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

作  者:童世骏 主编,龚咏梅 副主编

出 版 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丛 书:中国系列丛书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4449113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国智慧》是“中国系列丛书”其中一本,来源是华东师范大学本科通识选修课。《中国智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四个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实现以“中国智慧”涵养学生心灵的目标。

TOP作者简介

  主编童世骏,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哲学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华东师大哲学系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现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认识论、实践哲学和社会理论,已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出版译著近十种,主编丛书和专题论著若干种(部)。曾在十余个国家讲学和宣读学术论文。

副主编龚咏梅,现任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先后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硕士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海外中国学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版专著《孔飞力中国学研究》(2008),主编教材两本,发表论文数十篇。


TOP目录

绪 论

第一编 哲学与科技的智慧

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智慧

第二章 儒道思想的智慧

第三章 传统科技的智慧

第二编 文学与艺术的智慧

第四章 古典诗词中的智慧

第五章 《红楼梦》中的道家智慧

第六章 汉字中的智慧

第七章 书法中的智慧

第八章 绘画中的智慧

第九章 中国智慧的声乐表达

第三编 民俗与礼仪的智慧

第十章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智慧

第十一章 传统手工艺中的智慧

第十二章 神话中的中国智慧

第四编 经世与致用的智慧

第十三章 传统中国的治世智慧

第十四章 传统中国的理政智慧

第十五章 中国传统商业(营销)智慧

第十六章 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智慧与实践

后 记


TOP书摘

  前言选摘

  …………

  那么,什么是中国智慧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是理解什么是“智慧”。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前辈冯契教授有一句名言:“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是以道观之。”也就是说,智慧和知识、意见一样是一种认识,但既区别于主观的意见,也区别于客观的知识,而是一种体现了主客观统一、知情意统一,甚至真善美统一的实践之智识、人生之慧见。

  有同学会说,智慧是那么高深的东西啊,这种东西有吗?我们有可能得到吗?我要说,主客观统一、知情意统一、真善美统一的人类智慧,既是我们要不断追求、或许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目的地,但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拥有了的、每天都离不开的出发点。举个例子:只要处于不同年龄的我们都能从孔子的下面这段自述中得到启发,我们就都在不同程度已经有了智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青少年读到这句话,体会最深的是要好好学习。有人会说,孔子到十五岁才下决心学习啊,我在五岁的时候就学了许多东西了呢!这当然是戏言。我们都知道,五岁的孩子即使“有志于”做什么,也很难具有理性上的自觉性、意志上的自愿性。真正有能力做自觉自愿的人生选择,只有到了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的阶段。我们经常用“三十而立”来表示年轻人到了一定阶段就要成家立业,那只是日常经验,属于“意见”层次,并不在智慧层面。随着年龄渐长,我们对什么是“不惑”、什么是“知天命”、什么是“耳顺”、什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都会有新的认知和体会;这样的认知和体会是否智慧,对这种认知和体会的高下深浅进行评价,既不能只根据个人经验,也无法只根据客观证据,因为这些阶段上要处理的群己关系、理欲关系、人性与天道的关系等,靠的是“以道观之”,而不能仅仅是“以我观之”和“以物观之”。就个人经验而言,今天的大学生中许多已经游历过不少国家;就客观知识而论,只要能考进大学的同学们就一定背得出许多数学公式,算得出许多物理题目,做得成不少化学实验。但是,就智慧而言,我们常常只能像两千多年前司马迁想到孔子时那样感慨一句,“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

  说到这里,我想起毛泽东在1938年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要珍惜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给我们留下来的智慧财富,这份财富我们就叫作“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像任何古老民族的古老智慧一样,其价值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它有内在价值。现代生活方式本身就要求在恪守人类共有的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尊重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第二,它有宏观的工具价值。要实现发展生产力和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必须在遵循全人类普遍的价值的同时,让现代技术和现代制度落脚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第三,它有微观的工具价值。高度现代化条件下造成的种种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传统生活方式解体、人际关系疏远、个人生活意义迷茫、文化遗产内在价值消失,等等,其解决也离不开对各民族传统智慧和本土知识的开发利用。

  但我们作为中国人,对我们自己民族的智慧,对中国智慧,对它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它的价值也有更真切的体会,这种体会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表达。第一,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大家庭的独特贡献。中华文明有五千年历史,历经艰难曲折但始终绵延不绝,不仅滋养了构成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华民族的心灵,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第二,它是中华民族自己安身立命的独特食粮。本土形成的儒、道传统,源自域外但已扎根本土的佛教传统,以及各民族各地区的区域文化和民间传统,都曾经在不同程度上适应社会功能要求和民众生活需要。第三,它是中国人得以在当代世界昂首挺立的独特力量。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民族救亡斗争、现代化道路探索和社会革命实践,以及与之伴随的思想史和学术史研究,以不同方式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和当代价值。

  上面这些说法可能都太抽象了一点。本书以及“中国智慧”课程的目的,就是想办法让读者和听课的同学们对中国智慧有比较具体的了解。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44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108.8867