰身上被欣赏的独特性到底是什么?单就《知否》文本而论,这个问题可能无法再往下深入,除非转头批评读者的浅薄无知。但如果我们将《知否》放回网络文学类型发展的脉络里,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诚如类型进化分析中已经说明的,女性向穿越故事自清穿开始,历经清穿类型的挖掘和反思,经反传奇的《平凡的清穿日子》,转而开创了流行至今的种田文类型。这是一个典型的类型演化和分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女性与社会关系不断被思考、解构和重构的过程。

吉登斯曾经考察英国近代大量的流行爱情小说,讨论亲密关系的变革。他发现浪漫之爱的兴起是当时的重要事件:

浪漫之爱在18世纪以后开始成形……把一种叙事观念导入个体生命之中——这种叙事观念是一种套式,从根本上延伸了崇高爱情的反射性……与浪漫之爱相联系的复杂理念第一次把爱与自由联系起来,二者都被视作是标准的令人渴求的状态。激情之爱永远是解放式的,但解放的意义仅仅是因为和俗务与义务发生了决裂。也正是因为激情之爱的这一品质才使之从既存的体制中脱离开来。与之相反,浪漫之爱则直接把自身纳入自由与自我实现的新型纽带之中。(吉登斯,2001)

尽管隔了两百余年,但在我国的大众爱情小说市场上,类似的罗曼司设定曾经是绝对的主流。琼瑶、张曼娟、席娟、于晴,构成了1980~2000年相当多女性编织玫瑰色梦想的伴侣。以清穿为主题的爱情小说发展之初,承接的便是这样的女性意识。我们看到,在《梦回大清》和一系列同题材的故事里,即使穿越回清朝,与阿哥们的激情之爱或者性仍然是女主传奇生活最关键的主题。

读者和作者很快就意识到,和阿哥们恋爱故事的展开存在巨大的障碍,这来自他们身上的封建习气和在权力世界里不确定的命运。当一名普通的甜甜女生,大概很难在这种环境里获得稳定而平等的爱。很快,清穿的女主人公开始介入政治,她们大谈民主,有条件的也带来科学,希望能够借由爱的力量将新时代的气息注入旧时代。女性要想获得爱情,首先要改变这个世界。

某种程度上更符合当代女性主义想象的形象开始慢慢大行其道:女主越来越强悍,除了颜值之外,武力值、魅力值、政治技能值也纷纷提升。为了单枪匹马改变世界,她们逐渐意识到必须得到所有人的帮助,成为整个世界里爱慕目光的焦点。罗曼司特征逐渐达到了顶点。

反者道之动。女主强悍到极致之后,读者的热情开始逐渐因为厌烦而冷却。反罗曼司的尝试开始出现。新的小说提醒人们注意改变世界的复杂性和现实性,指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玛丽苏女主其实并不会得到爱,只会被当作妖物处理,“社会”及其规定性开始重新进入女性意识构建的范畴。

种田文系统突然转向全面的保守,“社会”是初始设置,它是不可改变的,真正能被改变的,只有女性自己。怎么改变呢?要么把自己改造成“社会”想要的形象,获得安全;要么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资源和机会,将自己带出不利的社会地位,成为“社会”的强者;如果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突破“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就只能等待命运的垂青,将这个时空里唯一的“例外”男人带到身边,营造一个得救的小环境。正是在种田文里,女性第一次真实地活在最接近现实的时空,面对被压制、危险、叵测的命运。每一次写作和阅读都像一次寻找,作者和读者一起寻找在无能为力的世界里获得自由和幸福的方式。

总是有人不断提出更多的问题,发现更多属于女性内心的需求,抛给作者继续回答:完全改造自己,也许安全,但会丧失现代人最看重的自我;争取成为强者,或许有效,但如何与做一个好人相协调是个困难;等待男人的拯救,可是那个几乎不可能存在的男人到底在哪里,他为何要来拯救我,一切都充满不确定。

《知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带给许多人启发与感动:盛明兰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女性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要冷静地观察、理解和接受所处的世界,不要幻想,不要依赖,要充分融入,抓住一切机会成为更强大的人,但如果身不由己,也要相信任何一条路都能走出生天。要对人好,也不要轻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要守住本分。无论是性还是男女之爱,在《知否》里很明显都是次要的,它们是隶属于婚姻制度的义务,一旦爱会带来危险,那么它是随时可以被放弃的,不懂事的男人无法给予婚姻的爱,是对女性最大的危险和麻烦。但这不意味着不需要爱,激情只迸发于真正互相信任的那一刻,爱是结成一个隐秘共同体的契机。这个共同体对抗的是“社会”本身。

在某种意义上,《知否》制造了一个奥斯汀式的世界: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傲慢与偏见的化解,幸福的获得需要洞悉世情的智慧,也需要足够的审慎和克制。但与18世纪英国小说最大的差别是,在这里,婚姻不是终点,只是另一个牢笼或者斗争的舞台;丈夫的家不是全新的世界,父母的家即使充满伤害,也是自己唯一的依靠;家族制度给女性最大的压抑,也是女性的堡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时刻不能忘记的社会法则。在充满危机的世界里,女性必须通过“修身”来面对,不辜负自己,尽量不伤害他人,顺应自己的命运,仍然能开创美好的未来。最重要的是要想明白,“我来这世上一遭,本就是为了好好过日子的”。

从追求生命中唯一的浪漫之爱一路反思,最终进展到以自爱为核心的伦理体系,《知否》被建造出来的作用与意义,跟随网文一路从清穿看到种田文的读者,大概最能够体会。也正是在这个脉络里,我们可以理解,当电视编剧试图重新将明兰放回宋代的时空背景,强调她对浪漫爱情的牺牲和对丈夫的依赖,愤怒的淑芬们究竟捍卫的是什么。同时,编剧和普通读者对淑芬的不理解,可能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网络文学发展过程确实创造出了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一个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并在“想象”层面落地生根的新世界。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70

版  次:1

开  本:20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5.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